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P RAN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829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P RAN网络系统,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与BSC或IP骨干网连接,核心层由大容量路由器构建,汇聚层由B类设备组成,接入层由A类设备组成;A类设备与宏基站连接,宏基站的1X、DO、动环监控、LTE业务与同一台A类设备连接,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A类设备连接,B类设备成对设置在核心机房或机楼;A类设备采用环形或双归与B类设备连接;B类设备之间连接形成链路:LTE基站业务通过PW接入L3VPN,IP到边缘的业务通过CE接入L3VPN。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立全覆盖的IP RAN网络,将基站回传由MSTP网络割接至IP RAN,大规模IP化改造3G基站或者LTE规模部署的本地网,实现ms级倒换,无需任何标签分发协议。

An IP ran network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PRAN网络系统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IPRAN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数字化和运营商网络化趋势逐渐增强。目前,国内外应用的移动承载技术主要分为分组传送网(PTN)和无线接入网的IP化传送方案(IPRAN),两者各有优缺点,也都已进入实际的商用阶段。IPRAN是以路由器为基础向分组化传送网演进,针对基站回传应用场景进行优化定制的路由器、交换机整体解决方案。IPRAN保留了路由器的绝大部分特性,但又从传统的传送网引入了精准时间同步、传送网的电路管理等特性。其直接面向三层功能和业务灵活控制需求强烈的全业务承载。但现有的IPRAN系统存在倒换速度慢、接入层需要标签分发协议、资源利用率低、不便于运营商工作人员维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PRAN网络系统,解决了现有的IPRAN系统存在倒换速度慢、接入层需要标签分发协议、资源利用率低、不便于运营商工作人员维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IPRAN网络系统,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所述核心层与BSC或IP骨干网连接,所述核心层由大容量路由器构建,所述汇聚层由B类设备组成,所述接入层由A类设备组成;所述A类设备与宏基站连接,宏基站的1X、DO、动环监控、LTE业务与同一台A类设备连接,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A类设备连接,所述B类设备成对设置在核心机房或机楼;所述A类设备采用环形或双归与所述B类设备连接;所述B类设备之间连接形成链路:LTE基站业务通过PW接入L3VPN,IP到边缘的业务通过CE接入L3VPN。进一步地,所述A类设备与所述宏基站一一对应,一台A类设备与一个宏基站连接。进一步地,同一站址的多套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一套A类设备连接。进一步地,一对B类设备部署在不同的机房,核心路由器与BSC同机房设置。进一步地,若干台A类设备与一对B类设备组成多个接入环;每对B类设备覆盖3至10个接入环;3G阶段的每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不超过8个;LTE阶段的繁忙区域单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不超过6个,非繁忙区域单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不超过8个;链式接入时,级联层数不超过2级。进一步地,所述B类设备之间带宽预留为B类设备上联至ER间带宽的50%,所述B类设备与ER互联时采用10GE接口。进一步地,L3VPN网关通过A类设备与B类设备的联动进行L3VPN主备网关的倒换,基站单播业务通过PW接入L3VPN,基站组播业务采用SimpleIP的承载方式;政企业务通过多段PW、H-VPLS、PW接入L3VPN,PW网关通过N:1和1:1收敛。进一步地,所述L3VPN网关通过BFD和双RD进行PW路径的倒换,L3VPN网关处于双主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所述A类设备和所述B类设备的端到端环路配置有主备VLAN隧道,A类设备和B类设备经过的所有节点采用BFDforIPFRR方式进行业务配置和业务管理;城域网骨干部署有VPN双RD保护。进一步地,所述A类设备和所述B类设备采用全路由方案,所述接入层采用BFDforIGP。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IPRAN网络系统,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与BSC或IP骨干网连接,核心层由大容量路由器构建,汇聚层由B类设备组成,接入层由A类设备组成;A类设备与宏基站连接,宏基站的1X、DO、动环监控、LTE业务与同一台A类设备连接,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A类设备连接,B类设备成对设置在核心机房或机楼;A类设备采用环形或双归与B类设备连接;B类设备之间连接形成链路:LTE基站业务通过PW接入L3VPN,IP到边缘的业务通过CE接入L3VPN。本技术建立全覆盖的IPRAN网络,将基站回传由MSTP网络割接至IPRAN,大规模IP化改造3G基站或者LTE规模部署的本地网,能实现ms级的倒换技术,接入层由于是nativeIP转发,不需要任何的标签分发协议,基于传统的路由平台充分利用传统资源,减少新资源的投资,地址只需要规划一条,网管和业务的路由平台合二为一,便于运营商工作人员的维护。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IPRAN网络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类设备与B类设备连接拓扑图;图3为本技术的采用PW接入L3VPN方式承载LTE基站业务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采用CE接入L3VPN方式承载IP到边缘业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IPRAN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与BSC或IP骨干网连接,核心层由大容量路由器构建,具备高密度端口和大流量汇聚能力(RANER),汇聚层由B类设备(IPRAN汇聚路由器)组成,用于接入汇聚A类设备,接入层由连接基站的A类设备(IPRAN接入路由器)组成;A类设备与宏基站连接,宏基站的1X、DO、动环监控、LTE业务与同一台A类设备连接,优选的,A类设备与宏基站一一对应,一台A类设备与一个宏基站连接。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A类设备连接,优选的,同一站址的多套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一套A类设备连接。B类设备成对设置在核心机房或机楼;优选的,在光纤条件具备的区域,一对B类设备部署在不同的机房,核心路由器(RANER)与BSC同机房设置。如图2所示,A类设备采用环形或双归与B类设备连接;优选的,若干台A类设备与一对B类设备组成多个接入环,实现基站回传的双路由保护,同时节省光纤;每对B类设备覆盖3至10个接入环;3G阶段的每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不超过8个(含该环所带链状接入基站);LTE阶段的繁忙区域单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不超过6个(含该环所带链状接入基站),非繁忙区域单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不超过8个(含该环所带链状接入基站);链式接入时,级联层数不超过2级。B类设备之间连接形成链路:LTE基站业务通过PW接入L3VPN,IP到边缘的业务通过CE接入L3VPN。在故障时通过B类设备间的链路提供备用路径:正常情况下,B类设备间无流量,在B类设备与ER间发生故障时,将B类设备承载的基站流量经另一台B类设备转发;优选的,B类设备之间带宽预留为B类设备上联至ER间带宽的50%,B类设备与ER互联时采用10GE接口。如图3所示,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P RAN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所述核心层与BSC或IP骨干网连接,所述核心层由大容量路由器构建,所述汇聚层由B类设备组成,所述接入层由A类设备组成;所述A类设备与宏基站连接,宏基站的1X、DO、动环监控、LTE业务与同一台A类设备连接,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A类设备连接,所述B类设备成对设置在核心机房或机楼;所述A类设备采用环形或双归与所述B类设备连接;所述B类设备之间连接形成链路:LTE基站业务通过PW接入L3VPN,IP到边缘的业务通过CE接入L3VP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PRAN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所述核心层与BSC或IP骨干网连接,所述核心层由大容量路由器构建,所述汇聚层由B类设备组成,所述接入层由A类设备组成;所述A类设备与宏基站连接,宏基站的1X、DO、动环监控、LTE业务与同一台A类设备连接,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A类设备连接,所述B类设备成对设置在核心机房或机楼;所述A类设备采用环形或双归与所述B类设备连接;所述B类设备之间连接形成链路:LTE基站业务通过PW接入L3VPN,IP到边缘的业务通过CE接入L3VP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RAN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类设备与所述宏基站一一对应,一台A类设备与一个宏基站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RAN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站址的多套室分系统信源或基带处理单元与一套A类设备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RAN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对B类设备部署在不同的机房,核心路由器与BSC同机房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RAN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台A类设备与一对B类设备组成多个接入环;每对B类设备覆盖3至10个接入环;3G阶段的每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不超过8个;LTE阶段的繁忙区域单个接入环上基站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延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