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用抓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31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警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警用抓捕器,包括抓杆,抓杆上端对称铰接的、围成环形的抱爪,抓杆的两侧均设有沿纵向方向滑动的滑块,且两滑块通过在抓杆内部沿纵向滑动的滑杆连接,滑块与同侧的抱爪通过连杆连接,且连杆的两端分别和抱爪、滑块铰接,滑杆的下部设有调节腔,滑杆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杆的一端,且调节杆贯穿调节腔,调节腔内的调节杆上固定套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下方的调节杆上套设有压缩的第一弹簧,抓杆的下端部设有控制调节杆上下升降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抓捕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易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A kind of arrestor for pol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警用抓捕器
本技术涉及警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警用抓捕器。
技术介绍
社会犯罪是一种发生率高、危害性大、突发性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和生命财产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制服犯罪人员、防暴人员手持盾牌、警棍、抓捕器等防暴器材对违法人员实施抓捕。目前所使用的抓捕器,是通过警务人员在抓捕犯人的过程中,间接触发抓捕器的锁紧机关(抓捕器夹持住犯人,警务人员推动抓杆,犯人触发抓捕器前端的推进器,两抱爪闭合),达到犯人抓捕的目的,在警务人员使用此抓捕器的过程中,一边要把持住抓杆,随时调节抓捕器位置,另一方面要推动抓杆,触发抓杆前端的锁紧机构,存在不易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警用抓捕器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警用抓捕器,解决了现有抓捕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易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警用抓捕器,包括抓杆,抓杆上端对称铰接的、围成环形的抱爪,抓杆的两侧均设有沿纵向方向滑动的滑块,且两滑块通过在抓杆内部沿纵向滑动的滑杆连接,滑块与同侧的抱爪通过连杆连接,且连杆的两端分别和抱爪、滑块铰接,滑杆的下部设有调节腔,滑杆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杆的一端,且调节杆贯穿调节腔,调节腔内的调节杆上固定套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下方的调节杆上套设有压缩的第一弹簧,抓杆的下端部设有控制调节杆上下升降的控制机构。本技术的操作方法,调节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不再对调节杆进行限位作用,调节腔内的第一弹簧在弹力作用下挤压升降板,升降板给调节杆施加竖直向上力的作用,使调节杆向上运动,调节杆推动滑杆上移,滑杆推动两滑块上移,两滑块通过连杆的传动作用,使两抱爪快速闭合,在本技术使用完成后,调节控制机构,使调节杆在抓杆内下移,回到初始位置即可,便于下次使用,在此过程中,调节杆的手动控制升降,调节杆和滑块的升降配合,间接向抱爪传动,实现抱爪的手动控制闭合,避免了传统抓捕器需要警务人员,一边要把持住抓杆,随时调节抓捕器位置,另一方面要推动抓杆,触发抓杆前端的锁紧机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抓捕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易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抓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件,两个抱爪铰接在弧形件的两端。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抱爪与弧形件通过轴铰接,且轴上设有与抱爪、弧形件配合的扭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滑块与抓杆卡接,抓杆的两侧设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卡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一端部在第一限位块的内部滑动,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二弹簧伸缩配合,第一限位块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与调节杆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端贯穿抓杆的侧壁,抓杆的下部设有用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升降的升降腔,升降腔的上部设有限位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抓捕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易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抓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件,两个抱爪铰接在弧形件的两端。通过弧形件与两抱爪的配合,使三者尽可能的围成一个圆形,便于卡住犯人(腿部、手臂)。(3)本技术通过抱爪与弧形件通过轴铰接,且轴上设有与抱爪、弧形件配合的扭簧。在抱爪与弧形件的铰接处设置扭簧,使抱爪在连杆推力、扭簧的弹簧作用下快速对接,达到犯人抓捕的目的。(4)本技术通过滑块与抓杆卡接,抓杆的两侧设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卡槽。滑块与抓杆卡接,使本技术结构紧凑,避免了滑块从抓杆脱落的问题,卡槽的设计达到滑块上下升降的目的。(5)本技术通过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一端部在第一限位块的内部滑动,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二弹簧伸缩配合,第一限位块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与调节杆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端贯穿抓杆的侧壁,抓杆的下部设有用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升降的升降腔,升降腔的上部设有限位口。按下第二限位块,第二弹簧压缩,使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均位于升降腔内,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在调节杆的带动下,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迅速上移,在的一定位移后,第一限位块在第二弹簧作用力下与限位口重合,达到调节杆限位的目的,此操作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该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的标记为:1-抓杆、2-调节杆、3-第一弹簧、4-滑块、5-连杆、6-扭簧、7-抱爪、8-调节腔、9-弧形件、10-卡槽、11-滑杆、12-升降腔、13-第一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5-第二弹簧、16-限位口、17-升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警用抓捕器,包括抓杆1,抓杆1上端对称铰接的、围成环形的抱爪7,抓杆1的两侧均设有沿纵向方向滑动的滑块4,且两滑块4通过在抓杆1内部沿纵向滑动的滑杆11连接,滑块4与同侧的抱爪7通过连杆5连接,且连杆5的两端分别和抱爪7、滑块4铰接,滑杆11的下部设有调节腔8,滑杆11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杆2的一端,且调节杆2贯穿调节腔8,调节腔8内的调节杆2上固定套设有升降板17,升降板17下方的调节杆2上套设有压缩的第一弹簧3,抓杆1的下端部设有控制调节杆2上下升降的控制机构。本技术的操作方法,调节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不再对调节杆2进行限位作用,调节腔8内的第一弹簧3在弹力作用下挤压升降板17,升降板17给调节杆2施加竖直向上力的作用,使调节杆2向上运动,调节杆2推动滑杆11上移,滑杆11推动两滑块4上移,两滑块4通过连杆5的传动作用,使两抱爪7快速闭合,在本技术使用完成后,调节控制机构,使调节杆2在抓杆1内下移,回到初始位置即可,便于下次使用,在此过程中,调节杆2的手动控制升降,调节杆2和滑块4的升降配合,间接向抱爪7传动,实现抱爪7的手动控制闭合,避免了传统抓捕器需要警务人员,一边要把持住抓杆1,随时调节抓捕器位置,另一方面要推动抓杆1,触发抓杆1前端的锁紧机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抓捕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易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抓杆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件9,两个抱爪7铰接在弧形件9的两端。通过弧形件9与两抱爪7的配合,使三者尽可能的围成一个圆形,便于卡住犯人(腿部、手臂)。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抱爪7与弧形件9通过轴铰接,且轴上设有与抱爪7、弧形件9配合的扭簧6。在抱爪7与弧形件9的铰接处设置扭簧6,使抱爪7在连杆5推力、扭簧6的弹簧作用下快速对接,达到犯人抓捕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滑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警用抓捕器,包括抓杆(1),抓杆(1)上端对称铰接的、围成环形的抱爪(7),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杆(1)的两侧均设有沿纵向方向滑动的滑块(4),且两滑块(4)通过在抓杆(1)内部沿纵向滑动的滑杆(11)连接,所述滑块(4)与同侧的抱爪(7)通过连杆(5)连接,且连杆(5)的两端分别和抱爪(7)、滑块(4)铰接,所述滑杆(11)的下部设有调节腔(8),滑杆(11)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杆(2)的一端,且调节杆(2)贯穿调节腔(8),所述调节腔(8)内的调节杆(2)上固定套设有升降板(17),所述升降板(17)下方的调节杆(2)上套设有压缩的第一弹簧(3),所述抓杆(1)的下端部设有控制调节杆(2)上下升降的控制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用抓捕器,包括抓杆(1),抓杆(1)上端对称铰接的、围成环形的抱爪(7),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杆(1)的两侧均设有沿纵向方向滑动的滑块(4),且两滑块(4)通过在抓杆(1)内部沿纵向滑动的滑杆(11)连接,所述滑块(4)与同侧的抱爪(7)通过连杆(5)连接,且连杆(5)的两端分别和抱爪(7)、滑块(4)铰接,所述滑杆(11)的下部设有调节腔(8),滑杆(11)的下表面连接有调节杆(2)的一端,且调节杆(2)贯穿调节腔(8),所述调节腔(8)内的调节杆(2)上固定套设有升降板(17),所述升降板(17)下方的调节杆(2)上套设有压缩的第一弹簧(3),所述抓杆(1)的下端部设有控制调节杆(2)上下升降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用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杆(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件(9),两个所述抱爪(7)铰接在弧形件(9)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百防李卫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戈泰警用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