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晨彬专利>正文

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57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包括罩体、底座、弹性带状部件;底座呈环形,罩体盖合于所述底座,罩体的后端下边缘连接所述底座的后端上边缘,罩体的前端与所述底座的前端通过锁合件连接固定,锁合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罩体前端下边缘的锁扣和设于底座上端部配合锁扣的凹槽;底座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弹性带状部件的连接环;罩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罩体呈透明状,罩体通过锁合件打开、闭合于所述底座,罩体闭合于底座向内设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利于术后耳廓换药、便于观察、防止耳廓受压、防止耳廓保护罩体移位、低成本、便于制造和推广。

A kind of post-operative protection device for aur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
本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中耳廓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对耳廓进行包扎防护,传统的防护方法是用个纱布包扎,但是纱布包扎后不利于观察,且有受压风险,可能导致耳廓整形手术后形态的变异或切口、皮肤受压的缺血坏死。中国专利文献:CN205626271U,公开日:2016.10.12,公开了一种耳廓烧伤保护罩,包括弹性连接板、电池、滑槽、防护罩、锁紧螺母、微型风扇、过滤网、防护垫。主要是代替了传统的包扎、更美观,以及积液的存储排放;需要电池、太阳能电板、风扇、过滤网,存在着整体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同时未能够解决术后的观察和换药便利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利于术后耳廓换药、便于观察、防止耳廓受压、防止耳廓保护罩体移位、低成本、便于制造和推广的耳廓术后保护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包括罩体、底座、弹性带状部件;所述底座呈环形,所述罩体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罩体的后端下边缘连接所述底座的后端上边缘,所述罩体的前端与所述底座的前端通过锁合件连接固定,所述锁合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罩体前端下边缘的锁扣和设于底座上端部配合锁扣的凹槽;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弹性带状部件的连接环;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罩体呈透明状,所述罩体通过锁合件打开、闭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罩体盖合于底座向内设有空腔。通过锁合件的开与闭,罩体形成窗式的开与闭合,非常方便于术后耳廓伤口的换药;透明状的罩体便于医护人员对耳朵康复情况的观察;罩体闭合于底座,罩体向内与环形底座一同形成空腔,术后受伤的耳廓置于所述空腔防止术后的耳廓受压。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上层、底座下层和黏胶层,所述底座上层的环形内侧端向上设有凸缘。当罩体盖合于所述底座,设于底座上层的环形内侧端向上的凸缘能够有效的防止罩体向环形内侧移动,起着限位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层与底座下层胶粘连接;所述底座下层与所述黏胶层胶粘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座上层,所述连接环设于所述底座上层。作为优选,所述锁扣向内设有弯钩,所述锁扣的下端设有手柄条;弯钩可以是在锁扣横向的中部或者两端、也可以是锁扣整个横向宽度,根据需要设定。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带状部件为扣眼松紧带,所述扣眼松紧带上等距离设有扣眼,所述扣眼松紧带的两端分别缝制连接一个纽扣,所述扣眼松紧带穿过所述连接环并将纽扣扣于所需扣眼。根据不通患者的需求来调节松紧带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罩体、底座上层为硬质塑料。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下层为柔性硅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罩体的后端下边缘连接底座的后端上边缘,罩体的前端与底座的前端通过锁合件连接固定,通过锁合件的开与闭,罩体形成窗式的开与闭合,非常方便于术后耳廓伤口的换药;透明状的罩体便于医护人员对耳朵康复情况的观察。2、底座上层的环形内侧端向上设有凸缘,凸缘能够有效的防止罩体向环形内侧移动,起着限位作用。3、扣眼松紧带穿过所述连接环并将纽扣扣于所需扣眼,根据患者的头部的尺寸来调节松紧带的长度,将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固定于患者的头部;底座下层设有黏胶层能够防止底座在耳廓外周的位移,配合松紧带固定耳廓保护装置,防止保护装置产生位移。4、罩体闭合于底座,罩体向内与环形底座一同形成空腔,将术后受伤的耳廓置于所述空腔防止术后的耳廓受压。5、罩体、底座上层为硬质塑料防止保护装置受压后变形,对耳廓起到保护作用;底座下层为柔性硅胶与黏胶层一起使用,贴合固定时更舒服和安全。6、罩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有利于患者耳朵的听力不受阻挡以及术后耳廓的干燥及康复。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弹性带状部件后透明罩体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锁扣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去除弹性带状部件后主体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图1所示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包括透明罩体1、环形底座2、两端分别缝制连接一个纽扣的扣眼松紧带3,透明罩体1盖合于所述底座,透明罩体1的后端下边缘连接环形底座2的后端上边缘,透明罩体1的前端与环形底座2的前端通过锁合件4连接固定,锁合件4包括一体成型于罩体前端下边缘的锁扣41和设于底座上端部配合锁扣的凹槽42;锁扣41向内设有弯钩411,锁扣41的下端设有手柄条412,环形底座2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扣眼松紧带3的连接环5;扣眼松紧带3上等距离设有扣眼31,扣眼松紧带3的两端分别缝制连接一个纽扣32,扣眼松紧带3穿过连接环5并将纽扣32扣于所需扣眼31;可根据不通患者的实际需求来调节松紧带的长度。透明罩体1上设有若干透气孔11,透明罩体1通过锁合件4打开、盖合于环形底座2,透明罩体1闭合于环形底座2,透明罩体1向内与环形底座2一同形成空腔6,术后受伤的耳廓置于空腔6防止术后的耳廓受压;空腔6的长、宽、高(厚度)分别为6-8厘米、宽4-6厘米、高4-6厘米,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做相应调整以实现耳廓能够轻松的置于空腔6内并方便于换药操作;通过锁合件4的开与闭,透明罩体1形成窗式的开与闭合,非常方便于术后耳朵伤口的换药;透明状的罩体便于医护人员对耳朵康复情况的观察。如图2所示,环形底座2包括底座上层21、底座下层22和黏胶层23,底座上层21的环形内侧端向上设有凸缘211。当透明罩体1盖合于环形底座2,设于底座上层21的环形内侧端向上的凸缘211能够有效的防止罩体向环形内侧移动,起着限位作用;底座上层21与底座下层22胶粘连接;底座下层22与黏胶层23胶粘连接;凹槽42设于底座上层21,连接环5设于底座上层21。透明罩体1、底座上层21为硬质塑料,防止保护装置受压后变形,对耳廓起到保护作用;底座下层22为柔性硅胶,贴合固定时更舒服和安全。使用方法:首先清洁耳廓周围皮肤,拍干皮肤,使用水胶体敷料,按照耳廓范围裁剪后,贴合在耳廓周围皮肤;将保护装置套在术后耳廓的外周使得耳廓置于空腔6,黏胶层23粘合于水胶体敷料的表面,扣眼松紧带3穿过连接环5并将纽扣32扣于所需扣眼31;根据不通患者的实际需求来调节松紧带的长度;通过扣眼松紧带3与黏胶层23粘合于水胶体敷料的表面一同将保护装置固定于患者耳廓外部,防止保护装置的移动,医护人员通过透明罩体可以直接观察患者耳廓的康复状态,当需要换药或清理时,只需拨动锁扣41的下端设有手柄条412,打开透明罩体1,当处理好伤口后,再将透明罩体1盖合于环形底座2并通过锁合件4将透明罩体1固定于环形底座2,使用非常方便。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底座、弹性带状部件;所述底座呈环形,所述罩体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罩体的后端下边缘连接所述底座的后端上边缘,所述罩体的前端与所述底座的前端通过锁合件连接固定,所述锁合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罩体前端下边缘的锁扣和设于底座上端部配合锁扣的凹槽;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弹性带状部件的连接环;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罩体呈透明状,所述罩体通过锁合件打开、闭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罩体盖合于底座向内设有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底座、弹性带状部件;所述底座呈环形,所述罩体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罩体的后端下边缘连接所述底座的后端上边缘,所述罩体的前端与所述底座的前端通过锁合件连接固定,所述锁合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罩体前端下边缘的锁扣和设于底座上端部配合锁扣的凹槽;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弹性带状部件的连接环;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罩体呈透明状,所述罩体通过锁合件打开、闭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罩体盖合于底座向内设有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上层、底座下层和黏胶层,所述底座上层的环形内侧端向上设有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窗式耳廓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层与底座下层胶粘连接;所述底座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晨彬
申请(专利权)人:董晨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