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97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灯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射灯,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灯管,以及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了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第一散热装置和设置在外壳外部的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由穿过外壳的导热装置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射灯,散热性能良好,且能够安装于户外,适应日晒雨淋等各种应用环境,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照明、装饰用的射灯。技术背景灯具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生产、生活用具。应用于照明、装饰的射灯 在现代城市中随处可见。这些应用于照明、装饰的射灯, 一般都是1000瓦以上的大功率;且 灯管一般也采用高亮度的卤素灯。这些大功率射灯,在长时间的照明过 程中,发热量非常大。散热系统,是设计一款可长时间安全工作的射灯 所必须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为适应可能被安装于户外的射 灯在日晒雨淋等各种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安全工作,射灯的防水密封设计 也非常重要。而上述的散热要求和密封防水要求,是一对技术矛盾,一 款设计优秀的射灯必须提供解决这对矛盾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良好,且能够实 现密封防水要求的射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射灯,包括了外壳,设置在外壳内 的灯管,以及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了设置在外壳 内部的第一散热装置和设置在外壳外部的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 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由穿过外壳的导热装置连接。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一散热装置是环绕在灯管四周的金属灯罩。 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了连接所述导热装置的金属散热器和设置在金属散热器正后方的风扇。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导热装置是管内罐装有触媒的导热管。 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金属灯罩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凹槽。 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金属散热器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分别与所述导热管连接的圆柱状的金属散热柱。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金属散热柱的表面设置有环形的凹槽。 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射灯还包含有一个安装在射灯尾部的后盖,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后盖内。优选实施方式是,在所述金属散热器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围绕导热管的密封圈。实施本技术的射灯,由于采用了分离式的散热装置,使得射灯 内部灯管的热量被第一散热装置吸收后,传导到射灯外部的第二散热装 置进一步的散热,而第一散热装置与灯管等部件是可以封装在射灯外壳 内的,因此,此种技术方案既解决了射灯的散热问题,又解决了防水问 题。另外,在金属灯罩的内壁和金属散热柱上设置凹槽,以及在散热器 正后方设置风扇等,可进一步的提高射灯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射灯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射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射灯第一散热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射灯第二散热装置的散热柱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射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射灯,包括了外壳l,设置在 外壳内的灯管2,散热装置包括了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第一散热装置3和 设置在外壳外部的第二散热装置4,第一散热装置3和第二散热装置4 由穿过外壳的导热装置5连接。这种采用了分离式的散热结构,使得射 灯内部灯管2发出的热量被第一散热装置3吸收后,通过穿过外壳的导 热装置5,传导到设置在射灯外部的第二散热装置4进行进一步的散热, 而第一散热装置3与灯管2是被封装在射灯的外壳1内的,因此,此种 技术方案既解决了射灯的散热问题,又解决了防水问题。本技术的 射灯能够适应在可能被安装于户外时,在日晒雨淋等各种气候环境条件 下的长时间安全工作。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散热 装置是环绕在灯管四周的金属灯罩3。射灯的发热,主要来自于大功率 的灯管,将散热装置设置在环绕灯管的四周,采用金属构件,并将散热 装置设计成灯罩状,能够充分吸收灯管的热量,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2所示,第二散热装置 包括了连接导热装置5的金属散热器6和设置在金属散热器正后方的风 扇7。如图1所示,设置在本技术射灯外壳外部的第二散热装置4, 其风扇7紧抵在金属散热器6的正后方,而金属散热器6又与穿过射灯 外壳,略微伸出外壳外部的导热装置5连接(图1中未示出),导热装 置的另一头则连接了设置在射灯外壳内部的第一散热装置(如图2所 示)。显然,设置在射灯外壳外部的金属散热器6能够很好的在周围空 间进行自然散热,而风扇7正对着金属散热器6进行吹风,则进一步的 提升了金属散热器6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2所示,连接第一散热装置3和第二散热装置4的导热装置是一种内部罐装有触媒的导热管5。 这种内部罐装有触媒的导热管,在市场上可以购买到,其热传导效果非 常好,能够将管体一头所接触物体的热量迅速的传导到管体另一头。本技术的再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3所示,金属灯罩的内 壁设置有环形的凹槽31。在金属灯罩的内壁设置凹槽,可以增加灯管所 发出热量与环绕在灯管四周的金属灯罩间的热交换面积,可进一步的提 高第一散热装置,即金属灯罩的散热效果,使得射灯能够长时间的安全 工作,同时延长了射灯灯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2所示,金属散热器6 是多个的分别与导热管5连接的圆柱状的金属散热柱。将金属散热器设 计成多个的金属散热柱,可以增加散热器6与周围空间的热交换面积, 提高散热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具体选择一个还是多个金属散热柱, 取决于实施本技术的射灯的设计功率如果是大功率的射灯,则需 要采用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金属散热柱,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保 证该射灯的安全工作;如果是小功率的射灯,则可以采用一个或两个的 金属散热柱。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4所示,金属散热柱表 面设置有环形的凹槽61。在金属散热柱表面设置凹槽,可以增加散热柱 与周围空间的热交换面积,由导热管5将射灯内部的热量传导出来后, 在第二散热装置充分的散热。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2所示,射灯还包含有 一个安装在射灯尾部的后盖8,风扇7固定在后盖内。在射灯尾部设置 后盖,并将风扇装在后盖内,主要是保障风扇安全工作,同时使得射灯 整体更加美观。本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金属 散热器6与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围绕导热管5的密封圈9。为实现射灯的防水要求,特别是防止雨水等液体从金属散热器顺着导热管流入射 灯内部, 一方面,金属散热器是与穿过射灯外壳,略微伸出外壳外部的导热装置5连接的,金属散热器6几乎是紧抵着射灯外壳1的(如图1 所示),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密封圈,进一步的填充了金属散 热器与射灯外壳之间的缝隙。总之,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几种实施方式,并不代表本技术所 有的实现方式;以上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所有与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相类似的构造,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射灯,包括了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灯管,以及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了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第一散热装置和设置在外壳外部的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由穿过外壳的导热装置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是 环绕在灯管四周的金属灯罩。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 括了连接所述导热装置的金属散热器和设置在金属散热器正后方的风 扇。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 置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灯,包括了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灯管,以及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了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第一散热装置和设置在外壳外部的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由穿过外壳的导热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湋杨
申请(专利权)人:嘉力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