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医用气密门,其包括门体和门框,门体和门框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条和凹槽,门体上设有第一电磁体,门框上设有第二电磁体,密封条的两侧均设有隔音条,隔音条均位于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之间,门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吸音层、玻璃层和外吸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吸音层进行吸音,玻璃层中的真空腔隔绝了声波的传播,剩余少量沿玻璃层传播的声波都被内吸音层吸收。另由于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相互吸引,门体和门框共同挤压其中的吸音条,因此既保证了门缝的密封性,也保证了音波不会从门缝中传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也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适用于对气密性和隔音性均要求较高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医用气密门
本技术涉及气密门
中的一种医用气密门,特别是一种隔音医用气密门。
技术介绍
气密门是集气密,隔音、保温、抗压、防尘、防火、防辐射于一体的平移式套装门,一般用于医院、食品厂、工业厂房等对隔音、隔热、气密性要求较高的地方。但对于医院,特别是手术室而言,一般的气密门只能满足密封的要求,而在隔音的性能上并不十分尽善尽美,手术室外的噪音很容易就传入手术室中,在手术的过程中影响医护人员的注意力。因此,现在需要一种隔音性能较好的医用气密门,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医用气密门,以同时满足隔音与气密的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隔音医用气密门,其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体和门框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位于门体的密封条和位于门框的凹槽,所述密封条能与凹槽相适应,所述门体上设有第一电磁体,所述门框上设有第二电磁体,所述密封条的两侧均设有隔音条,所述隔音条均位于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之间,所述门体包括内吸音层、外吸音层和具有真空容腔的玻璃层,所述玻璃层位于内吸音层和外吸音层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层的四周设有吸音侧层,所述吸音侧层、内吸音层和外吸音层一体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吸音层的内侧和外吸音层的外侧分别设有硬板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吸音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吸音层上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硬板层上分别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两个第三通孔重叠,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玻璃层形成观察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板层上设有金属防撞栏,所述金属防撞栏位于门体的中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条通过供气管连接至供气阀,所述密封条通过泄气管连接至泄气阀,所述供气阀与泄气阀均电连接至电控系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均电连接至电控系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控制门体开合的电机和传感器,所述电机与传感器均与电控系统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外吸音层进行吸音,玻璃层中的真空腔隔绝了声波的传播,剩余少量沿玻璃层传播的声波都被内吸音层吸收。另由于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相互吸引,门体和门框共同挤压其中的吸音条,因此既保证了门缝的密封性,也保证了音波不会从门缝中传播。本技术既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也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适用于对气密性和隔音性均要求较高的场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密封装置的俯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图3,一种隔音医用气密门,其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体和门框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位于门体的密封条6和位于门框的凹槽,所述密封条6能与凹槽相适应,所述门体上设有第一电磁体71,所述门框上设有第二电磁体72,所述密封条6的两侧均设有隔音条61,所述隔音条61均位于第一电磁体71和第二电磁体72之间,所述门体包括内吸音层11、外吸音层12和具有真空容腔20的玻璃层2,所述玻璃层2位于内吸音层11和外吸音层12之间。当门体外侧的声波通过门体传播到门体内侧时,先被外吸音层12吸收,然后玻璃层2的真空容器20隔绝了大部分声波的传播,剩余少量通过玻璃层2传播的声波被内吸音层11吸收,从而达到隔音的效果。当门体外的声波通过门缝空间传播到门体内侧时,第一电磁体71和第二电磁体72相互吸引,将密封条6卡入到凹槽中,并共同挤压隔音条61。门体和门框之间的门缝被密封条6和隔音条61完全隔断,两个隔音条61和密封条6都减弱了声波的传播,使气密门同时达到良好的隔音与气密效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玻璃层2的四周设有吸音侧层13,所述吸音侧层13、内吸音层11和外吸音层12一体成型。由于声波可通过玻璃层2传播,在玻璃层2的四周设置吸音侧层13既可吸收通过玻璃层2传播的声波;也可保护玻璃层2,使玻璃层2不直接外露,减少其被损毁的可能。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吸音层11的内侧和外吸音层12的外侧分别设有硬板层4。由于吸声材料大多为疏松多孔的材料,如矿渣棉、毯子等,质材较软,为使门体更耐用,内吸音层11的内侧和外吸音层12的外侧分别设置硬板层4,以保证门体本身结构的稳固。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吸音层11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吸音层12上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硬板层4上分别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两个第三通孔重叠,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玻璃层2形成观察窗21。优选地,玻璃层2为透明玻璃,通过透明的玻璃层2形成的观察窗21,可观察到手术室内外的情况。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硬板层4上设有金属防撞栏5,所述金属防撞栏5位于门体的中部。为提高门体的防撞性能,在门体的硬板4上加装金属防撞栏5。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条6通过供气管连接至供气阀,所述密封条6通过泄气管连接至泄气阀,所述供气阀与泄气阀均电连接至电控系统。所述第一电磁体71和第二电磁体72均电连接至电控系统。当门体开启时,密封条6保持泄气状态,第一电磁体71和第二电磁体72均不通电。在门体关闭时,在电控系统的指令下,密封条6通过供气阀供气保持膨胀的状态,第一电磁体71通电并与也已通电的第二电磁体72相互配合,第一电磁体71与第二电磁体72既锁紧了门体,又保证了门体的隔音与气密性能。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控制门体开合的电机81和传感器82,所述电机81与传感器82均与电控系统电连接。为避免医生在消毒后用手拉开门体会造成污染,优选地,采用能检测到人的传感器82,当传感器82检测到来人时,其向电控系统输出电信号,该电信号使泄气阀打开,第一电磁体71和第二电磁体断电,电机81驱动门体打开。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医用气密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体和门框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位于门体的密封条(6)和位于门框的凹槽,所述密封条(6)能与凹槽相适应,所述门体上设有第一电磁体(71),所述门框上设有第二电磁体(72),所述密封条(6)的两侧均设有隔音条(61),所述隔音条(61)均位于第一电磁体(71)和第二电磁体(72)之间,所述门体包括内吸音层(11)、外吸音层(12)和具有真空容腔(20)的玻璃层(2),所述玻璃层(2)位于内吸音层(11)和外吸音层(1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医用气密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体和门框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位于门体的密封条(6)和位于门框的凹槽,所述密封条(6)能与凹槽相适应,所述门体上设有第一电磁体(71),所述门框上设有第二电磁体(72),所述密封条(6)的两侧均设有隔音条(61),所述隔音条(61)均位于第一电磁体(71)和第二电磁体(72)之间,所述门体包括内吸音层(11)、外吸音层(12)和具有真空容腔(20)的玻璃层(2),所述玻璃层(2)位于内吸音层(11)和外吸音层(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医用气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2)的四周设有吸音侧层(13),所述吸音侧层(13)、内吸音层(11)和外吸音层(1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医用气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音层(11)的内侧和外吸音层(12)的外侧分别设有硬板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医用气密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辉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法柯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