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树脂自硬砂树脂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530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树脂自硬砂树脂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混合物由下列原料制成:苯并噁嗪树脂、氟化磷腈橡胶、邻苯二甲腈、铬英石粉、堇青石粉、蛇纹石粉、蓝晶石粉、固化剂、调节剂、聚碳硅烷、魔芋葡甘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硫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各成分互相协同作用不仅可以加强砂粒与树脂的粘结性,提高芯砂强度,还可以提高芯砂交联强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从而提高铸造效率,降低铸造成本。

A resin self hardening sand resin mixture for cas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用树脂自硬砂树脂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铸造用树脂自硬砂树脂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树脂砂的透气性差,而使浇注金属液时铸型内产生的气体难于排出,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缺陷,铸型容易不硬透,取模时铸型易损坏。酸硬化的呋喃树脂和酚醛树脂,硬化过程都是发生缩合反应,树脂发生交联反应时要释放水分,水分不能排出,硬化反应就不能继续进行。自硬砂造型后,铸型与大气接触的外表面容易硬化,而内部不容易硬透,外表面的水分容易蒸发、内部的水分不易排出,铸型就比较难以硬透。铸型的紧实度树脂自硬砂的流动性比黏土砂好得多,舂实铸型所需的能量远低于黏土砂,易于充填铸型,由于树脂的黏结强度高,即使不舂实,脱模后也会给人以坚硬的假象。很多人在采用树脂自硬砂工艺时为这种假象所蒙蔽,而不能及时处理,这已经成为我国铸造行业中的通病,是造成铸件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的自硬砂使铸型的紧实度不紧实,砂粒的空隙大而且多,但是,由于连接砂粒的树脂硬化后强度很高,可以使人觉得铸型坚硬。这样的铸型中浇注金属液后,树脂受热分解、气化,松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用树脂自硬砂树脂混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得聚芳醚腈33~45份、苯并噁嗪树脂61~77份、氟化磷腈橡胶11~17份、邻苯二甲腈7~13份、铬英石粉3~7份、堇青石粉2~5份、蛇纹石粉3~6份、蓝晶石粉4~7份、固化剂0.5~1份、调节剂1~2份、聚碳硅烷5~8份、魔芋葡甘聚糖3~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2份、硫化剂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用树脂自硬砂树脂混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得聚芳醚腈33~45份、苯并噁嗪树脂61~77份、氟化磷腈橡胶11~17份、邻苯二甲腈7~13份、铬英石粉3~7份、堇青石粉2~5份、蛇纹石粉3~6份、蓝晶石粉4~7份、固化剂0.5~1份、调节剂1~2份、聚碳硅烷5~8份、魔芋葡甘聚糖3~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2份、硫化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树脂自硬砂树脂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噁嗪树脂为环三磷腈型苯并噁嗪,具体为在反应釜中加入100重量份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甲醛水溶液和200~280质量份的混合二氯苯,搅拌,冰水冷却,并用食用碱调节pH值为7~7.8,再滴加65~73质量份的正丁胺,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5℃,滴加完后,0~4℃下反应10~25min,然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250~300质量份的含环三磷腈酚和400~500重量份的混合二氯苯,使反应体系升温至145~160℃回流,反应50~60小时,制得环三磷腈型苯并噁嗪树脂液后静置分层,除去水相,再减压蒸馏,脱出溶剂,当无溶剂和水脱出时,停止减压蒸馏,即制得环三磷腈型苯并噁嗪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树脂自硬砂树脂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邻苯二甲酸酐与三乙烯四胺或二乙烯三胺分别按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榄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华顺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