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62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设置横向连接口,设置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并浇筑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进行底部横向连接,在设置双面齿槽保温板加以保温,实现了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预制叠层施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效果和优点是无需特殊操作即可实现叠合板双向受力,现场整体式组装,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运输方便、成本低。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优越的受力性能。并且现场施工方便、工期短、经济效果好,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操作,大幅降低造价。能够使双面齿槽保温板与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整体预制,且能实现双向受力。

Laminated concrete two-way stress insulation roof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
技术介绍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现浇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层支撑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缝经处理后,顶棚可以不再抹灰。这种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还有大块预制混凝土隔墙板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从而可提前插入装修工程,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楼板跨度在8米以内,能广泛用于旅馆、办公楼、学校、住宅、医院、仓库、停车场、多层工业厂房等各种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薄板按叠合面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小,叠合面不设抗剪钢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划毛或留一些结合洞。②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划毛外,还要增设抗剪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经计算确定。钢筋的形状有波形、螺旋形及点焊网片弯折成三角形断面的。③预制薄板上表面设有钢桁架,用以加强薄板施工时的刚度,减少薄板下面架设的支撑。混凝土叠合楼板为叠合结构的一部分,是预制和现浇相结合的一种结构形式。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先在底部安放预制底板,它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起模板的作用,而后两部分混凝土形成整体来承受荷载。叠合楼板集现浇和预制的优点于一身,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楼板形式。1)从受力上看,相对于全预制装配楼板而言,可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在配置同样的预应力筋时,相对于全截面的荷载作用受拉边缘而言,在预制截面上建立的有效预应力较大,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抗裂性能。在同样抗裂性能的前提下,则可以节省预应力筋的用量。2)从制作工艺上看,叠合楼板的主要受力部分在工厂制造,机械化程度高,易于保证质量,采用流水作业生产速度快,并且可以提前制作,不占工期,而且预制部分的模板可以重复使用。后浇混凝土以预制底板做模板,较全现浇楼板可以减少支模的工作量,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改善施工现场条件,提高施工效率,尤其是在高空作业或支模困难的条件下效果更是明显,并且工厂预制易于实现较复杂的截面形式的制作,对于开发构件承载潜力,降低结构自重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大跨度叠合板还符合现代住宅楼盖的发展方向。3)长期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采用叠合楼板可以取得十分明显的效益,采用高强度钢筋时,钢筋用量大大降低。采用空腹预制截面时,还可以节省混凝土用量,工期也相应的缩短,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预制加工和运输吊装环节。4)混凝土叠合楼板截面由预制和现浇两部分组成,它们共同的工作性能依赖于新旧叠合面的抗剪性能,因此叠合面抗剪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可见混凝土叠合楼板对施工技术含量也有较高的要求,特别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向使用单位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混凝土叠合板的双向板一直是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要处理各种不同形式的钢筋,很难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产。因此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以充分体现预制混凝土装配建筑的优势。双向板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往往很难实现,且不经济。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包括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现浇层纵向钢筋、现浇层横向钢筋、现浇叠合层、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后置保温板,两块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的两个长边并拢,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两侧的横向连接口处设置纵向均匀分布的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为矩形环,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水平放置,且长边横向,短边纵向;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的两端伸至横向连接口与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顶部的混凝土齿相邻的区域;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两侧的横向连接口处浇筑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的顶面与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顶部的混凝土齿的顶面齐平;在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上部设置后置保温板,后置保温板与两侧的双面齿槽保温板衔接;在钢筋桁架之间设置横向均匀分布的现浇层纵向钢筋,现浇层纵向钢筋与钢筋桁架的顶部纵筋齐平;在现浇层纵向钢筋和钢筋桁架的顶部设置沿纵向均匀分布的现浇层横向钢筋,其中一半至全部数量的现浇层横向钢筋跨过横向连接口;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的顶部浇筑现浇叠合层。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包括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横向连接口、双面齿槽保温板、钢筋桁架、预制层板底纵向钢筋、预制层板底横向钢筋,所述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的底部为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上部为双面齿槽保温板,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顶部的混凝土齿、咬合槽与双面齿槽保温板下部的底部槽和底部齿均分别一一契合;双面齿槽保温板横向两侧均伸至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的最外侧的混凝土齿,而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最外端的端部连接凹口上部不设置双面齿槽保温板,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上部两端的形成的缺口为横向连接口;双面齿槽保温板顶部的顶部齿、顶部槽相互交替,顶部齿的宽度为顶部槽宽度的1.5~2倍,多排纵向均匀分布的钢筋桁架的后弯U形筋分别从双面齿槽保温板顶部的顶部槽竖直穿过双面齿槽保温板,并在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的中间层弯折,在底部的弯折处配置底层纵筋,在顶部的两个内角配置顶部纵筋;钢筋桁架横向均匀分布;在钢筋桁架之间,以及钢筋桁架外侧的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内,分别设置若干预制层板底纵向钢筋,预制层板底纵向钢筋以及钢筋桁架的底层纵筋同标高且横向均匀分布;在预制层板底纵向钢筋和底层纵筋的底部设置与二者均垂直的纵向均匀分布的预制层板底横向钢筋。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包括预制层板体、混凝土齿、咬合槽、端部连接凹口,预制层板体整体为矩形混凝土板,在预制层板体的顶部设置横向均匀分布的纵向相互交替的混凝土齿、咬合槽;咬合槽宽度为混凝土齿宽度的1.5~2倍;在两个最外端的混凝土齿的外侧分别为端部连接凹口,端部连接凹口的宽度为混凝土齿宽度的1.8~3倍。进一步地,所述双面齿槽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体、顶部齿、顶部槽、底部齿、底部槽,保温板体整体为矩形,在保温板体的上部分别为横向均匀分布且相互交替的纵向顶部齿、顶部槽;在保温板体的下部分别为横向均匀分布且相互交替的纵向底部齿、底部槽;顶部齿与底部齿相同,顶部槽与底部槽相同,顶部齿宽度为顶部槽宽度的1.5~2倍;顶部齿和底部槽的横向竖直中线重合,顶部槽和底部齿的横向竖直中线重合。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桁架包括底层纵筋、顶部纵筋、后弯U形筋,后弯U形筋整体为U形,在穿过双面齿槽保温板之后两端向内弯折;后弯U形筋均匀竖直分布,顶部纵筋纵向穿过所有的后弯U形筋顶部的两个内角;底层纵筋纵向穿过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包括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现浇层纵向钢筋(7)、现浇层横向钢筋(8)、现浇叠合层(9)、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10)、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后置保温板(12),其特征在于:/n两块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的两个长边并拢,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两侧的横向连接口(2)处设置纵向均匀分布的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为矩形环,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水平放置,且长边横向,短边纵向;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的两端伸至横向连接口(2)与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顶部的混凝土齿(1-2)相邻的区域;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两侧的横向连接口(2)处浇筑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10),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10)的顶面与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顶部的混凝土齿(1-2)的顶面齐平;/n在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10)上部设置后置保温板(12),后置保温板(12)与两侧的双面齿槽保温板(3)衔接;/n在钢筋桁架(4)之间设置横向均匀分布的现浇层纵向钢筋(7),现浇层纵向钢筋(7)与钢筋桁架(4)的顶部纵筋(4-2)齐平;/n在现浇层纵向钢筋(7)和钢筋桁架(4)的顶部设置沿纵向均匀分布的现浇层横向钢筋(8),其中一半至全部数量的现浇层横向钢筋(8)跨过横向连接口(2);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的顶部浇筑现浇叠合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包括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现浇层纵向钢筋(7)、现浇层横向钢筋(8)、现浇叠合层(9)、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10)、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后置保温板(12),其特征在于:
两块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的两个长边并拢,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两侧的横向连接口(2)处设置纵向均匀分布的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为矩形环,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水平放置,且长边横向,短边纵向;底层横向连接钢筋环(11)的两端伸至横向连接口(2)与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顶部的混凝土齿(1-2)相邻的区域;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两侧的横向连接口(2)处浇筑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10),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10)的顶面与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顶部的混凝土齿(1-2)的顶面齐平;
在底部双向受力现浇层(10)上部设置后置保温板(12),后置保温板(12)与两侧的双面齿槽保温板(3)衔接;
在钢筋桁架(4)之间设置横向均匀分布的现浇层纵向钢筋(7),现浇层纵向钢筋(7)与钢筋桁架(4)的顶部纵筋(4-2)齐平;
在现浇层纵向钢筋(7)和钢筋桁架(4)的顶部设置沿纵向均匀分布的现浇层横向钢筋(8),其中一半至全部数量的现浇层横向钢筋(8)跨过横向连接口(2);在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的顶部浇筑现浇叠合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包括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横向连接口(2)、双面齿槽保温板(3)、钢筋桁架(4)、预制层板底纵向钢筋(5)、预制层板底横向钢筋(6),
所述叠合混凝土双向受力保温屋面齿槽式预制底层的底部为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上部为双面齿槽保温板(3),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顶部的混凝土齿(1-2)、咬合槽(1-3)与双面齿槽保温板(3)下部的底部槽(3-5)和底部齿(3-4)均分别一一契合;
双面齿槽保温板(3)横向两侧均伸至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的最外侧的混凝土齿(1-2),而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最外端的端部连接凹口(1-4)上部不设置双面齿槽保温板(3),叠合混凝土齿槽式预制底层(1)上部两端的形成的缺口为横向连接口(2);
双面齿槽保温板(3)顶部的顶部齿(3-2)、顶部槽(3-3)相互交替,顶部齿(3-2)的宽度为顶部槽(3-3)宽度的1.5~2倍,
多排纵向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青杰张延年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