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486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葡萄糖、蛋白胨和酵母浸出粉制备培养基;制备菌丝‑氧化石墨烯,离心搅拌,恒温培养;向制备的菌丝‑氧化石墨烯中加入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和水合肼,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水合肼与菌丝‑氧化石墨烯恒温离心搅拌均匀,然后恒温培养;对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进行蒸发浓缩、洗涤、干燥;使用γ射线对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进行辐照;制备得到的双功能材料对放射性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效果好,对重金属元素吸附效果显著,具有节能高效、易回收、工程化前景好的优点。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bifunctional mycelium with high efficiency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功能材料制备和放射性废水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核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水,由于放射性废水的放射性强、半衰期长、生物与化学毒性大,对人类与环境构成极大的长期危害,因此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一直是现代核工业发展过程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放射性废水中的不同成分需要不同的处理技术,其中的有机物需要被催化降解,放射性重金属离子需要从放射性废水中吸附分离,现有技术中,吸附/催化协同作用处理含有机物的放射性废水的双功能材料还未被提出,而现有的吸附催化双功能材料难以同时对放射性废水中的核素和有机物形成有效地处理,且尚不能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培养基;称取30~50g葡萄糖、1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称取30~50g葡萄糖、10~40g蛋白胨和10~30g酵母浸出粉,依次加入含700ml去离子水的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密封后在121℃温度下高压灭菌10分钟,然后静置冷却,得到培养基;/n步骤二、向制备得到的培养基中加入孢子悬浮液和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在120~200r/min的转速下恒温离心搅拌均匀,调节pH至7.2~8.1,最后在26~30℃的恒温条件下培养55~90h,得到菌丝-氧化石墨烯;/n步骤三、向制备的菌丝-氧化石墨烯中加入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和水合肼,在120~200r/min的转速下,将二氧化钛纳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30~50g葡萄糖、10~40g蛋白胨和10~30g酵母浸出粉,依次加入含700ml去离子水的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密封后在121℃温度下高压灭菌10分钟,然后静置冷却,得到培养基;
步骤二、向制备得到的培养基中加入孢子悬浮液和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在120~200r/min的转速下恒温离心搅拌均匀,调节pH至7.2~8.1,最后在26~30℃的恒温条件下培养55~90h,得到菌丝-氧化石墨烯;
步骤三、向制备的菌丝-氧化石墨烯中加入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和水合肼,在120~200r/min的转速下,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水合肼与菌丝-氧化石墨烯恒温离心搅拌均匀,并在26~30℃的恒温条件下培养20~30h;
步骤四、对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进行蒸发浓缩、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
步骤五、使用剂量为200~500kGy的γ射线对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进行辐照,辐照时间为2~5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为改性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其改性方法为:用Hummers法制取氧化石墨烯,取40~60份制得的氧化石墨烯研磨成粉末,并溶于300~500份去离子水中,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离心搅拌20min;向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10~20份氨基二甲氧基磷酸,10~15份正硅酸甲脂,并在25~38℃条件下搅拌24~30h,然后过滤其中的沉淀物,用甲醇洗涤沉淀物,最后对洗涤后的沉淀物真空干燥24h,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将改性氧化石墨烯配置成3~6mg/ml的悬浮液,使用超声波进行超声处理20min后,再进行离心处理10min,最后滤去悬浮液中的杂质,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吸附催化双功能菌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纳米材料为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文坤何嵘段涛杨帆陈涛李显寅王蓉刘波周露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