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80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半固态金属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a、将铝硅合金预热,熔化,搅拌,静置,调整铝硅合金熔体温度;b、将稀土元素加入至铝硅合金熔体中,搅拌,第一次静置,调温,精炼,搅拌并扒渣,调整铝硅合金熔体温度;c、将铝合金铸造涂料涂抹于机械滚筒内壁上,烘干,预热;d、将铝硅合金熔体注射入机械滚筒中,搅拌,得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e、将所述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浇注进入金属铸锭模,凝固得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坯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共晶硅析出时通过稀土变质和流变处理增强了细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固态金属制备
,特别涉及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铝硅合金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合金之一,被广泛运用在交通、航空航天等工业行业。进入21世纪,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社会的进步、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节能、减重的要求下,交通、航空等工业行业为达到高速、高效、节能的目的,所用材料进一步朝着轻量化方向发展。过共晶铝硅合金具有比重小、强度高、耐磨性好、铸造成型好、尺寸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在节能、轻量化的时代要求下正逐渐取代部分钢铁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等工业中。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过共晶铝硅合金Si含量在13~18wt%之间,该系列合金的使用性能与Si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紧密相关。Si元素在合金中往往以粗大的初生硅加上不同形态的共晶硅形式存在。通常合金存在五瓣星形状、板片状、八面体和其他复杂形貌的初生硅粗大的初生硅,以及针状、板条状甚至是块状的共晶硅,它们严重割裂合金基体,外力作用下,合金中的硅相尖端和棱角部位易引起局部应力集中,从而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硅铝合金中Si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3~18%,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将铝硅合金预热,熔化,搅拌,第一次静置,搅拌并扒渣,第二次静置,调整铝硅合金熔体的温度高于铝硅合金液相线温度50~80℃;/nb、将预热干燥后的稀土元素加入至步骤a第二次静置后的铝硅合金熔体中,待稀土元素熔化后,搅拌,第一次静置,降温,精炼,搅拌并扒渣,第二次静置,调整铝硅合金熔体的温度高于液相线温度30~60℃;/nc、将铝合金铸造涂料涂抹于机械滚筒内壁上,烘干,预热;/nd、将步骤b所得铝硅合金熔体通过定量浇注系统注射进入机械滚筒中,搅拌,得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

【技术特征摘要】
1.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硅铝合金中Si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3~18%,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铝硅合金预热,熔化,搅拌,第一次静置,搅拌并扒渣,第二次静置,调整铝硅合金熔体的温度高于铝硅合金液相线温度50~80℃;
b、将预热干燥后的稀土元素加入至步骤a第二次静置后的铝硅合金熔体中,待稀土元素熔化后,搅拌,第一次静置,降温,精炼,搅拌并扒渣,第二次静置,调整铝硅合金熔体的温度高于液相线温度30~60℃;
c、将铝合金铸造涂料涂抹于机械滚筒内壁上,烘干,预热;
d、将步骤b所得铝硅合金熔体通过定量浇注系统注射进入机械滚筒中,搅拌,得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
e、将所述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浇注进入金属铸锭模,凝固后即得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坯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铝硅合金的液相线温度为590~7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稀土元素为镧或铈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占铝硅合金熔体的重量百分比为0.1~5wt%。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钊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