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98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包括雾化器、雾化室以及燃烧器,所述雾化室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输入端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壳体相连通,所述雾化器内嵌于容纳腔中,所述壳体的输入端设置有限制雾化器位移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环形的限位片、固设于限位片外环面上的卡接杆以及固设于壳体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杆转入卡接槽内嵌于固定板后,所述限位片盖设在容纳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能够较为方便的将雾化器进行更换,提高拆装效率。

A flame atomizer for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析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
技术介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包括光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和数据处理系统。原子化器是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原子化器主要有两大类,即火焰原子化器和电热原子化器,其中电热原子化器普遍应用的是石墨炉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器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有效光程大,对大多数元素有较高灵敏度,因此应用广泛。火焰原子化器由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器三部分组成,是利用火焰使试液中的元素变为原子蒸汽的装置。目前,雾化器还是利用螺钉固定在雾化室上,安装或拆卸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它能够较为方便的将雾化器进行更换,提高拆装效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包括雾化器、雾化室以及燃烧器,所述雾化室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输入端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壳体相连通,所述雾化器内嵌于容纳腔中,所述壳体的输入端设置有限制雾化器位移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环形的限位片、固设于限位片外环面上的卡接杆以及固设于壳体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杆转入卡接槽内嵌于固定板后,所述限位片盖设在容纳腔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片与固定板卡接配合后,限位片遮盖在容纳腔的一侧,对外圈风筒进行限位,防止其从容纳腔中脱出,实现雾化器的安装固定,且固定过程快捷方便,直接将卡接杆内嵌于固定板即可,拆卸时反向转动限位片将卡接杆从固定板的卡接槽中脱出,缩短工作人员拆装雾化器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片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施力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力件方便手动驱使限位板转动,使限位片与固定板卡接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杆上设有防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层增大了卡接杆与卡接槽之间的摩擦力,使限位片与固定板配合的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卡接槽的上方滑移设置有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焰原子化器工作时,雾化室内气压增大,会对雾化器施力一个推力,使其存在脱离容纳腔的趋势,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连接槽,连接槽中滑移连接有定位板,当卡接杆卡接在固定板上后,推动定位板使其抵压在限位片上,以限制限位片的轴向位移,提高限位片端部的稳定性,进而抵消气压产生的压力,保证了雾化器的稳定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圈风筒和同心设置在外圈风筒内的原液管,所述外圈风筒轴向两端连通设置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端部封闭设置,所述原液管的两端贯穿定位管;所述外圈风筒连通有通风管,所述定位管上连通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将原液管包覆设置,所述外圈风筒内嵌于容纳腔内,原液管和排风管位于壳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管的直径小于外圈风筒的直径,所述限位片的内环直径与定位管的外径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片能够绕定位管的轴线转动并抵压在定位管与外圈风筒之间的台阶面上,提高限位片对外圈风筒的限位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圈风筒与容纳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提高了雾化器安装的密封性,进而保证雾化室内的气压,提高雾化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还连通有燃气管和排液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部的底壁朝向排液管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液管用于将废液排出,倾斜设置的底壁使废液的排出过程更加流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燃烧器的输入端连通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套设于连接管上,所述承接管上螺纹连接有施力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管插接在连接管上,通过施力杆能够调节燃烧器的水平角度;转动施力杆,使其端部抵接在连接管上后,即实现了燃烧器的安装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雾化室的输入端设置固定组件,保证雾化器稳定的同时能够快速对雾化器进行拆装,缩短工作人员拆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在固定板上滑移配合一个定位板,定位板限制限位片的轴向位移,以此提高限位片端部的稳定性,进而抵消气压产生的压力,保证了雾化器的稳定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雾化器;11、外圈风筒;12、原液管;13、定位管;14、通风管;15、排风管;2、雾化室;21、壳体;22、燃气管;23、容纳腔;24、限位槽;25、连接管;26、排液管;27、安装槽;3、燃烧器;31、承接管;32、施力杆;4、密封圈;5、固定组件;51、限位片;511、让位槽;52、卡接杆;53、固定板;54、卡接槽;55、施力件;56、连接槽;57、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雾化器1、雾化室2和燃烧器3,其中雾化器1包括外圈风筒11和同心设置在外圈风筒11内的原液管12,外圈风筒11轴向两端均延伸形成有定位管13,定位管13一端与外圈风筒11相连通,另一端封闭设置,原液管12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对侧定位管13的封闭端;定位管13的直径小于外圈风筒11的直径,使得定位管13与外圈风筒11之间形成有台阶面。外圈风筒11的外壁上垂直连通有通风管14,定位管13朝向原液管12输出端的一侧连通有排风管15,排风管15将原液管12包覆在其内部,排风管15的输出端收口设置。如图1所示,雾化室2包括中空设置的壳体21,将壳体21一端设为输入端、另一端设为输出端,壳体21的内部悬置有雾化球,壳体21的侧壁上、靠近其输入端的位置处连通有燃气管22。壳体21输入端的端面上沿轴线向内开设有沉头的容纳腔23(参照图2),容纳腔23的底部开设有开口,使容纳腔23与壳体21内部相连通,开口的直径与定位管13的直径相适配;输入端的端面上还开设有与容纳腔23相连通的限位槽24。雾化器1安装时,外圈风筒11内嵌于容纳腔23中,其前端的定位管13穿过开口,使原液管12和排风管15伸入到壳体21内,并位于雾化球的正前方,外圈风筒11侧壁上的通风管14位于限位槽24中(参照图3)。如图1所示,壳体21输出端的顶壁上连通设置有连接管25,燃烧器3的下端连通有承接管31,承接管31的内径大于连接管25的外径相适配,使承接管31能够稳定的插接在连接管25上;承接管31上螺纹连接有施力杆32,施力杆32能够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包括雾化器(1)、雾化室(2)以及燃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2)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输入端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23),所述容纳腔(23)与壳体(21)相连通,所述雾化器(1)内嵌于容纳腔(23)中,所述壳体(21)的输入端设置有限制雾化器(1)位移的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环形的限位片(51)、固设于限位片(51)外环面上的卡接杆(52)以及固设于壳体(21)上的固定板(53),所述固定板(53)上开设有卡接槽(54),所述卡接杆(52)转入卡接槽(54)内嵌于固定板(53)后,所述限位片(51)盖设在容纳腔(23)上;所述限位片(5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施力件(55);所述卡接杆(52)上设有防滑层;所述固定板(53)上、卡接槽(54)的上方滑移设置有定位板(5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包括雾化器(1)、雾化室(2)以及燃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2)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输入端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23),所述容纳腔(23)与壳体(21)相连通,所述雾化器(1)内嵌于容纳腔(23)中,所述壳体(21)的输入端设置有限制雾化器(1)位移的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环形的限位片(51)、固设于限位片(51)外环面上的卡接杆(52)以及固设于壳体(21)上的固定板(53),所述固定板(53)上开设有卡接槽(54),所述卡接杆(52)转入卡接槽(54)内嵌于固定板(53)后,所述限位片(51)盖设在容纳腔(23)上;所述限位片(5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施力件(55);所述卡接杆(52)上设有防滑层;所述固定板(53)上、卡接槽(54)的上方滑移设置有定位板(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包括外圈风筒(11)和同心设置在外圈风筒(11)内的原液管(12),所述外圈风筒(11)轴向两端连通设置有定位管(13),所述定位管(13)的端部封闭设置,所述原液管(12)的两端贯穿定位管(13);所述外圈风筒(11)连通有通风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爽胡颖王亚平高峰郑冬梅杨百艳杨丹丹豆环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康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