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004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用于输送阻垢剂至厌氧罐,厌氧罐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阻垢剂输送系统,包括:阻垢剂存储罐;加料罐,加料罐内设置有搅拌器,加料罐通过第一管路与阻垢剂存储罐相连,该第一管路上配置有输料泵,加料罐通过第二管路与进水管路相连,加料罐的出料口设置有蠕动泵与第二管路相连;回流管路,回流管路的一端与进水管路相连且在进水管路上位于第二管路与厌氧罐的进水口之间,回流管路的另一端设置在厌氧罐另一侧并与厌氧罐内部连通,且该回流管路上配置有回流泵;加热器,加热器配置在加料罐内或者第二管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将阻垢剂混入污水输送到厌氧罐中,可以避免厌氧罐内壁结垢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到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即为在厌氧状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细菌分解、代谢、消化,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减少,同时产生沼气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厌氧处理作为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形式,正在陆续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和构筑物,逐步克服了传统厌氧工艺的缺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利用厌氧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在毋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条件下,以污水中被还原有机物作为受氢体,同时产生有能源价值的甲烷气体。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的沼气(含CH4、CO2、N2、H2、O2、H2S等气态物质),可以被积极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在城市污水的厌氧处理过程中,承担着厌氧处理的厌氧罐起着重要作用。厌氧罐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内壁和底部不可避免会产生结垢现象,目前通常的除垢方法是人工进入厌氧罐进行清理,这种方法耗时耗力,同时在清理时需要关闭厌氧罐,存在着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用于输送阻垢剂至厌氧罐,厌氧罐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路,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路,所述阻垢剂输送系统包括:阻垢剂存储罐,用于储存阻垢剂;加料罐,所述加料罐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加料罐通过第一管路与阻垢剂存储罐相连,该第一管路上配置有输料泵,所述加料罐通过第二管路与进水管路相连,所述加料罐的出料口设置有蠕动泵与第二管路相连;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一端与进水管路相连且在进水管路上位于第二管路与厌氧罐的进水口之间,所述回流管路的另一端设置在厌氧罐另一侧并与厌氧罐内部连通,且该回流管路上配置有回流泵;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配置在加料罐内或者第二管路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配置在加料罐内或者第二管路上。进一步的,输料泵、蠕动泵、搅拌器、加热器、回流泵均与PLC控制系统相连。进一步的,第二管路和回流管路连接设置在进水管路的顶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将阻垢剂混入污水输送到厌氧罐中,可以避免厌氧罐内壁结垢的现象。此外,在将阻垢剂混入污水之前,我们对阻垢剂进行搅拌和加热处理,使得后续与污水混合更加均匀。另一方面,采用输料速度恒定的蠕动泵也使得加料速度稳定可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罐除垢,厌氧罐10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路3,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路7,所述阻垢剂输送系统包括:阻垢剂存储罐20,用于储存阻垢剂;加料罐30,所述加料罐30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加料罐30通过第一管路1与阻垢剂存储罐20相连,该第一管路1上配置有输料泵8,以及所述加料罐30通过第二管路4与进水管路3相连,加料罐30的出料口设置有蠕动泵2与第二管路相4连;回流管路5,所述回流管路5的一端与进水管路3相连且在进水管路3上位于第二管路4与厌氧罐10的进水口之间,所述回流管路5的另一端设置在厌氧罐10另一侧并与厌氧罐10内部连通,且该回流管路5上配置有回流泵6;加热器8,该加热器配置在加料罐内或者第二管路4上(图1所示为加热器8配置在第二管路4的蠕动泵2后方)。加料罐30内的阻垢剂经过搅拌后,由蠕动泵2输送至第二管路4,经过第二管路4上的加热器8加热后输送到进水管路3,连同污水一同进入到厌氧罐10中。阻垢剂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止厌氧罐10内壁结垢的现象。所述阻垢剂存储罐20的罐内空间大于加料罐30的罐内空间。输料泵8、蠕动泵2、搅拌器、加热器8、回流泵6均与PLC控制系统相连,操作人员通过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监控。进水管路设置在厌氧罐一侧顶部,出水管路设置在厌氧罐另一侧底部。避免处理后的水回流到进水管路,同时也可以使得在对厌氧罐例常检查时可以尽可能排空其内部的污水。此外,第二管路4和回流管路5连接设置在进水管路3的顶部,可以避免进水管路3的污水流到第二管路4和回流管路5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将阻垢剂混入污水输送到厌氧罐中,可以避免厌氧罐内壁结垢的现象。此外,在将阻垢剂混入污水之前,我们对阻垢剂进行搅拌和加热处理,使得后续与污水混合更加均匀。另一方面,采用输料速度恒定的蠕动泵也使得加料速度稳定可控。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用于输送阻垢剂至厌氧罐,厌氧罐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路,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进水管路设置在厌氧罐一侧顶部,出水管路设置在厌氧罐另一侧底部,所述阻垢剂输送系统包括:/n阻垢剂存储罐,用于储存阻垢剂;/n加料罐,所述加料罐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加料罐通过第一管路与阻垢剂存储罐相连,该第一管路上配置有输料泵,所述加料罐通过第二管路与进水管路相连,所述加料罐的出料口设置有蠕动泵与第二管路相连;/n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一端与进水管路相连且在进水管路上位于第二管路与厌氧罐的进水口之间,所述回流管路的另一端设置在厌氧罐另一侧并与厌氧罐内部连通,且该回流管路上配置有回流泵;/n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配置在加料罐内或者第二管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垢剂输送系统,用于输送阻垢剂至厌氧罐,厌氧罐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路,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进水管路设置在厌氧罐一侧顶部,出水管路设置在厌氧罐另一侧底部,所述阻垢剂输送系统包括:
阻垢剂存储罐,用于储存阻垢剂;
加料罐,所述加料罐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加料罐通过第一管路与阻垢剂存储罐相连,该第一管路上配置有输料泵,所述加料罐通过第二管路与进水管路相连,所述加料罐的出料口设置有蠕动泵与第二管路相连;
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俊超张志坤王雷朱静李汉锋徐金忠贺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