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602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市政供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腔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的出水端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有无负压蓄水罐和多向转换器;多向转换器的出水端连通有高压罐和出水管,高压罐的出水端连通有蓄能泵,蓄能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超高压蓄能罐,超高压蓄能罐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多向转换器;所述无负压蓄水罐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每一个出水口连通有恒压泵,恒压泵连通所述出水管;该装置还包括多功能控制柜,超高压蓄能罐内设置有气囊;使得供水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高效节能、避免恒压泵的频繁启动或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腔式无负压供水装置
本技术属市政供水
,具体涉及一种无负压供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三腔式无负压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城镇居民供水均是采用自来水管网集中供水,自来水管网集中供水属于市政工程,而自来水的使用具有使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高峰期、平峰期以及低谷期,在这三个阶段中自来水管网的水压基本保持不变,而在用水高峰期时就会导致进入每户用户的水量会减小,不能满足生活使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解决方式中有采用传统无负压供水装置,传统无负压供水装置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传统无负压供水装置的核心是在二次加压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负压产生,消除机组运行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在保证不影响附近用户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平稳、供水。传统无负压供水装置又被称之为管网叠压供水装置,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传统罐式无负压供水装置与传统箱式无负压供水装置。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腔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量控制器(3),流量控制器(3)的进水端连通有自来水管,流量控制器(3)的出水端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有无负压蓄水罐(8)和多向转换器(7);/n多向转换器(7)的出水端连通有高压罐(6)和出水管(10),高压罐(6)的出水端连通有蓄能泵(5),蓄能泵(5)的出水端连通有超高压蓄能罐(4),超高压蓄能罐(4)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多向转换器(7);/n所述无负压蓄水罐(8)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每一个出水口连通有恒压泵(9),每一个出水口上设置有阀门(11),恒压泵(9)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出水管(10);/n其中,所述自来水管、流量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量控制器(3),流量控制器(3)的进水端连通有自来水管,流量控制器(3)的出水端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有无负压蓄水罐(8)和多向转换器(7);
多向转换器(7)的出水端连通有高压罐(6)和出水管(10),高压罐(6)的出水端连通有蓄能泵(5),蓄能泵(5)的出水端连通有超高压蓄能罐(4),超高压蓄能罐(4)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多向转换器(7);
所述无负压蓄水罐(8)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每一个出水口连通有恒压泵(9),每一个出水口上设置有阀门(11),恒压泵(9)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出水管(10);
其中,所述自来水管、流量控制器(3)出水端、蓄能泵(5)的出水端、超高压蓄能罐(4)的出水端以及出水管(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信号采集元件(12)、第二信号采集元件(14)、第三信号采集元件(15)、第四信号采集元件(16)以及第五信号采集元件(17);
该三腔式无负压供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大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博海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