【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放漏极快速通断电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通信控制电路
,具体为一种功放漏极快速通断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为适应通信产品中收发快速切换,位于发射链路中的功放的通断电时间很关键,在快速切换系统中,要求功放漏极上电时间为ns级,因此,对功放漏极快速通断电的控制则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放漏极快速通断电控制电路,采用两个NPN型的三极管、一个PNP型的三极管以及P型的MOS管实现切换电平为TTL电平,从而在切换系统中,达到功放漏极上电时间为ns级,因而可精确控制对功放漏极的快速通断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放漏极快速通断电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MOS管Q4,所述三极管Q1的b极连接于电阻R4,电阻R4连接于TTL电平,所述三极管Q1的c极连接于电阻R1,电阻R1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2的c极和MOS管Q4的D极,所述三极管Q1的e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与三极管Q3的b极连接于串联电阻R2、R3,串联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放漏极快速通断电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MOS管Q4,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b极连接于电阻R4,电阻R4连接于TTL电平,所述三极管Q1的c极连接于电阻R1,电阻R1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2的c极和MOS管Q4的D极,所述三极管Q1的e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与三极管Q3的b极连接于串联电阻R2、R3,串联电阻R2、R3连接于三极管Q1的c极的电路上,所述三极管Q2与三极管Q3的e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c极连接于+9V电压;所述MOS管Q4的G极连接于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e极相连电路上,所述MOS管Q4的S极连接于功率放大器PA;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放漏极快速通断电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MOS管Q4,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b极连接于电阻R4,电阻R4连接于TTL电平,所述三极管Q1的c极连接于电阻R1,电阻R1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2的c极和MOS管Q4的D极,所述三极管Q1的e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与三极管Q3的b极连接于串联电阻R2、R3,串联电阻R2、R3连接于三极管Q1的c极的电路上,所述三极管Q2与三极管Q3的e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c极连接于+9V电压;所述MOS管Q4的G极连接于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e极相连电路上,所述MOS管Q4的S极连接于功率放大器PA;所述的电阻R4电路端还并联有电容C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放漏极快速通断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剑,雷崇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澳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