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58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床身上端面上从前端向后端三排孔中第一、二排孔之间设有横向直槽,横向直槽内设有2个以上移动定位结构;1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1个以上旋转靠山;前后拖板上设有2个以上卧式电机主轴部件;进一步改进在于:床身上端面上还设有2个以上杆状靠山、第一排孔前端设有1个以上前端靠山;顶梁下部设有1个以上前辅助压料机构,后端面后侧设有1个以上后压料机构;前后拖板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立式电机主轴部件;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并可远程控制;控制系统中程序模块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数控完成多工序加工,定位一致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可远程操控,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联线加工。

Woodworking CNC saw milling machining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工机械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门梃、榫头榫槽加工机中,很多为单一、单工步操作,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布置这些单一功能的不同设备排序完成不同工艺的木构件的的加工设备,且每台设备需要多人协作操作,生产效率低;定制产品的很多工序在不同机械加工造成木构件定位差,加工精度低,累积误差大,在组合装配时容易出现不平、错位、错缝等现象,甚至出现废品、废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完成多工序加工,定位一致性好,加工累积误差小,加工精度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包括床身、定位结构、滑台部件、压梁部件;所述压梁部件设置在床身上,包括压梁、1个以上横向间隔分布的前辅助压料机构;所述压梁呈∏形,横跨在床身上,包括横置的顶梁、顶梁两侧支承在床身上的支承柱;所述前辅助压料机构设置在顶梁的下方,包括压头、竖置的辅助压料气缸;所述顶梁下部设有横置的型材;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包括床身(1)、滑台部件(40)、压梁部件(30)、控制系统(80);/n所述压梁部件(30)设置在床身(1)上,包括压梁(31)、1个以上横向间隔分布的前辅助压料机构(32);所述压梁(31)呈∏形,横跨在床身上,包括横置的顶梁(31.1)、顶梁(31.1)两侧支承在床身上的支承柱(31.2);所述前辅助压料机构(32)设置在顶梁(31.1)的下方,包括压头(32.2)、竖置的辅助压料气缸(32.1);所述顶梁(31.1)下部设有横置的型材(32.3);所述型材(32.3)下端面设有横向的T型槽,所述辅助压料气缸(32.1)上端通过T型螺栓与型材(32.3)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包括床身(1)、滑台部件(40)、压梁部件(30)、控制系统(80);
所述压梁部件(30)设置在床身(1)上,包括压梁(31)、1个以上横向间隔分布的前辅助压料机构(32);所述压梁(31)呈∏形,横跨在床身上,包括横置的顶梁(31.1)、顶梁(31.1)两侧支承在床身上的支承柱(31.2);所述前辅助压料机构(32)设置在顶梁(31.1)的下方,包括压头(32.2)、竖置的辅助压料气缸(32.1);所述顶梁(31.1)下部设有横置的型材(32.3);所述型材(32.3)下端面设有横向的T型槽,所述辅助压料气缸(32.1)上端通过T型螺栓与型材(32.3)下端面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压头(32.2)固定连接在辅助压料气缸(32.1)向下活塞杆的下端;
所述滑台部件(40)连接在床身(1)后端面上,包括后底座(41)、前后拖板(42)、第四线轨副(43)、第三滚珠丝杠部件(44);所述后底座(41)连接在床身(1)后端面上;所述前后拖板(42)设置在后底座(41)上端面上方,连接在前后拖板(42)、后底座(41)上端面之间的第四线轨副(43)上,由第三滚珠丝杠部件(44)驱动前后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从前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纵向间隔距离相等、横向排布的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所述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分别为横向分布的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布、孔径相等的一排第一定位孔(1.2);所述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纵向对齐;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第二排孔之间设有横向直槽(1.1);所述横向直槽(1.1)内设有2个以上移动定位结构;所述移动定位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移动定位板(8)、对移动定位板(8)进行纵向限位的移动导向键(10)、固定移动定位板(8)的移动定位板压块(13);所述移动定位板(8)上端面设有横向等距离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所述移动定位板(8)上相邻第一定位孔(1.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的前侧设有1个以上移动导向键(10)、1个以上移动定位板压块(13);所述移动定位板(8)、移动导向键(10)纵向并列、间隙配合嵌装在横向直槽(1.1)内;所述移动定位板(8)、移动定位板压块(13)纵向并列、间隙配合嵌装在横向直槽(1.1)内;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13)靠近移动定位板(8)的一侧上部设有楔形凸起(13.1);所述移动定位板(8)靠近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一侧上端面为楔形斜面(8.1);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楔形凸起(13.1)与移动定位板(8)的楔形斜面(8.1)相楔合;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13)固定连接在床身(1)上端面横向直槽(1.1)内时,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13)楔形凸起(13.1)压紧移动定位板(8)楔形斜面(8.1),将移动定位板(8)固定连接在床身(1)上端面横向直槽(1.1)中;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1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1个以上旋转靠山(6);所述旋转靠山(6)包括板身(6.1);所述旋转靠山(6)板身(6.1)平置于床身(1)上端面上;所述板身(6.1)下端面设有旋转靠山中心孔(6.2)、第一环槽(6.3)、第一限位槽(6.4);所述第一环槽(6.3)是以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槽;所述第一限位槽(6.4)为以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心为圆心的径向槽,所述旋转靠山中心孔(6.2)、第一限位槽(6.4)分布在第一环槽(6.3)的两侧;所述第一环槽(6.3)贯通板身(6.1);所述第一环槽(6.3)的圆弧槽侧壁的板身(6.1)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移动定位板(8)远离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一侧上端面设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移动定位板(8)上端面刻度线一侧的横向直槽(1.1)侧壁的床身(1)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标志线;所述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设有第一定位插销(2);所述第一定位插销(2)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三排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在与第一定位插销(2)插装的第三排孔纵向对齐的第二排孔中间隙配合插装第二定位插销(14),所述第二定位插销(14)的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旋转靠山(6)第一环槽(6.3)中;所述旋转靠山(6)第一限位槽(6.4)中间隙配合插装第三定位插销(15),所述第三定位插销(15)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定位板(8)的第一定位孔(1.2)中;设有若干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中的第六定位插销(16);
所述前后拖板(42)上端面上设有2副以上前后方向的第五线轨副(45),每副第五线轨副(45)上设有1个卧式电机主轴部件(46);每副第五线轨副(45)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卧式电机主轴部件(46)在第五线轨副(45)上前后移动的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还设有2个以上杆状靠山(17);所述杆状靠山(17)包括杆身(17.3);所述杆状靠山(17)杆身(17.3)平置于床身(1)上端面上;所述杆身(17.3)下端面设有杆状靠山定位孔(17.1)、沿杆身长度方向的杆身直槽(17.2),所述杆状靠山定位孔(17.1)设置在杆身(17.3)端部,杆身直槽(17.2)设置在杆身(17.3)中部;所述杆状靠山定位孔(17.1)中设有第四定位插销(18);所述第四定位插销(18)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三排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杆状靠山定位孔(17.1)中;所述杆状靠山(17)、移动定位板(8)之间设有第五定位插销(19);所述第五定位插销(19)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定位板(8)上第一定位孔(1.2)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余勤严昌俊杨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申利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