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中亚专利>正文

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0120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18
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属于降雨径流削减技术领域,整个渗水井系统由渗水井、雨水口、进水管和溢流管连接构成,通过庭院汇水区域内的雨水汇集到雨水口,通过进水管进入渗水井中,雨水在渗水井中自然下渗,其中渗水井井底为主要下渗面,当进水管的雨水流量大于渗水井当前水位的下渗流量时,渗水井内水位上升,当渗水井水位达到溢流高度,若此时进水管的雨水流量仍超过渗水井当前水位下渗能力,则渗水井内雨水通过溢流管排向市政排水管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增大了雨水下渗量,削减了进入市政雨水管的径流量,可以较小管径和降低城市地面积水的风险;另一方面,减少了进入合流制管网的雨水量,减少了溢流进入河道的污水量,改善了河道水质。

A drainage system for rainwater reduction in courty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
本技术属于降雨径流削减
,涉及一种渗水系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老城区在古代屡经战乱,多次在废墟上重建,地下存在较厚且透水性良好的瓦砾层。在过去,市政排水管网并不发达,由于透水地面多,渗透能力强,雨水主要通过自然下渗来排泄。如今,随着城市发展,不透水地面增多,透水地面减少,雨水主要通过市政排水管网排入河道,市政排水管网运行负荷大、排水不及时容易造成地面积水。老城区排水系统往往采用截留式合流制排水体制,雨水和污水采用同一个排水管道系统,在靠近河道处设有溢流堰口,与河道相通,晴天时污水水位低于溢流堰口,污水在管道内流动并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天时,雨污混合水量远大于晴天污水量,管道中水位上升,当水位超出溢流堰口时雨污混合污水溢流进入河道,对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历史街区街巷狭窄,地下空间有限,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度巨大,提出一种能够削减降雨径流的渗水井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不透水地面增多,排水不及时容易造成地面积水,市政排水管网运行负荷大,由于老城区街巷雨水和污水采用同一个排水管道系统,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度巨大,雨污混合水量较大,雨污混合污水容易溢流进入河道,对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等不足,提出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可以缩小雨水管径,将庭院雨水径流收集汇入渗水井中,雨水在渗水井中自然下渗,降低了市政雨水管网的运行负荷,大大削减了整个区域的降雨径流量,可减少混合污水向河道溢流的量,进一步保护水环境。r>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包括外接市政排水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系统由渗水井、雨水口、进水管和溢流管连接构成;所述渗水井系统设置在地面下方,所述渗水井由空心圆柱口与空心渗水井体叠加构成,所述空心圆柱口顶部设有井盖,所述空心圆柱口顶部连同井盖与地面齐平设置,所述雨水口设置在所述空心圆柱口一侧的地面上,所述雨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渗水井一侧井壁连接相通,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渗水井的另一侧井壁连接相通,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外接市政排水管网连接,所述渗水井内底面上设有卵石层,所述卵石层上设有粗砂层。所述渗水井整体由空心圆柱口与渗水井体叠加形成的壶状结构,渗水井顶部至底部的水平截面积呈递增式变化。所述进水管与溢流管的管径相同,两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两管均靠近空心圆柱口的根部设置。所述渗水井的井底高于地下常水位,以利于雨水下渗。所述渗水井的底部直径为1~2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整个渗水井系统由渗水井、雨水口、进水管和溢流管连接构成,通过庭院汇水区域内的雨水汇集到雨水口,通过进水管进入渗水井中,雨水在渗水井中自然下渗,其中渗水井井底为主要下渗面,当进水管的雨水流量大于渗水井当前水位的下渗流量时,渗水井内水位上升,当渗水井满水位时(即渗水井水位达到溢流高度),若此时进水管的雨水流量仍超过渗水井当前水位下渗能力,则渗水井内雨水通过溢流管排向市政排水管网。本技术一方面增大了雨水下渗量,削减了进入市政雨水管的径流量,可以较小管径和降低城市地面积水的风险;另一方面,减少了进入合流制管网的雨水量,减少了溢流进入河道的污水量,改善了河道水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雨水口1、进水管2、渗水井3、溢流管4、井盖5、卵石层6、粗砂层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渗水井系统由渗水井3、雨水口1、进水管2和溢流管4连接构成;渗水井系统设置在地面下方,渗水井3由空心圆柱口与空心渗水井体叠加构成,空心圆柱口顶部设有井盖5,空心圆柱口顶部连同井盖5与地面齐平设置,雨水口1设置在空心圆柱口一侧的地面上,雨水口1通过进水管2与渗水井3一侧井壁连接相通,溢流管4的一端与渗水井3的另一侧井壁连接相通,溢流管4的另一端与外接市政排水管网连接,渗水井3内底面上设有卵石层6,卵石层6上设有粗砂层7。如图1所示,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渗水井3整体由空心圆柱口与渗水井体叠加形成的壶状结构,渗水井顶部至底部的水平截面积呈递增式变化;进水管2与溢流管4的管径相同,两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两管均靠近空心圆柱口的根部设置;渗水井3的井底高于地下常水位,以利于雨水下渗;渗水井3的底部直径为1~2m。如图1所示,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庭院雨水汇集到雨水口1,通过进水管2进入渗水井3中并渗入地下,当进水管2的雨水流量大于渗水井3当前水位的下渗流量时,渗水井3内水位上升,当渗水井3内水位达到溢流高度时,若进水管2的雨水流量仍然超过渗水井3当前水位下渗能力,则渗水井3内雨水通过溢流管4排向市政排水管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包括外接市政排水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系统由渗水井(3)、雨水口(1)、进水管(2)和溢流管(4)连接构成;所述渗水井系统设置在地面下方,所述渗水井(3)由空心圆柱口与空心渗水井体叠加构成,所述空心圆柱口顶部设有井盖(5),所述空心圆柱口顶部连同井盖(5)与地面齐平设置,所述雨水口(1)设置在所述空心圆柱口一侧的地面上,所述雨水口(1)通过进水管(2)与所述渗水井(3)一侧井壁连接相通,所述溢流管(4)的一端与所述渗水井(3)的另一侧井壁连接相通,所述溢流管(4)的另一端与外接市政排水管网连接,所述渗水井(3)内底面上设有卵石层(6),所述卵石层(6)上设有粗砂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庭院雨水削减渗水井系统,包括外接市政排水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系统由渗水井(3)、雨水口(1)、进水管(2)和溢流管(4)连接构成;所述渗水井系统设置在地面下方,所述渗水井(3)由空心圆柱口与空心渗水井体叠加构成,所述空心圆柱口顶部设有井盖(5),所述空心圆柱口顶部连同井盖(5)与地面齐平设置,所述雨水口(1)设置在所述空心圆柱口一侧的地面上,所述雨水口(1)通过进水管(2)与所述渗水井(3)一侧井壁连接相通,所述溢流管(4)的一端与所述渗水井(3)的另一侧井壁连接相通,所述溢流管(4)的另一端与外接市政排水管网连接,所述渗水井(3)内底面上设有卵石层(6),所述卵石层(6)上设有粗砂层(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亚王金辉丛海兵费阳
申请(专利权)人:唐中亚王金辉丛海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