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853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包括底座;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定位件,安装于第一支撑件靠近第二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第一周向表面,第一周向表面自所述第一支撑件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螺杆,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螺纹连接,该螺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的中心线重合;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该第二定位件与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具有第二周向表面,第二周向表面自所述第二支撑件向第一支撑件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第二周向表面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的中心线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金属管钻孔加工,精度高,效果好。

A metal tube processing system controll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钢管使用,需要在钢管上打孔,但现有的打孔机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1710067630.4中公开了一种智能钢管钻孔装置,包括钢管固定工作台、钻机移动工作台、自动进刀钻孔机、负压泵以及负压罐;所述钢管固定工作台上固定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钢管支撑机构,钢管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钻机移动工作台设置在所述钢管固定工作台的一侧,钻机移动工作台上设有第二导轨,自动进刀钻孔机的底部通过钻机支架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第三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钻机移动工作台的一侧。该技术方案在固定钢管时不能很好的定位,有误差,导致加工精度低,且安装拆卸复杂,降低生产效率。该技术方案只从一端固定钢管,容易造成钢管晃动,加工误差较大。在申请号:201821617910.4中公开了一种铜管加工用等距钻孔机,包括底板和钻杆,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底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螺纹杆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第一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该技术方案同样不能有效对钢管进行定位,钻孔精度低。有鉴于此,故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提高钢管安装便捷性,提高安装精度,提高钻孔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包括底座;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依次布置于所述底座上;第一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第一周向表面,所述第一周向表面自所述第一支撑件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螺杆,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螺纹连接,该螺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的中心线重合;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该第二定位件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具有第二周向表面,所述第二周向表面自所述第二支撑件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所述第二周向表面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的中心线重合;钻头;动力部,用于带动所述钻头对所述金属管钻孔。优选的,还包括:滑杆,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该滑杆与所述螺杆平行布置,该滑杆与所述第一定位件连接;转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均转动连接,该转动件与所述螺杆同轴布置;第一螺纹杆,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该第一螺纹杆与所述螺杆同轴布置,该第一螺纹杆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第二螺纹杆,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该第二螺纹杆与所述螺杆同轴布置,该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连接,该第二螺纹杆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旋向相反;两个螺纹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块均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多个支撑部,绕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周向依次分布,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连接件;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与两个所述螺纹块枢接。优选的,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杆一侧的表面呈外凸弧形。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能够让钻头进入的容纳空间。优选的,所述容纳空间为通孔。优选的,所述顶板内还设有连接通道,该连接通道与所述通孔连通;还包括:供气机构;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供气机构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优选的,动力部包括:支架;电机,与所述钻头传动连接;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架时,用于带动电机靠近或远离所述金属管;单片机,与所述气缸、电机均通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周向表面覆盖有橡胶层。优选的,所述第二周向表面覆盖有橡胶层。优选的,所述螺杆上设有把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将待加工的金属管至于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之间,通过转动螺杆,让第二定位件逐渐靠近第一定位件,利用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从金属管的两次定位加持固定金属管。利用动力部带动钻头移动,对金属管进行钻孔加工。在加工完成后,反向转动螺杆,即可取下金属管。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从金属管的两端对金属管进行支撑固定,有效的避免金属管晃动,有效提高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金属管进行定位,安装、取下金属管方便,有效的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顶板的俯视图;图4为顶板、第二螺纹杆、螺纹块等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包括底座1;作为整体支撑。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依次布置于所述底座1上;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均可以为支撑架,第二支撑件3可以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比如榫卯连接;这样便于安装金属管P。第一定位件4,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3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4具有第一周向表面41,所述第一周向表面41自所述第一支撑件2向所述第二支撑件3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第一定位件4可以为圆台状,这样,方便固定不同直径的金属管P,且在固定不同直径金属管P,保持不同金属管P的中心线不变,避免误差,保证钻孔精度。螺杆5,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螺纹连接,该螺杆5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41的中心线重合。第二定位件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2的一侧,该第二定位件6与所述螺杆5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6具有第二周向表面61,所述第二周向表面61自所述第二支撑件3向所述第一支撑件2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所述第二周向表面61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41的中心线重合;第二定位件6可以为圆台状,这样,方便固定不同直径的金属管P,且在固定不同直径金属管P,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依次布置于所述底座上;/n第一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第一周向表面,所述第一周向表面自所述第一支撑件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n螺杆,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螺纹连接,该螺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的中心线重合;/n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该第二定位件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具有第二周向表面,所述第二周向表面自所述第二支撑件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所述第二周向表面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的中心线重合;/n钻头;/n动力部,用于带动所述钻头对所述金属管钻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依次布置于所述底座上;
第一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第一周向表面,所述第一周向表面自所述第一支撑件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
螺杆,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螺纹连接,该螺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的中心线重合;
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该第二定位件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具有第二周向表面,所述第二周向表面自所述第二支撑件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方向逐渐向内收敛,所述第二周向表面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周向表面的中心线重合;
钻头;
动力部,用于带动所述钻头对所述金属管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单片机控制的金属管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杆,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该滑杆与所述螺杆平行布置,该滑杆与所述第一定位件连接;
转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均转动连接,该转动件与所述螺杆同轴布置;
第一螺纹杆,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该第一螺纹杆与所述螺杆同轴布置,该第一螺纹杆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第二螺纹杆,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该第二螺纹杆与所述螺杆同轴布置,该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连接,该第二螺纹杆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旋向相反;
两个螺纹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块均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丹丹严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