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36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林蛙等级分类器包括第一筒体组件,第二筒体组件、第三筒体组件和超声波发生器。第一筒体组件位于第三筒体组件外侧,第三筒体组件位于第二筒体组件外侧。在超声波的驱赶下,将林蛙分为三级,尺寸最小的林蛙分类后在第一筒体内,尺寸最大的林蛙分类后在第二筒体内,中间尺寸的林蛙分类后在第三筒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林蛙分类效率是人工分检的10倍以上,分类准确率比人工提高30%以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做到了省工、省力、高效、准确,工效显著。

A forest frog grade classifier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蛙等级分类
,特别是涉及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养蛙户一直沿用着古老的林蛙等级分类方法,即把捕捉到大小混合的一、二、三、四年生及以上的林蛙,放入容器内进行感官分检,在分开雌雄后,再按体重、体尺规格划分等级,既费工时,又会因分检人员的感官判断差异出现等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及其制作方法,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缩小林蛙个体间的等级差异,达到省工、省力、高效、准确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包括:第一筒体组件,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包括第一筒体、进水管和出水结构,所述第一筒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筒壁和第一筒底,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一筒底且与所述第一筒底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用以和水源相连,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封闭,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出水管和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出水阀门,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固定相连;第二筒体组件,所述第二筒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内侧,所述第二筒体组件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悬挂部和第二筒体筛网,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筒壁、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筒底,所述第二筒壁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筒底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筒壁、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筒底之间形成第二筒体窗口,所述第二筒体筛网固定于所述第二筒体外侧或内侧与所述第二筒体窗口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二筒体悬挂部固定于所述第二筒壁上,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二筒底,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第二筒底上侧的部分均设有出水侧孔;第三筒体组件,所述第三筒体组件包括第三筒体、第三筒体悬挂部和第三筒体筛网,所述第三筒体的尺寸介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所述第三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所述第三筒体包括第三筒壁、第三连接部和第三筒底,所述第三筒壁通过多个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筒底固定相连,所述第三筒壁、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筒底之间形成第三筒体窗口,所述第三筒体筛网固定于所述第三筒体外侧或内侧与所述第三筒体窗口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三筒体筛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筒体筛网的孔径,所述第三筒体悬挂部固定于所述第三筒壁上,所述第三筒体悬挂部用以挂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上沿,所述第二筒体悬挂部用以挂在所述第三筒体的上沿,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三筒底;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用以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或所述第一筒底的底部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筒体的高度为60cm,直径为60cm,所述第二筒体的高度为40cm,直径为40cm,所述第三筒体的高度为50cm,直径为50cm。优选地,所述第三筒体筛网的孔径为1.4~1.6cm,所述第二筒体筛网的孔径为1.9~2.0cm。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筒体内的高度为25~35cm。优选地,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为10000~20000Hz。优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以支撑所述第一筒底。优选地,所述第一筒底的下表面固定有限位板,所述进水管包括竖管、横管和连接弯头,所述横管位于所述第一筒底下方且与所述第一筒底平行设置,所述竖管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一筒底,所述竖管与所述横管通过所述连接弯头相连,所述连接弯头为90度弯头,所述横管穿过所述限位板。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林蛙等级分类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筒底的中心位置开孔并插入进水管,将进水管与第一筒底密封焊接,进水管的出水端封闭,在进水管上距离封闭端1-2cm处开设出水侧孔;2)在第一筒壁打孔并焊接出水管,在出水管上安装出水阀门;3)在第二筒体窗口内侧和第三筒体窗口内侧分别衬附固定第二筒体筛网和第三筒体筛网并贴合紧密;4)在第二筒底和第三筒底的中心位置打孔供进水管穿过;5)在第二筒壁和第三筒壁的上沿焊接悬挂部,使第三筒体的悬挂部挂在第一筒体的上沿,第二筒体的悬挂部挂在第三筒体的上沿;6)通过进水管进行注水,使水面高度没过第二筒体窗口和第三筒体窗口;7)在第一筒底下表面中心位置放置超声波发生器或在第二筒体内部放置超声波发生器。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经过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林蛙等级分类器的工作效率是人工分检的10倍以上,分类准确率比人工提高30%以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做到了省工、省力、高效、准确,工效显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林蛙等级分类器的部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筒体悬挂部;2第一筒壁;3第一筒底;4进水管;5出水管;6出水阀门;7第二筒壁;8第二连接部;9第二筒底;10第二筒体悬挂部;11第二筒体筛网;12第三筒壁;13第三连接部;14第三筒底;15第三筒体悬挂部;16第三筒体筛网;17支架;18超声波发生器;19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及其制作方法,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缩小林蛙个体间的等级差异,达到省工、省力、高效、准确的效果。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包括第一筒体组件、第二筒体组件和超声波发生器18。其中,第一筒体组件包括第一筒体、进水管4和出水结构,第一筒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筒壁2和第一筒底3。进水管4的第一端向上穿过第一筒底3且与第一筒底3密封固定连接,该密封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进水管4的第二端用以和水源相连,进水管4的第一端封闭。出水结构包括出水管5和设置于出水管5上的出水阀门6,出水管5的第一端与第一筒体的侧壁固定相连,通过出水阀门6可以控制第一筒体内水的流出。第二筒体组件位于第一筒体组件内侧,第二筒体组件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悬挂部10和第二筒体筛网11,第二筒体包括第二筒壁7、第二连接部8和第二筒底9。第二筒壁7通过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第二连接部8和第二筒底9固定相连,第二筒壁7、第二连接部8和第二筒底9之间形成第二筒体窗口,第二筒体筛网11固定于第二筒体外侧或内侧与第二筒体窗口对应位置处,第二筒体筛网11优选为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第二筒体悬挂部10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筒体组件,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包括第一筒体、进水管和出水结构,所述第一筒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筒壁和第一筒底,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一筒底且与所述第一筒底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用以和水源相连,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封闭,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出水管和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出水阀门,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固定相连;/n第二筒体组件,所述第二筒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内侧,所述第二筒体组件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悬挂部和第二筒体筛网,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筒壁、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筒底,所述第二筒壁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筒底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筒壁、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筒底之间形成第二筒体窗口,所述第二筒体筛网固定于所述第二筒体外侧或内侧与所述第二筒体窗口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二筒体悬挂部固定于所述第二筒壁上,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二筒底,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第二筒底上侧的部分均设有出水侧孔;/n第三筒体组件,所述第三筒体组件包括第三筒体、第三筒体悬挂部和第三筒体筛网,所述第三筒体的尺寸介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所述第三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所述第三筒体包括第三筒壁、第三连接部和第三筒底,所述第三筒壁通过多个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筒底固定相连,所述第三筒壁、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筒底之间形成第三筒体窗口,所述第三筒体筛网固定于所述第三筒体外侧或内侧与所述第三筒体窗口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三筒体筛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筒体筛网的孔径,所述第三筒体悬挂部固定于所述第三筒壁上,所述第三筒体悬挂部用以挂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上沿,所述第二筒体悬挂部用以挂在所述第三筒体的上沿,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三筒底;/n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用以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或所述第一筒底的底部中心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蛙等级分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筒体组件,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包括第一筒体、进水管和出水结构,所述第一筒体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筒壁和第一筒底,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一筒底且与所述第一筒底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用以和水源相连,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封闭,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出水管和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出水阀门,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固定相连;
第二筒体组件,所述第二筒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内侧,所述第二筒体组件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悬挂部和第二筒体筛网,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筒壁、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筒底,所述第二筒壁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筒底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筒壁、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筒底之间形成第二筒体窗口,所述第二筒体筛网固定于所述第二筒体外侧或内侧与所述第二筒体窗口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二筒体悬挂部固定于所述第二筒壁上,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二筒底,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第二筒底上侧的部分均设有出水侧孔;
第三筒体组件,所述第三筒体组件包括第三筒体、第三筒体悬挂部和第三筒体筛网,所述第三筒体的尺寸介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所述第三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所述第三筒体包括第三筒壁、第三连接部和第三筒底,所述第三筒壁通过多个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筒底固定相连,所述第三筒壁、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筒底之间形成第三筒体窗口,所述第三筒体筛网固定于所述第三筒体外侧或内侧与所述第三筒体窗口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三筒体筛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筒体筛网的孔径,所述第三筒体悬挂部固定于所述第三筒壁上,所述第三筒体悬挂部用以挂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上沿,所述第二筒体悬挂部用以挂在所述第三筒体的上沿,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三筒底;
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用以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或所述第一筒底的底部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蛙等级分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高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文王子来吴洪林刘衡张立刘怑锋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颐膳源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北京首督食品安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