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72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包括电机壳、转动杆和锥形底板,所述电机壳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壳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套,所述电机壳的内表层设置有散热层,所述电机壳内通过安装支架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锥形底板,所述转动杆的底端两侧通过固定块安装有弹簧体,所述弹簧体的底端通过固定块安装在锥形底板顶部两端,所述锥形底板的底部通过安装槽设置有清洗海绵块。该新型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便于生产,满足了使用中的多种需求适合广泛推广。

A cleaning device of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需要定期对池壁和池底进行清理,多采用人工进行清理,清理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人工在清理絮凝沉淀池池底和池壁时,在第一遍清理对于难以清理干净的地方,接通该电动机电源,电动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利用清理毛刷对污垢面进行转动清理,清理效果显著;该产品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手持环形握把和副把手使用,重点对池壁和池底进行清理,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通过转动杆和锥形底板之间的弹簧体,便于微调转动杆与锥形底板之间的角度,方便清扫,节省体力,并且在清扫的过程中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包括电机壳、转动杆和锥形底板,所述电机壳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包括电机壳(2)、转动杆(5)和锥形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7),且凹槽(17)内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机控制器(18),所述电机壳(2)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套(4),所述电机壳(2)的内表层设置有散热层(19),所述电机壳(2)内通过安装支架安装有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轴通过螺栓安装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锥形底板(9),所述转动杆(5)的底端两侧通过固定块(6)安装有弹簧体(7),所述弹簧体(7)的底端通过固定块(6)安装在锥形底板(9)顶部两端,所述锥形底板(9)的底部通过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清理装置,包括电机壳(2)、转动杆(5)和锥形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7),且凹槽(17)内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机控制器(18),所述电机壳(2)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套(4),所述电机壳(2)的内表层设置有散热层(19),所述电机壳(2)内通过安装支架安装有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轴通过螺栓安装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锥形底板(9),所述转动杆(5)的底端两侧通过固定块(6)安装有弹簧体(7),所述弹簧体(7)的底端通过固定块(6)安装在锥形底板(9)顶部两端,所述锥形底板(9)的底部通过安装槽(10)设置有清洗海绵块(11),所述清洗海绵块(11)的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底盖(12),所述防护底盖(12)的底部通过安装件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朝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璞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