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920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技术领域,旨在提供消防报警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感受烟雾浓度的第一火灾探测器,所述第一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接收、发出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起警示作用的报警模块,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用于感受温度的第二火灾探测器,所述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8、运算放大器U2与电阻R11、电阻Rp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8位于所述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电阻Rp串联且位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使人们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情的发展。

Fire alarm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报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消防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消防报警系统,又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是一种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自动消防设施,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火灾报警主机、火灾特征或火灾早期特征传感器、人工火灾报警设备、输出控制设备组成,通过对火灾特征或火灾早期特征的探测,将相关信号传送到火灾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完成对信号的显示、记录,并完成相应的输出控制,以使人们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传感器通常采用感烟探测器,而感烟探测器通常安装于房屋的天花板上,当发生火灾时,烟雾扩散进入到天花板上的感烟探测器内检测烟雾后发出信号。但是,由于房屋的空气流通性较差,当房屋内发生火灾时,烟雾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扩散到感烟探测器的位置,然后发出信号,耗费的时间较长,容易耽误火灾的救援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消防报警系统,其通过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共同监测,当房屋内的烟雾浓度或者温度范围达到预设值时,均可触发消防报警系统的控制器,以缩短火灾探测器的探测时间,使控制器更快地接收到触发信号,减少耽误火灾救援时机的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消防报警系统,包括用于感受烟雾浓度的第一火灾探测器,所述第一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接收、发出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起警示作用的报警模块,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用于感受温度的第二火灾探测器,所述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8、运算放大器U2与电阻R11、电阻Rp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8位于所述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电阻Rp串联且位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火灾探测器感受烟雾浓度,第二火灾探测器感受温度,经电阻R8、运算放大器U2与电阻R11、电阻Rp输入控制器的输入端,当房屋内的烟雾浓度或者温度范围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接收到第一火灾探测器或者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报警模块输出控制信号,使报警模块动作,起警示作用,进而火灾探测器的探测时间缩短,以使控制器更快地接收到触发信号,减少耽误火灾救援时机的情况出现。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传输火灾地点信息的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云服务器,以将信号传输至云服务器上,所述云服务器连接有后台,所述后台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和用于显示火灾地点位置的显示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将接收的数据信息经信号传输单元传输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后台连接,输入信号与后台的存储单元内预先存储的火灾信号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则将输入信号存储至云服务器的存储单元内,并通过信号传输单元获取对应的火灾地点信息,火灾地点的信息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进而消防报警系统的数据信息得到更新,以为控制器提供更精准的数据信息,有利于控制器的精准控制。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为GPS/GPRS一体化芯片,所述GPS/GPRS一体化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云服务器的输入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成的GPS/GPRS一体化芯片作为远程跟踪模块,将输入信号传输至云服务器,并使输入信号与后台的存储单元内预先存储的火灾信号进行比对,以得到对应的火灾地点信息。优选的,所述第一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将其输出信号放大输出的信号放大单元,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火灾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经信号放大单元放大,再输入控制器内,以提高控制器对第一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U1,所述第一火灾探测器的一端经电阻R6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火灾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经电阻R6流入运算放大器U1并放大输出,以达到将第一火灾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放大输出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和蜂鸣器S,所述控制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经电阻R13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经电阻R12和线圈L1连接蜂鸣器S的一端,所述控制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蜂鸣器S的另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驱动蜂鸣器S导通,经电感L1和发光二极管LED1流回控制器内,蜂鸣器S发出警报声,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以达到警示作用。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14和三极管T1与所述蜂鸣器S的负极,所述电阻R14与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所述蜂鸣器S的负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经三极管T1与蜂鸣器S连接,以为蜂鸣器S提供足够的工作功率,驱动蜂鸣器S动作。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MCS-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单片机MCS-51进行控制,成本低、可编程,控制功能强大、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好、低功耗。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火灾探测器和第二火灾探测器同时监测房屋内的烟雾浓度或者温度情况,当发生火灾且房屋内的烟雾浓度或者温度范围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接收输入信号并向报警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报警模块动作,蜂鸣器S发出警报声,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以达到警示作用。同时,控制器将接收的数据信息经信号传输单元传输至云服务器,并与后台的存储单元内预先存储的火灾信号进行一一对比,以获得火灾地点的信息,火灾地点的信息可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如果数据对比不一致,则将输入信号存储至云服务器的存储单元内,并获取火灾地点的信息,进而存储单元的数据信息得到更新,可提供更精准的数据信息,有利于控制器的精准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消防报警系统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信号传输单元;2、云服务器;3、后台;4、存储单元;5、显示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消防报警系统,包括用于感受烟雾浓度的第一火灾探测器和用于感受温度的第二火灾探测器,第一火灾探测器和第二火灾探测器连接有用于接收、发出信号的控制器,控制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起警示作用的报警模块。第一火灾探测器为感烟探测器TY,感烟探测器TY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经电阻R9接地,感烟探测器TY与电阻R9之间经电阻R8连接有运算放大器U2,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与电阻R8连接,运算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10接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11和电阻Rp,电阻R11和电阻Rp串联,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二火灾探测器为感温探测器RW,感温探测器RW的一端经电阻R1连接电源VCC,另一端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防报警系统,包括用于感受烟雾浓度的第一火灾探测器,所述第一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接收、发出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起警示作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用于感受温度的第二火灾探测器,所述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8、运算放大器U2与电阻R11、电阻Rp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8位于所述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电阻Rp串联且位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消防报警系统,包括用于感受烟雾浓度的第一火灾探测器,所述第一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接收、发出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起警示作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用于感受温度的第二火灾探测器,所述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8、运算放大器U2与电阻R11、电阻Rp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8位于所述第二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电阻Rp串联且位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传输火灾地点信息的信号传输单元(1),所述信号传输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有云服务器(2),以将信号传输至云服务器(2)上,所述云服务器(2)连接有后台(3),所述后台(3)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4)和用于显示火灾地点位置的显示单元(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信号传输单元(1)为GPS/GPRS一体化芯片,所述GPS/GPRS一体化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云服务器(2)的输入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锋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