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建筑耗能复位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12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古建木结构建筑耗能复位节点,用于锚固在古建木结构建筑木柱与混凝土基础之间、保证木结构建筑木柱与混凝土基础的可靠连接,对于古建木结构建筑具有较好的隔震、抗震、耗能效果。古建木柱与基础采用础石连接达到耗能、防潮等效果,但因木材的蠕变效应及木结构长期在水平力作用下会发生偏移,础石对木柱复位效果有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古建木结构建筑耗能复位节点,包括限位钢板,固联在限位钢板底板下面的锚固钢筋,嵌设在限位钢板底板和木结构建筑混凝土基础之间的预埋钢板,固联在限位钢板底板上面的隔震垫,固联在隔震垫顶部的顶钢板,设置在顶钢板上面的摩擦耗能钢板;圈板的上口与摩擦耗能钢板底板的上表面等高;础板的顶部凹设用于与木柱靠接的粗糙的弧面,隔震垫与圈板之间的空隙为20mm~30mm。

A kind of energy consumption reset node of wood structur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结构建筑耗能复位节点
本技术涉及古建木结构建筑领域,提供一种木结构建筑耗能复位节点,用于锚固在木结构建筑木柱与混凝土基础之间、保证木结构建筑木柱与混凝土基础的可靠连接,对于古建木结构建筑具有较好的隔震、抗震、耗能效果。古建木柱与基础采用础石连接达到耗能、防潮等效果,但因木材的蠕变效应及木结构长期在水平力作用下会发生偏移,础石对木柱复位效果有限。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古建木结构建筑耗能复位节点,使发生偏移的木柱复位。
技术介绍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防震减灾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而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木结构建筑,尤其是木结构古建筑,提高抗震性能是保护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木结构古建筑的上部木结构主体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空间刚性及较好的抗倾覆性和稳定性,并且其本身由于柱根与础石之间的摩擦耗能,就具有一定隔震效果。但是,由于柱根与础石为完全分离,在经历地震产生一定位移后,柱根无法复位甚至完全脱离础石,易造成失稳倾覆,对整体结构会产生巨大影响。传统木结构古建筑柱础节点的主要弱点是面对大型水平荷载时,仅靠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结构建筑耗能复位节点,其特征是,包括由限位钢板底板和固联在限位钢板底板上面的圈板构成的限位钢板,固联在限位钢板底板下面的用于埋设在木结构建筑混凝土基础内的锚固钢筋,嵌设在限位钢板底板和木结构建筑混凝土基础之间的预埋钢板,固联在限位钢板底板上面的隔震垫,固联在隔震垫顶部的顶钢板,设置在顶钢板上面、由与顶钢板固联的摩擦耗能钢板底板和固联在摩擦耗能钢板底板上的础板构成的摩擦耗能钢板;圈板的上口与摩擦耗能钢板底板的上表面等高;础板的顶部凹设用于与木柱靠接的粗糙的弧面,隔震垫与圈板之间有空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建筑耗能复位节点,其特征是,包括由限位钢板底板和固联在限位钢板底板上面的圈板构成的限位钢板,固联在限位钢板底板下面的用于埋设在木结构建筑混凝土基础内的锚固钢筋,嵌设在限位钢板底板和木结构建筑混凝土基础之间的预埋钢板,固联在限位钢板底板上面的隔震垫,固联在隔震垫顶部的顶钢板,设置在顶钢板上面、由与顶钢板固联的摩擦耗能钢板底板和固联在摩擦耗能钢板底板上的础板构成的摩擦耗能钢板;圈板的上口与摩擦耗能钢板底板的上表面等高;础板的顶部凹设用于与木柱靠接的粗糙的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雨皓许嘉诺周爱萍黄东升沈玉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