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45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所述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包括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依次降低,所述肾脏端和膀胱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曲形成圆弧形,所述肾脏端和膀胱端均设有用于供尿液进出所述支架管体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膀胱端圆弧形结构与膀胱黏膜之间的摩擦,减少对膀胱刺激,提高患者舒适度。

Disposable ureteral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
技术介绍
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已成为泌尿外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1)开放手术后,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盂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良性或恶性梗阻导致肾积水;(3)输尿管损伤;(4)输尿管结石恶性发作引起的顽固性肾绞痛;(5)妊娠后肾积水,妊娠后肾绞痛;(6)腔内碎石取石术后等。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可以保持上尿路引流通畅,解除梗阻,减少腰背部疼痛,减少感染,预防输尿管狭窄,有利于碎石的排出。虽然目前的输尿管导尿支架管不断在制备工艺或材料上进行改进,但在临床上仍有较多患者在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后因异物刺激输尿管及膀胱出现尿痛、肉眼血尿、排尿时腰背疼痛等症状,因此,需要对输尿管导尿支架管进行改进,进一步降低上述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后的舒适度和手术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包括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依次降低,所述肾脏端和膀胱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曲形成圆弧形,所述肾脏端和膀胱端均设有用于供尿液进出所述支架管体的通孔。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大,植入较为方便,但容易导致造成人体某种程度上不必要的损伤,硬度较小的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异物刺激较小,但若硬度过小导致植入较为困难,或留置后容易移位,因此,本专利技术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依次降低,肾脏端的硬度较大,利于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植入和固定,至膀胱端硬度逐渐降低,从而降低了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对膀胱的刺激,提高患者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后的舒适度,同时支架管体的硬度由靠近肾脏端向靠近膀胱端逐渐降低,能够有效避免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之间因硬度相差过大,容易发生断裂。优选地,所述肾脏端的邵氏硬度为45-65A,所述支架管体的邵氏硬度为20-55A,所述膀胱端的邵氏硬度为10-35A,在有利于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植入和固定同时,减少对膀胱的刺激,提高患者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后的舒适度,管体间具有较高的抗拉力,不易发生断裂。优选地,所述肾脏端的邵氏硬度为45-50A,所述支架管体的邵氏硬度为25-30A,所述膀胱端的邵氏硬度为10-20A,在有利于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植入和固定同时,减少对膀胱的刺激,提高患者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后的舒适度。优选地,所述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优选为聚氨酯。优选地,所述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外径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依次减小。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由肾脏端至膀胱端逐渐变细,进一步减少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对膀胱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优选地,所述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的外壁设有抗结壳涂层。更优选地,所述抗结壳涂层为多聚物亲水涂层或含硅亲水涂层。输尿管导尿支架管长期留置体内,容易引起有机、无机盐类及生物大分子沉积于表面,形成硬性结壳,导致拔管困难,通过在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的外壁设有抗结壳涂层,比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涂层等多聚物亲水涂层或含硅亲水涂层,提高支架管的亲水性和表面光滑度,减少结壳的发生。优选地,所述抗结壳涂层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0.1μm,提高支架管的表面光滑度。优选地,所述膀胱端的外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缠绕有牵引丝。当膀胱端发生移位时,通过牵引丝将膀胱端拉至准确位置。优选地,所述牵引丝的材质为柔韧材料,进一步减少牵引丝对膀胱的刺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包括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管,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管依次降低,减少膀胱端圆弧形结构与膀胱黏膜之间的摩擦,减少膀胱刺激和尿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肾脏端、2-支架管体、3-膀胱端、4-通孔、5-凹槽、6-牵引丝。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如图1所示,包括肾脏端1、支架管体2和膀胱端3,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由肾脏端1、支架管体2和膀胱端3依次降低,所述肾脏端1和膀胱端3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曲形成圆弧形,所述肾脏端1和膀胱端3均设有用于供尿液进出所述支架管体2的通孔4。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太大容易导致造成人体某种程度上不必要的损伤,硬度较小的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异物刺激较小,但若硬度过小导致植入较为困难,或留置后容易移位,因此,本专利技术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依次降低,肾脏端的硬度较大,利于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植入和固定,至膀胱端硬度降低,从而降低了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对膀胱的刺激,提高患者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后的舒适度,同时支架管体的硬度由靠近肾脏端向靠近膀胱端逐渐降低,能够有效避免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之间因硬度相差较大,容易发生断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肾脏端1的邵氏硬度为45-65A,所述支架管体2的邵氏硬度为20-55A,所述膀胱端3的邵氏硬度为10-35A,在有利于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植入和固定同时,减少对膀胱的刺激,提高患者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后的舒适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肾脏端1的邵氏硬度为45-50A,所述支架管体2的邵氏硬度为25-30A,所述膀胱端3的邵氏硬度为10-20A,在有利于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植入和固定同时,减少支架管对膀胱的刺激,提高患者留置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后的舒适度,管体具有较高的抗拉力,不易发生断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肾脏端1、支架管体2和膀胱端3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优选为聚氨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外径由肾脏端1、支架管体2和膀胱端3依次减小。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由肾脏端1至膀胱端3逐渐变细,进一步减少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对膀胱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肾脏端1、支架管体2和膀胱端3的外壁设有抗结壳涂层5;更优选地,所述抗结壳涂层5为多聚物亲水涂层或含硅亲水涂层。输尿管导尿支架管长期留置体内,容易引起有机、无机盐类及生物大分子沉积于表面,形成硬性结壳,导致拔管困难,通过在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的外壁设有抗结壳涂层,比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涂层等多聚物亲水涂层或含硅亲水涂层,涂层厚度在10-40μm,提高支架管的亲水性和表面光滑度,减少结壳的发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结壳涂层的表面粗糙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依次降低,所述肾脏端和膀胱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曲形成圆弧形,所述肾脏端和膀胱端均设有用于供尿液进出所述支架管体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输尿管导尿支架管的硬度由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依次降低,所述肾脏端和膀胱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曲形成圆弧形,所述肾脏端和膀胱端均设有用于供尿液进出所述支架管体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肾脏端的邵氏硬度为45-65A,所述支架管体的邵氏硬度为20-55A,所述膀胱端的邵氏硬度为10-35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肾脏端的邵氏硬度为45-50A,所述支架管体的邵氏硬度为25-30A,所述膀胱端的邵氏硬度为10-20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尿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肾脏端、支架管体和膀胱端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武叶林辉郑立巧刘巧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泰睿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