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环境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在各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的影响下,电源系统正朝着燃料电池、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综合应用的混合能源领域发展,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如今双向变换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电动汽车车载电源、直流不停电电源系统、航空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领域中。然而,现有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存在开关损耗大、整体效率低、输出功率等级低、输出电压低等缺点。相应地,随着空间电源大功率需求的快速发展,本领域需要新型双向高压直流变换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双向直流变换器开关损耗大、整体效率低、输出功率等级低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变换器采用多个MMC(ModularMultilevelConve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端口、第二直流端口、多个第一MMC模块、多个第二MMC模块、多个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n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连接;/n多个所述第一MMC模块串联形成第一串联支路,所述第一串联支路中首个第一MMC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串联支路中最后一个第一MMC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端口和所述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二电极连接;/n多个所述第二MMC模块串联形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中首个第二MMC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端口、第二直流端口、多个第一MMC模块、多个第二MMC模块、多个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
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连接;
多个所述第一MMC模块串联形成第一串联支路,所述第一串联支路中首个第一MMC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串联支路中最后一个第一MMC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端口和所述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二电极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MMC模块串联形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中首个第二MMC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串联支路中最后一个第二MMC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串联顺序相同的第一MMC模块和第二MMC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二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器与所述第二电感器正向耦合且共用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还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三电容器,
所述第三电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三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电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C模块和所述第二MM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群海,吴琦,尹靖元,吴理心,韦统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