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应用领域,涉及附子颗粒溶液的新用途,特别涉及不同浓度附子颗粒溶液作为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新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仅利用附片颗粒中药配方颗粒单独成药用于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有很好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利用附片中药配方颗粒,由于其有效地去除了附片的有毒成分,服用安全、可靠;免除了煎药的麻烦,服用方便;药食同源,更容易接受,易于坚持。
The new use of Fuzi granule solution as a drug for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附子颗粒溶液作为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应用领域,涉及附子颗粒溶液的新用途,特别涉及不同浓度附子颗粒溶液作为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老年痴呆症(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以渐进性记忆衰退和认知功能障碍为核心症状的神经性疾病。其发生率正逐年递增,到2020年全世界的老年性痴呆症病人数将增加50%,预计2050年世界范围内AD患者将多达8千万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性痴呆症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然而目前尚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医药行业的关注,并正在大力研究开发治疗药物,其开发新产品的数量超过了任何其他治疗类药物开发的数量。然而,尽管世界各国对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大部分药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短期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是长期疗效以及毒副作用却不容乐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传统中草药,希望从中寻找出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迄今为止,现临床使用的AD治疗药物他们作用机制可归类为两大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利斯的明和石杉碱甲,这类药物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降解来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另一类药物是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其功能是抑制NMDA受体的过度活化,降低兴奋性神经毒性以保护神经元。老年性痴呆症的治疗药物,西药主要有胆碱能前体负荷及促释放剂、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类、抗氧化剂和神经保护剂、激素替代疗法(ERT)、抗炎药,另外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还可以应用神经营养因子、抗神经细胞凋亡剂及促神经细胞代谢药,钙通道阻滞剂、纠正钙稳态失调药物,抗淀粉样肽形成药,代谢增强剂,细胞膜调节剂,脑活素,谷氨酸盐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目前主要的临床用药有毒扁豆碱、重酒石酸卡拉巴汀、加兰他敏、多奈哌齐、他克林、石杉碱甲、司来吉兰、尼莫地平等。这些药物虽然对老年痴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以及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模式产生不稳定的疗效,使其使用受到争议。例如毒扁豆碱很多病人难以承受它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出血等;他克林作用持续时间较毒扁豆碱长,本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和胃肠道症状,尤其是引起转氨酶(ALT和AST)水平升高,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厌食和体重下降,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尿频、流涎、多汗、眩晕和皮疹等,由于本品毒副作用较大,目前国内临床已停止使用;服用重酒石酸卡拉巴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眩晕和头痛等,加兰他敏也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多奈哌齐和石杉碱甲等,此类药物对痴呆症早期以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有效,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作用短暂等缺点。由于其不能根本上治疗AD,不能挽救或阻止神经系统的损伤,并且这些药物对早期的老龄化认知障碍(AgeAssociatedMemoryImpairment,AAMI)无效。这意味着,现有AD治疗药物并不能真正实现AD的治疗,更不能实现早期预防。现有中药方剂虽然已经证实可以在改善AD症状的同时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然而中药方剂煎煮相对复杂,且服用口感较差,对于长期服用的人群来说很难坚持。现有技术中,附子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其功能主要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虚寒泄泻,风湿关节疼痛,心肾衰竭,慢性肾炎水肿等附片的主要功效为扶阳。主要包括: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而且一般与其它中药配伍使用。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很少单独成药。而附子作为其中之一成分的中药组方用于治疗AD已有报道,但是在配方中,附子的功效一般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还没有单独用附子一味中药来治疗或者预防AD疾病的。也就是说在附子相关治疗AD的组方里面,附子的核心作用是扶阳,而且大多扮演方剂中佐药(君臣佐使)的角色,所以它一般不能够独立一味中药成药。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附子有毒。本专利技术发现不同浓度附子颗粒溶液对神经细胞有不同的作用,说明其可能用于AD的预防或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附附子颗粒溶液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地,不同浓度附子颗粒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不同阶段的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中的用途。优先地,所述的附子颗粒溶液浓度为0.4mg/ml-0.8mg/ml时,可用于制备预防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优选地,所述的附子颗粒溶液浓度为1.6mg/ml-100mg/ml时,可用于制备轻度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优选地,所述的附子颗粒溶液浓度为1.6mg/ml-100mg/ml时,再配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AD治疗药物可作为治疗中重度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利用附片颗粒中药配方颗粒单独成药用于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本专利技术人直接利用中药配方颗粒有效地去除了附片的有毒成分,服用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免除了煎药地麻烦,服用方便。2.本专利技术利用附片颗粒溶液可同汤、菜、或开水直接服用,而且民间有长期食用附子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药食同源,更容易接受,易于坚持。3.本专利技术针对不同浓度的附片颗粒溶液对于神经细胞的不同作用的特点,用于AD的预防或轻度AD的治疗,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17个附子提取物靶基因与AD基因的相关性分析图;图2为不同浓度附子溶液处理后AD细胞模型细胞形态、活性、突起长度展示图,其中图2A为:未使用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基因过表达的SY5Y神经细胞图;图2B为:经0.4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C为:经0.8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D为:经1.6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E为:经3.125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F为:经6.25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G为:经12.5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H为:经25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I为:经50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J为:经100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K为:经200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L为经250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M为经300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2N为经350mg/ml附子颗粒溶液处理的APP细胞图;图3为不同浓度的附子颗粒溶液对AD细胞模型细胞突起的增长及细胞活性影响的统计散点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附子颗粒溶液作为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新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附子颗粒溶液作为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新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子颗粒溶液作为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不同浓度附子颗粒溶液在作为预防或治疗不同阶段的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子颗粒溶液作为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子颗粒溶液浓度为0.4mg/ml-0.8mg/ml时,可作为预防老年痴呆症的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雪,张会香,武鸿翔,晏姗,游顶云,吕乐春,王宇涛,张茜茜,石兰岚,王利梅,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