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146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通过控制活动设置于支撑部上的翘板转动,作用于动簧片,用于实现速动开关的强制控制,例如强制断开或强制闭合,并能保证开关状态的有效复位。由于翘板与支撑部的接触面积小,且翘板的转动通过控制部与限位部的推动进行控制,而且避免由于粉尘影响部件间的滑动可能造成的无法复位的不足,能够保证开关稳定有效地工作。翘板为活动设置,通过外壳、动簧片及限位部或推动杆包围定位,不需要设置转轴、轴套之类的定点转动结构,装配更简单,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避免断裂损坏。支撑部的反向让位空间能够在限位部控制翘板进行复位时产生往复摆动形成缓冲,避免由于翘板与支撑部形成撞击而产生的噪声。

A switch controlled by rocker type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控制电路中,常见的大量电气机械开关为了提高开关触点的断开能力,采用触点强制断开机构以机械方式推动触点断开,充分利用外部较大的驱动力强制断开粘接的触点。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触点强制断开机构,压块101驱动滑动轮102在滑动槽103内滑动,通过滑动轮102撬开动簧片104,使得动触点105和静触点106强制断开;当压块101释放滑动轮102后,由于动簧片104的弹性复位作用而产生的作用力F1将滑动轮102反向推动,滑动轮102复位至如图1所示的状态。如图4所示,有粉尘等微小颗粒落入滑动槽103内,即位于滑动槽103与滑动轮102之间,如触点在接通、断开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飞溅物,或者绝缘材料摩擦产生的碎屑等。由于颗粒形状不规则且在细微处存在很多棱角或者尖刺,则颗粒将会顶在两个滑动面间难以滚动,进而滑动轮102在滑动槽103内进行滑动的滑动摩擦力f将大大增大,当滑动摩擦力f大于动簧片104的弹性复位产生的作用力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动簧片、动触点、静触点、推动杆、翘板、支撑部,动触点与静触点适配,翘板的驱动端与动簧片适配,推动杆设置于翘板的控制端一侧,翘板限位于外壳与推动杆之间;支撑部朝向翘板设置凸尖部,翘板与凸尖部活动顶抵,形成支撑点,翘板绕支撑点转动;推动杆设置有控制部,控制部作用于翘板的控制端,翘板的驱动端作用于动簧片,控制动簧片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动簧片、动触点、静触点、推动杆、翘板、支撑部,动触点与静触点适配,翘板的驱动端与动簧片适配,推动杆设置于翘板的控制端一侧,翘板限位于外壳与推动杆之间;支撑部朝向翘板设置凸尖部,翘板与凸尖部活动顶抵,形成支撑点,翘板绕支撑点转动;推动杆设置有控制部,控制部作用于翘板的控制端,翘板的驱动端作用于动簧片,控制动簧片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推动杆还设置有限位部,翘板的控制端位于控制部、限位部之间,限位部对翘板的控制端形成支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位于支撑点朝向翘板的控制端的一侧开设供翘板转动的正向让位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翘板式触点控制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控制部推动翘板转动,翘板的控制端朝向正向让位空间运动,直至在正向让位空间内与支撑部顶抵,翘板停止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翘板式触点控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炎青王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