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50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第一液压机、破碎锤和破碎辊,破碎锤设置在第一处理室内,将破碎辊设置在第二处理室内,垃圾先通过破碎锤的处理再经过破碎辊的处理,解决了以往的垃圾处理设备不便于处理外表面圆润尺寸较大垃圾的弊端,在第一处理室的外侧设置传送带,传送带的底部设置固定座,将固定座插入垃圾堆内,方便将垃圾输送至第一处理室内,增加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垃圾的便利性,第一处理室内设置连接杆和连接板,使得连接杆推动连接板,便于将第一处理室内的垃圾输送至第二处理室内,进一步的增加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便利性,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垃圾的效率。

A kind of waste processing equipment applied in construction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在建筑行业迅速的发展,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也越来越多,额日了方便垃圾的运输,现场管理人员通常是将垃圾在现场先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将垃圾运往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专利号为201821132046.9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该装置先利用破碎辊将建筑垃圾进行初步粉碎,然后再将垃圾送至集料室内进行进一步的破碎,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因为施工现场垃圾种类较多,各种尺寸、各种材质的垃圾都有,对于一些外表较圆润的大尺寸垃圾,破碎辊不能进行有效的破碎,使得垃圾堵在入料斗处,严重的影响垃圾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包括外壳体、第一液压机、破碎锤和破碎辊,所述破碎辊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破碎辊包括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均由驱动电机驱动,外壳体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一液压机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破碎锤通过第一液压机进行驱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所述第一处理室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室相对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外壳体的底部相对第二处理室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破碎辊设置于第二处理室的内部,破碎锤设置于第一处理室的内部,进料口设置于第一处理室的顶部的一侧,外壳体的一侧相对第一处理室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至进料口的顶部附近,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相对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入垃圾堆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靠近传送带的一端和传送带相互齐平,第一处理室的底部设置有同于通过垃圾的转运口,所述转运口相对第一处理室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倾斜设置,第一通道的顶部和转运口相互连接,第一通道的底部至破碎辊的顶部。为了便于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处理室的垃圾转运至第二处理室,所述外壳体的一侧相对第一处理室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相对第一处理室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和连接杆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为了便于对连接杆以及连接板的推动操作,所述连接杆相对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和连接杆相互匹配的第二液压机,所述第二液压机的轴线和连接杆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为了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转辊、第二转辊以及破碎锤的耐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转辊的外表面、第二转辊的外表面以及破碎锤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氮化层,所述氮化层的厚度为0.3毫米。为了便于将本专利技术处理完的垃圾输送至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和破碎辊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倾斜设置,第二通道的底部和出料口相互连接,第二通道的顶部至第一转辊的相对靠近第一处理室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通过设置外壳体、破碎锤和破碎辊,破碎锤通过第一液压机进行驱动,破碎辊通过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且将破碎锤设置在第一处理室内,将破碎辊设置在第二处理室内,使得垃圾先通过破碎锤的处理再经过破碎辊的处理,解决了以往的垃圾处理设备不便于处理外表面圆润尺寸较大垃圾的弊端,通过在第一处理室的外侧设置传送带,并且在传送带的底部设置固定座,将固定座插入垃圾堆内,方便将垃圾输送至第一处理室内,极大的增加了本专利技术处理垃圾的便利性,通过在第一处理室内设置连接杆和连接板,使得连接杆推动连接板,便于将第一处理室内的垃圾输送至第二处理室内,进一步的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便利性,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处理垃圾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外壳体;2、第一液压机;3、破碎锤;4、破碎辊;5、第一转辊;6、第二转辊;7、进料口;8、第一处理室;9、第二处理室;10、出料口;11、传送带;12、固定座;13、导向板;14、转运口;15、第一通道;16、第一通孔;17、连接杆;18、连接板;19、第二液压机;20、第二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包括外壳体1、第一液压机2、破碎锤3和破碎辊4,所述破碎辊4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破碎辊4包括第一转辊5和第二转辊6,所述第一转辊5和所述第二转辊6均由驱动电机驱动,外壳体1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第一液压机2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破碎锤3通过第一液压机2进行驱动,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室8和第二处理室9,所述第一处理室8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室9相对靠近所述进料口7的一侧,外壳体1的底部相对第二处理室9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0,破碎辊4设置于第二处理室9的内部,破碎锤3设置于第一处理室8的内部,进料口7设置于第一处理室8的顶部的一侧,外壳体1的一侧相对第一处理室8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的末端至进料口7的顶部附近,传送带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相对远离传送带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入垃圾堆的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靠近传送带11的一端和传送带11相互齐平,第一处理室8的底部设置有同于通过垃圾的转运口14,所述转运口14相对第一处理室8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道15,所述第一通道15倾斜设置,第一通道15的顶部和转运口14相互连接,第一通道15的底部至破碎辊4的顶部,以往的垃圾处理设备先将垃圾通过破碎辊4进行处理,然后再经过破碎锤3进行处理,但是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破碎辊4无法处理一些外表较圆润并且尺寸较大的垃圾,极大的影响了垃圾的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设置破碎辊4和破碎锤3,将破碎锤3设置在第一处理室8内,将破碎辊4设置在第二处理室9内,并且第二处理室9设置在第一处理室8相对远离进料口7的一侧,使得垃圾由进料口7处首先进入第一处理室8经过破碎锤3进行处理,然后再使得垃圾经过转运口14送至第二处理室9由破碎辊4处理,增加了本专利技术锤垃圾的便利性,解决了以往的垃圾处理设备不便于处理外表面较圆润尺寸较大的垃圾的弊端,在外壳体1的外侧设置传送带11,传送带11的顶部至进料口7附近,传送带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插入垃圾堆内,便于将垃圾输送至进料口7处,加大的增加了本专利技术处理垃圾的便利性,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处理垃圾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相对第一处理室8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孔16,所述第一通孔16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相对第一处理室8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所在的平面和连接杆17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通过连接杆17推动连接板18,连接板18将垃圾通过转运口14推送至第二处理室9,能够提高本专利技术处理垃圾的效率。优选的,所述连接杆17相对远离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包括外壳体(1)、第一液压机(2)、破碎锤(3)和破碎辊(4),所述破碎辊(4)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破碎辊(4)包括第一转辊(5)和第二转辊(6),所述第一转辊(5)和所述第二转辊(6)均由驱动电机驱动,外壳体(1)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第一液压机(2)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破碎锤(3)通过第一液压机(2)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室(8)和第二处理室(9),所述第一处理室(8)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室(9)相对靠近所述进料口(7)的一侧,外壳体(1)的底部相对第二处理室(9)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0),破碎辊(4)设置于第二处理室(9)的内部,破碎锤(3)设置于第一处理室(8)的内部,进料口(7)设置于第一处理室(8)的顶部的一侧,外壳体(1)的一侧相对第一处理室(8)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的末端至进料口(7)的顶部附近,传送带(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相对远离传送带(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入垃圾堆的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靠近传送带(11)的一端和传送带(11)相互齐平,第一处理室(8)的底部设置有同于通过垃圾的转运口(14),所述转运口(14)相对第一处理室(8)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道(15),所述第一通道(15)倾斜设置,第一通道(15)的顶部和转运口(14)相互连接,第一通道(15)的底部至破碎辊(4)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垃圾加工设备,包括外壳体(1)、第一液压机(2)、破碎锤(3)和破碎辊(4),所述破碎辊(4)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破碎辊(4)包括第一转辊(5)和第二转辊(6),所述第一转辊(5)和所述第二转辊(6)均由驱动电机驱动,外壳体(1)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第一液压机(2)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破碎锤(3)通过第一液压机(2)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室(8)和第二处理室(9),所述第一处理室(8)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室(9)相对靠近所述进料口(7)的一侧,外壳体(1)的底部相对第二处理室(9)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0),破碎辊(4)设置于第二处理室(9)的内部,破碎锤(3)设置于第一处理室(8)的内部,进料口(7)设置于第一处理室(8)的顶部的一侧,外壳体(1)的一侧相对第一处理室(8)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的末端至进料口(7)的顶部附近,传送带(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相对远离传送带(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入垃圾堆的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靠近传送带(11)的一端和传送带(11)相互齐平,第一处理室(8)的底部设置有同于通过垃圾的转运口(14),所述转运口(14)相对第一处理室(8)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道(15),所述第一通道(15)倾斜设置,第一通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虎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世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