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CVC混纺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08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CVC混纺纱,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第一芯线与第二芯线缠绕联结;其中,第一芯线由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纳米竹炭纤维、阳离子可染涤纶缠绕加捻构成;第二芯线包括牛角瓜纤维、精梳棉,精梳棉设于中心,牛角瓜纤维周向缠绕在精梳棉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柔软度高,手感好,耐磨,不易断,防静电易清洗的优点,同时具备棉材质的透湿性、透气性好等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CVC混纺纱
本技术涉及混纺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CVC混纺纱。
技术介绍
CVC面料(chiefvalueofcotton)仅有涤与棉两种成分,以棉为主要价值的纺织品,一般棉含量高於聚酯就称之为CVC纱,通常CVC纱的含量都是在棉含量65%以上,具有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但是由于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优点是成品不容易变形,特别是机洗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CVC混纺纱,在保证棉材质的原有效果的基础上,同时还具备不易产生静电,不易吸附灰尘,不易断,便于洗涤的优点。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CVC混纺纱,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第一芯线与第二芯线缠绕联结;其中,第一芯线由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纳米竹炭纤维、阳离子可染涤纶缠绕加捻构成;第二芯线包括牛角瓜纤维、精梳棉,精梳棉设于中心,牛角瓜纤维周向缠绕在精梳棉的外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芯线为螺旋捻合结构,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纳米竹炭纤维、阳离子可染涤纶通过涡流纺构成第一芯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芯线为直芯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精梳棉的周向缠绕加捻有螺旋方向相反的两根牛角瓜纤维。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芯线与第二芯线缠绕联结的数量比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芯线与第二芯线为螺旋捻合结构。r>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芯线与第二芯线通过环锭纺加捻缠绕联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CVC混纺纱,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柔软度高,手感好,耐磨,不易断,防静电易清洗的优点,同时具备棉材质的透湿性、透气性好等特性。最终制成的纱的结构紧密,强力高,适用于制线以及机织和针织等各种产品。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芯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精梳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第一芯线;200-第二芯线;1-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2-纳米竹炭纤维;3-阳离子可染涤纶;4-牛角瓜纤维;5-精梳棉。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CVC混纺纱,包括第一芯线100、第二芯线200,第一芯线100与第二芯线200缠绕联结;其中,第一芯线100由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1、纳米竹炭纤维2、阳离子可染涤纶3缠绕加捻构成;第二芯线200包括牛角瓜纤维4、精梳棉5,精梳棉5设于中心,牛角瓜纤维4周向缠绕在精梳棉5的外部。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采用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与涤纶原位聚合制成,抗静电效果好,不容易吸附油污,易清洗。纳米竹炭纤维耐磨性好,缩水率小。阳离子可染涤纶,上色好,不易褪色。精梳棉是经过纺纱机特定的分类,清理杂质,再整理,一般单纱长度25mm以上,光泽感好,达到织物比较光滑,比较高档,且由于单纱较长,穿着后不易起毛,起球。精梳棉吸湿力强,分子中富含很多的亲水布局,不会发生静电,透气性好。基于上述实施例,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1的加入,与传统的纱线制备完成后再进行静电处理,效果好。同时,本实施制备成的混纺纱耐磨性和抗皱性好,透气性好,而且也很柔软。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芯线100为螺旋捻合结构,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1、纳米竹炭纤维2、阳离子可染涤纶3通过涡流纺构成第一芯线100。将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1、纳米竹炭纤维2、阳离子可染涤纶3通过涡流纺缠绕交联抱合在一起,不易断,耐磨、牢固。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芯线200为直芯结构,将牛角瓜纤维设于精梳棉5圆周,提高了柔软度,有丝绸的滑爽质感,同时也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精梳棉5的周向缠绕加捻有螺旋方向相反的两根牛角瓜纤维4,大大的增强了整体的柔软度和滑爽的手感。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芯线100与第二芯线200缠绕联结的数量比为3:7,经过缠绕联结,使得整体更加的牢固,不易断裂。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芯线100与第二芯线200为螺旋捻合结构。通过螺旋粘合,提高整体的强度,抱合力强,减少了后续断线状况的发生。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芯线100与第二芯线200通过环锭纺加捻缠绕联结。最终制成的纱的结构紧密,强力高,适用于制线以及机织和针织等各种产品。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CVC混纺纱,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柔软度高,手感好,耐磨,不易断,防静电易清洗的优点,同时具备棉材质的透湿性、透气性好等特性。最终制成的纱的结构紧密,强力高,适用于制线以及机织和针织等各种产品。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CVC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线(100)、第二芯线(200),所述第一芯线(100)与第二芯线(200)缠绕联结;/n其中,所述第一芯线(100)由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1)、纳米竹炭纤维(2)、阳离子可染涤纶(3)缠绕加捻构成;/n所述第二芯线(200)包括牛角瓜纤维(4)、精梳棉(5),所述精梳棉(5)设于中心,所述牛角瓜纤维(4)周向缠绕在精梳棉(5)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CVC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线(100)、第二芯线(200),所述第一芯线(100)与第二芯线(200)缠绕联结;
其中,所述第一芯线(100)由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1)、纳米竹炭纤维(2)、阳离子可染涤纶(3)缠绕加捻构成;
所述第二芯线(200)包括牛角瓜纤维(4)、精梳棉(5),所述精梳棉(5)设于中心,所述牛角瓜纤维(4)周向缠绕在精梳棉(5)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CVC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线(100)为螺旋捻合结构,所述纳米复合抗静电涤纶纤维(1)、纳米竹炭纤维(2)、阳离子可染涤纶(3)通过涡流纺构成第一芯线(100)。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通州江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