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交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66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交智能锁,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机械锁组件和智能锁组件,机械锁组件包括第一滑座、拉手、第二滑座、机械锁舌、固定板以及弹簧;智能锁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轴、智能锁芯以及智能锁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远程开锁、解锁,而且能够通过电脑远程对所有的光交箱智能锁进行管理,非常方便。

An optical intelligent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交智能锁
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光交智能锁。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产品已经广泛用于生活与工业场所。目前全国范围内建造了大量的光缆交接箱、基站和井盖等基础设施,设备数量的增加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管理上间题。如果采用传统的机械锁,很难对大量的光交箱门锁进行集中管理,而且开锁和上锁不够智能化。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一种光交智能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交智能锁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光交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机械锁组件和智能锁组件,机械锁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座、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的拉手、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第二滑座、滑动穿设于第二滑座的机械锁舌、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固定板以及套设在机械锁舌后端的弹簧,机械锁舌前端固定连接机械锁舌配合部,拉手上固定连接拉手配合部,机械锁舌配合部与拉手配合部抵接,固定板位于机械锁舌后端,机械锁舌后端固定连接挡框,挡框的一端与机械锁舌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挡接,弹簧一端与挡框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板抵接,当机械锁组件开锁时,拉动拉手,拉手配合部带动机械锁舌配合部移动,使机械锁舌的前端脱离对应的锁具;智能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智能锁芯以及与智能锁芯固定连接的智能锁舌,壳体上固定连接与传动轴和智能锁芯旋转连接的旋转座,智能锁芯上设置磁铁,旋转座上绕旋转座轴心均匀环设多个霍尔传感器,当智能锁组件上锁时,智能锁舌与挡框抵接。所述的一种光交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组件还包括套设在电机输出轴上的输入齿轮和套设在传动轴上的输出齿轮,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的一种光交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框为U形结构。所述的一种光交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配合部为块状结构。所述的一种光交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锁舌配合部为块状结构。所述的一种光交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电机、霍尔传感器电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远程开锁、解锁,而且能够通过电脑远程对所有的光交箱智能锁进行管理,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智能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霍尔传感器和磁铁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电路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拉手与第一滑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拉手、200拉手配合部、201拉手把手、3第二滑座、4机械锁舌、400机械锁舌配合部、5固定板、6弹簧、7挡框、8电机、9传动轴、10智能锁芯、11智能锁舌、12旋转座、13磁铁、14霍尔传感器、15输入齿轮、16输出齿轮、17控制器、18第一滑座、19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光交智能锁,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机械锁组件和智能锁组件。机械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的第一滑座18、与第一滑座18滑动连接的拉手2、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的第二滑座3、滑动穿设于第二滑座3的机械锁舌4、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的固定板5以及套设在机械锁舌4后端的弹簧6,机械锁舌4前端固定连接机械锁舌配合部400,拉手2与上固定连接拉手配合部400,机械锁舌配合部400与拉手配合部200抵接,固定板5位于机械锁舌4后端,机械锁舌4后端固定连接挡框7,挡框7的一端与机械锁舌4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5挡接,弹簧6一端与挡框7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板5抵接。更进一步的,第一滑座18为框型结构,拉手2依靠滑条、滑槽的结构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座18的内部,拉手2上还固定连接拉手把手201。当机械锁组件开锁时,拉动拉手2,拉手配合部200带动机械锁舌配合部400移动,使机械锁舌4的前端脱离对应的锁具。其中,挡框7为U形结构,拉手配合部200和机械锁舌配合部400均为块状结构。智能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的电机8、与电机8传动连接的传动轴9、与传动轴9固定连接的智能锁芯10以及与智能锁芯10固定连接的智能锁舌11,壳体1上固定连接与传动轴9和智能锁芯10旋转连接的旋转座12,智能锁芯10上设置磁铁13,旋转座12上绕旋转座12轴心均匀环设多个霍尔传感器14,当智能锁组件上锁时,智能锁舌11与挡框7抵接。具体的,智能锁组件还包括套设在电机8输出轴上的输入齿轮15和套设在传动轴9上的输出齿轮16,输入齿轮15与输出齿轮16啮合。智能锁芯10为轴状件,智能锁芯10和传动轴9通过联轴器19固定连接,联轴器19设置在旋转座12内并通过轴承与旋转座12旋转连接。在本技术中,壳体1内设置控制器17,控制器17分别与电机8、霍尔传感器14电连接,其中,控制器17、电机8、霍尔传感器14、均为公知技术。本技术与遥控钥匙配合使用,控制器17内具有公知的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遥控钥匙与无线接收模块通信连接。此外,所有光交智能锁可以将数据通过无线发射模块统一传输给电脑,电脑进行远程管理。本技术的智能锁芯10上有一个磁铁13,当智能锁芯10转动时,磁铁13也随之转动,在旋转座12的4个方位装上霍尔传感器14,当智能锁芯10转动时,每转动90度,便经过一个霍尔传感器14,霍尔传感器14便会把这种状态以电压的形式反馈给控制器17,当电机8转过一定度数时,锁一定已经打开了,然后就关掉电机8。设置这一功能是为了实际应用更保险,更安全。开锁时:按动遥控钥匙,遥控钥匙传输信号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控制电机8工作,电机8依次带动输入齿轮15、输出齿轮16、传动轴9和智能锁芯10转动,智能锁芯10带动智能锁舌11转动,使原先抵靠挡框7的智能锁舌11不再挡着挡框7,然后拉动拉手2,拉手配合部2移动并带动机械锁舌配合部400和机械锁舌4朝后端移动,机械锁舌4的前端离开对应的锁具,完成开锁。上锁时:在弹簧6作用下,挡框7和机械锁舌4朝前端移动,机械锁舌4的前端插入对应的锁具,按下遥控钥匙,遥控钥匙传输信号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控制电机8工作,电机8依次带动输入齿轮15、输出齿轮16、传动轴9和智能锁芯10转动,智能锁芯10带动智能锁舌11转动,使智能锁舌11与挡块7抵靠,使机械锁舌4不能朝后移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交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机械锁组件和智能锁组件,机械锁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座、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的拉手、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第二滑座、滑动穿设于第二滑座的机械锁舌、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固定板以及套设在机械锁舌后端的弹簧,机械锁舌前端固定连接机械锁舌配合部,拉手上固定连接拉手配合部,机械锁舌配合部与拉手配合部抵接,固定板位于机械锁舌后端,机械锁舌后端固定连接挡框,挡框的一端与机械锁舌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挡接,弹簧一端与挡框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板抵接,当机械锁组件开锁时,拉动拉手,拉手配合部带动机械锁舌配合部移动,使机械锁舌的前端脱离对应的锁具;智能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智能锁芯以及与智能锁芯固定连接的智能锁舌,壳体上固定连接与传动轴和智能锁芯旋转连接的旋转座,智能锁芯上设置磁铁,旋转座上绕旋转座轴心均匀环设多个霍尔传感器,当智能锁组件上锁时,智能锁舌与挡框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交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机械锁组件和智能锁组件,机械锁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座、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的拉手、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第二滑座、滑动穿设于第二滑座的机械锁舌、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固定板以及套设在机械锁舌后端的弹簧,机械锁舌前端固定连接机械锁舌配合部,拉手上固定连接拉手配合部,机械锁舌配合部与拉手配合部抵接,固定板位于机械锁舌后端,机械锁舌后端固定连接挡框,挡框的一端与机械锁舌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挡接,弹簧一端与挡框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板抵接,当机械锁组件开锁时,拉动拉手,拉手配合部带动机械锁舌配合部移动,使机械锁舌的前端脱离对应的锁具;智能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智能锁芯以及与智能锁芯固定连接的智能锁舌,壳体上固定连接与传动轴和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宇李永飞沈冠勤俞紫锋邹池魏喻国会李甲栋祁麟褚天生朱新召王仰林宗小伟梁潇庄岩姜精诚张龙孟祥翱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