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的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玻璃生产制造的在线生产时,在预处理工序之后,需要对玻璃进行反面,以完成印刷过程。现有技术玻璃翻转一般采用人工方式,操作人员在玻璃的上下表面分别覆盖上夹板和下夹板,类似于“三明治”结构,以将玻璃夹设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然后再将整体结构翻转180°,从而实现玻璃的翻面过程。采用这种方式,没有实现完全连线,玻璃的在线生产间断,特别是三角玻璃的生产频次比较快,而造成人工翻面的不及时,人均产出量低,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人工操作干预较多,劳动强度大,手动翻面容易受到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印刷后容易产生人为造成的外观缺陷品,影响成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其用于承载和输送工件,所述翻转机构被配置为选择性抓取和释放所述工件,并能够将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翻转机构(1),其用于承载和输送工件(100),所述翻转机构(1)被配置为选择性抓取和释放所述工件(100),并能够将所述工件(100)进行翻转;/n承接机构(2),其位于所述翻转机构(1)的下方,所述承接机构(2)被配置为承接和抓取从所述翻转机构(1)上释放的所述工件(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转机构(1),其用于承载和输送工件(100),所述翻转机构(1)被配置为选择性抓取和释放所述工件(100),并能够将所述工件(100)进行翻转;
承接机构(2),其位于所述翻转机构(1)的下方,所述承接机构(2)被配置为承接和抓取从所述翻转机构(1)上释放的所述工件(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包括:
第一转动辊(11);
第二转动辊(12),其位于所述承接机构(2)的上方,所述第二转动辊(1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工件(100)进行翻转;
第三转动辊(13),所述第一转动辊(11)、所述第二转动辊(12)及所述第三转动辊(13)呈三角形分布;
翻转传动链(14),所述翻转传动链(14)分别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辊(11)、所述第二转动辊(12)及所述第三转动辊(13)上并与其传动连接,所述翻转传动链(14)用于承载和输送所述工件(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还包括真空发生器,在所述第一转动辊(11)、所述第二转动辊(12)及所述第三转动辊(13)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吸盘(112),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于所述吸盘(112),用于所述工件(100)的选择性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辊(11)、所述第二转动辊(12)及所述第三转动辊(13)沿各自轴向方向开设有主通道(111),所述第一转动辊(11)、所述第二转动辊(12)及所述第三转动辊(13)沿各自周向方向开设有副通道,所述主通道(111)分别连通于所述真空发生器和所述副通道,每个所述副通道连通于一个所述吸盘(1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辊(11)、所述第二转动辊(12)及所述第三转动辊(1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辊(11)、所述第二转动辊(12)及所述第三转动辊(13)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机构(2)包括承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斌,严中华,李云,岑良军,范文丰,周观进,王佳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