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住宅单元楼间伸缩缝的定型模板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住宅单元楼间伸缩缝的定型模板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住宅单元楼间伸缩缝支模方法多为在伸缩缝处填充聚苯板分隔支模或分两次支模。填充聚苯板的方法常常导致模板体系不稳定,且由于伸缩缝处填充为聚苯板,为柔性材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造成模板偏移,从而造成垂直度、平整度较差的问题。更甚者会出现爆模的质量问题,造成混凝土浪费,并需要大量人工进行处理,费物又费力。同时,传统做法中伸缩缝处模板拆除十分麻烦,对模板的损伤十分大,造成模板的大量损耗。而分两次支模浇筑的方法则会造成工期浪费,同时第二次支模浇筑时出现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差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对模板支护简单方便,能够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住宅单元楼间伸缩缝的定型模板支护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住宅单元楼间伸缩缝的定型模板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住宅单元楼间伸缩缝的定型模板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获取若干根伸缩缝内外模板夹紧装置,伸缩缝内外模板夹紧装置包括套管,套管的管身上且位于其中部的位置开设有两条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两条条形孔以套管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条形孔的长度大于待支护伸缩缝两块内模板之间的间距,套管的管身上且由其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朝向中间延伸形成有外拉紧螺纹,外拉紧螺纹分别延伸靠近至其所在一侧条形孔的端部位置,外拉紧螺纹上螺纹配合有用于抵接在待支护伸缩缝外模板外侧面上的外拉紧螺套,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拉紧杆,内拉紧杆的一端为插入端且其插入于套管内以能够沿套管中心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单元楼间伸缩缝的定型模板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若干根伸缩缝内外模板夹紧装置,伸缩缝内外模板夹紧装置包括套管,套管的管身上且位于其中部的位置开设有两条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两条条形孔以套管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条形孔的长度大于待支护伸缩缝两块内模板之间的间距,套管的管身上且由其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朝向中间延伸形成有外拉紧螺纹,外拉紧螺纹分别延伸靠近至其所在一侧条形孔的端部位置,外拉紧螺纹上螺纹配合有用于抵接在待支护伸缩缝外模板外侧面上的外拉紧螺套,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拉紧杆,内拉紧杆的一端为插入端且其插入于套管内以能够沿套管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内拉紧杆且靠近于其插入端的杆身上以内拉紧杆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根夹紧杆,夹紧杆的直径小于条形孔的宽度,内拉紧杆的杆身上且对应夹紧杆的位置沿内拉紧杆长度方向凹设有用于容纳夹紧杆的容纳槽,容纳槽且朝向于内拉紧杆插入端方向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铰座,铰座的高度低于容纳槽的深度,夹紧杆的一端通过铰轴与铰座铰接连接,夹紧杆绕铰座的转动平面与内拉紧杆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夹紧杆上且靠近于铰座的一端凸起形成有限位挡块,当夹紧杆朝向于内拉紧杆插入端方向转动且转动至夹紧杆中心线与内拉紧杆中心线相垂直时,限位挡块能够抵触在容纳槽槽底上以对夹紧杆转动进行限位,当夹紧杆朝向于容纳槽槽底方向转动时,夹紧杆能够置于容纳槽内部,铰轴上套设有能够为夹紧杆向外转动以使限位挡块抵触在容纳槽槽底提供弹簧力的扭簧,夹紧杆远离铰轴的一端能够穿过于条形孔且伸出于套管外,内拉紧杆的杆身且远离其插入端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朝向插入端延伸形成有内拉紧螺纹,内拉紧螺纹上螺纹配合有内拉紧螺套以能够抵触在套管端部对内拉紧杆朝向套管内移动进行限位;
(2)搭设位于伸缩缝处的两块内模板和其外侧的两块外模板,然后在其中一侧的外模板的外侧按照纵横间隔排列的方式安装伸缩缝内外模板夹紧装置;
(3)在安装伸缩缝内外模板夹紧装置时,将套管从一侧的外模板外侧沿垂直于外模板所在平面方向依次穿过于两块外模板和两块内模板,然后从另一侧的外模板外侧伸出,调整套管的位置,使套管上的条形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出于两块内模板的外侧,然后在套管的一端操作内拉紧杆,将内拉紧杆插入端处的两根夹紧杆转动至容纳槽内,再将内拉紧杆的插入端插入其所在一侧的套管内,待位于内拉紧杆插入端处的夹紧杆远离铰轴的一端位于条形孔位置时,通过转动内拉紧杆,使两根夹紧杆分别在扭簧的弹簧力下,转动穿过并伸出条形孔外,然后在内拉紧杆拧上内拉紧螺套,接着在套管的另一端按照上述方法安装另一根内拉紧杆;
(4)在套管的两端分别拧上外拉紧螺套,并旋拧外拉紧螺套,使其抵接在所在一侧外模板的外侧面,通过调节两端外拉紧螺套的相对位置进而对两块外模板向外侧方向移动进行限位,然后旋拧内拉紧螺套,调节内拉紧螺套与对应夹紧杆之间的间距,使夹紧杆抵接在其所在一侧内模板的侧面上,而内拉紧螺套抵接在其所在一侧套管的端部,进而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杨,吴湃,侯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