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装置和打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804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装置和打印机。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若第一电源模块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一电源模块向第二电源模块输出不为零的第一输出电压,第二电源模块根据该第一输出电压以及接收的控制信号对外提供稳定电压,若第一电源模块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一电源模块向第二电源模块输出为零的第一输出电压,第二电源模块根据该第一输出电压以及接收的控制信号对外不提供电压。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根据接收不同控制信号的情况提供两种不同的输出模式,方便且节约能源。

A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装置和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和打印机。
技术介绍
电源用于给设备提供工作电压,但是如果设备在通电状态下很长的时间没有被使用,则会浪费很多电能。因此设备就需要一种能够控制输出功率的电源,工作时,能够提供平稳可靠的高能效电源,在空闲时,进入休眠模式,节约能源。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在空闲时切断电源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下一次使用设备时又需要重新启动设备,耗费精力和时间,在实际操作应用中不太方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且高能效的电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装置和打印机,能够提供方便且高能效的电源。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五端口连接并输出第一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第二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端口用于输出第三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端口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四端口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五端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输出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输出所述第三输出电压;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输出电压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零;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为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输出电压为零。在上述装置中,若第一电源模块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一电源模块向第二电源模块输出不为零的第一输出电压,第二电源模块根据该第一输出电压以及接收的控制信号对外提供稳定电压,若第一电源模块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一电源模块向第二电源模块输出为零的第一输出电压,第二电源模块根据该第一输出电压以及接收的控制信号对外不提供电压;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接收不同控制信号,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也不同,针对不同的情况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输出模式,方便且节约能源。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出驱动电路、输出电压调整电路、供电电路、第一输出电路、芯片、第一场效应管和变压器,其中;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于所述芯片、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相连接;所述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和所述电压输出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路输出所述第一输出电压;所述电压输出驱动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口输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一输出电路之间存在第一节点;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为第一电压V1;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为第三电压V3,其中,所述V1与所述V3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为第二电压V2;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为0,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为第二电压V2。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和辅助供电绕组,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和所述第一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辅助供电绕组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芯片用于给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提供PWM信号;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匝数为Np,所述其中:Ton=Ts*DVin_min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电压的最低电压,Ts为所述PWM信号的周期,D为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Bac交变磁通量为所述变压器的磁芯的饱和磁通与交变磁通变化率的乘积,Ae为所述变压器的磁芯的截面积,M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电压的有效值的预设倍数。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一输出电路之间存在第一节点,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为第一电压V1;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为第二电压V2:当所述第一电压V1大于所述第二电压V2,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匝数为Ns,所述当所述第一电压V1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压V2,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匝数为Ns,所述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一输出电路之间存在第一节点,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为第一电压V1;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为第二电压V2:当所述第一电压V1大于所述第二电压V2,所述变压器的辅助供电绕组的匝数为Na,所述其中Vic为所述芯片的正常工作电压;当所述第一电压V1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压V2,所述变压器的辅助供电绕组的匝数为Na,所述其中Vic为所述芯片的正常工作电压。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输出电路和第二输出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电路与所述第二输出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路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输出电压,所述第一输出电路输出所述第二输出电压;所述第一输出电路接收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输出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电路输出所述第三输出电压。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括继电器、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二极管,其中: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继电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地连接;当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电路输出所述第二输出电压的绝对值大于零;当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电路输出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为零。基于第一方面,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括继电器、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二极管,其中: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继电器接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五端口连接并输出第一输出电压;/n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第二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端口用于输出第三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端口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四端口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五端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n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输出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输出所述第三输出电压;/n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输出电压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零;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为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输出电压为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五端口连接并输出第一输出电压;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第二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端口用于输出第三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端口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四端口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五端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输出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输出所述第三输出电压;
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输出电压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零;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为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三输出电压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出驱动电路、输出电压调整电路、供电电路、第一输出电路、芯片、第一场效应管和变压器,其中;
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芯片、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相连接;
所述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相连接;
所述变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和所述电压输出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路输出所述第一输出电压;
所述电压输出驱动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口输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一输出电路之间存在第一节点;
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为第一电压V1;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为第三电压V3,其中,所述V1与所述V3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
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为第二电压V2;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为0,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为第二电压V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和辅助供电绕组,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和所述第一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辅助供电绕组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芯片用于给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提供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
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匝数为Np,所述



其中:
Ton=Ts*D
Vin_min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电压的最低电压,Ts为所述PWM信号的周期,D为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Bac交变磁通量为所述变压器的磁芯的饱和磁通与交变磁通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礼银赵志刚王志勇俞建悦顾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