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53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体、控制装置本体、铰链、箱门、拉手、网格、隔热层、除湿除尘组件、散热组件和器械盒,所述除湿除尘组件包括滑道、进气口、出气口、内壳体、进气扇、通气管、活性炭层、排气扇、挡销组件和固定销,所述挡销组件由挡销块、复位弹簧、限拉伸缩杆和拉柱组成,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铜箔、导热硅脂、散热片、风扇支架和散热扇;该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设置有隔热层,能尽量保持内部温度恒定,更能保证装置的安全;散热组件的加入同样能保证装置内部温度的稳定,除湿除尘组件的加入能够保证装置内部的水分和灰尘含量极低,更能保证装置更稳定地运行。

A driving control device for double twis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倍捻机
,具体为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是用来放置控制装置本体的特殊装置,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是一种特殊的装置本体,它内部具有复杂的电路和脆弱的主体,一旦保存不够精细,就极有可能对装置本体发生破坏,妨碍设备的运转;现有的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过于简单,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存放条件,不能达到除湿、除尘、隔热、散热的功能,现有的装置内可能存在大量的水分和灰尘,可能会污染装置本体,影响装置的寿命,装置内散热速度慢,这些都会影响装置本体的运行;会容易由于温度变化过快导致内部凝结凝露,损坏元器件,安全隐患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体、控制装置本体、铰链、箱门、拉手、网格、隔热层、除湿除尘组件、散热组件和器械盒,所述外壳体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外侧中央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外壳体底端中央设置有器械盒,所述器械盒内部一侧设置有除湿除尘组件;所述除湿除尘组件包括滑道、进气口、出气口、内壳体、进气扇、通气管、活性炭层、排气扇、挡销组件和固定销,所述内壳体顶端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底端中央设置有排气扇,所述内壳体顶端另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底端中央设置有进气扇,且进气口连接通气管的一端,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内壳体内部连接,且穿过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水平安装在内壳体的内部中央,所述内壳体两侧均设置有滑道,且内壳体底端靠近外壳体一侧设置有挡销组件,所述挡销组件由挡销块、复位弹簧、限拉伸缩杆和拉柱组成,所述挡销块内部中央连接限拉伸缩杆一端,所述限拉伸缩杆另一端连接外壳体,且限拉伸缩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挡销块位于外壳体外一端设置有拉柱,所述器械盒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铜箔、导热硅脂、散热片、风扇支架和散热扇,所述铜箔穿过外壳体底端一侧连通外壳体内部,所述铜箔底端中央设置有导热硅脂,所述导热硅脂底端中央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底端中央通过风扇支架固定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底端中央设置有网格。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通过支撑腿放置在地面上,且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本体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内部,且位于散热组件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与外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器械盒底端中央、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有网格。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扇和排气扇均通过固定销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层与内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在外壳体周围设置的有隔热层,能尽量保证装置内部温度恒定,若发生火灾,也能保证装置内部短时间内不被破坏,保证装置的安全;装置的底端还设置的有散热组件和除湿除尘组件,散热组件的加入,能够及时吸收掉装置内部的热量,保证装置内部温度处于较低的恒定水平,除湿除尘组件的加入,能够保证装置内部的水分和灰尘含量极低,在延长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能保证装置能更稳定地运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除湿除尘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中A区域结构放大左剖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控制装置本体;3、铰链;4、箱门;5、拉手;6、网格;7、隔热层;8、除湿除尘组件;9、散热组件;10、器械盒;81、滑道;82、进气口;83、出气口;84、内壳体;85、进气扇;86、通气管;87、活性炭层;88、排气扇;89、挡销组件;891、挡销块;892、复位弹簧;893、限拉伸缩杆;894、拉柱;810、固定销;91、铜箔;92、导热硅脂;93、散热片;94、风扇支架;95、散热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体1、控制装置本体2、铰链3、箱门4、拉手5、网格6、隔热层7、除湿除尘组件8、散热组件9和器械盒10,外壳体1通过支撑腿放置在地面上,且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7,能保证外壳体1内部及时散热,并能隔绝外部的热量,控制装置本体2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内部,且位于散热组件9的一侧,这样的位置设置更有利于控制装置本体2的散热,外壳体1一侧通过铰链3连接有箱门4,箱门4与外壳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这样可防止外部气体进入,箱门4外侧中央一端设置有拉手5,外壳体1底端中央设置有器械盒10,器械盒10底端中央、进气口82和出气口83均设置有网格6,防止灰尘和大颗粒进入,器械盒10内部一侧设置有除湿除尘组件8;除湿除尘组件8包括滑道81、进气口82、出气口83、内壳体84、进气扇85、通气管86、活性炭层87、排气扇88、挡销组件89和固定销810,内壳体84顶端一侧开设有出气口83,出气口83底端中央设置有排气扇88,内壳体84顶端另一侧开设有进气口82,进气口82底端中央设置有进气扇85,进气扇85和排气扇88均通过固定销810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更稳固,且进气口82连接通气管86的一端,通气管86的另一端与内壳体84内部连接,且穿过活性炭层87,活性炭层87水平安装在内壳体84的内部中央,活性炭层87与内壳体8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在更换活性炭层87的时候更方便,内壳体84两侧均设置有滑道81,且内壳体84底端靠近外壳体1一侧设置有挡销组件89,挡销组件89由挡销块891、复位弹簧892、限拉伸缩杆893和拉柱894组成,挡销块891内部中央连接限拉伸缩杆893一端,限拉伸缩杆893另一端连接外壳体1,且限拉伸缩杆893上设置有复位弹簧892,挡销块891位于外壳体1外一端设置有拉柱894,器械盒10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组件9;散热组件9包括铜箔91、导热硅脂92、散热片93、风扇支架94和散热扇95,铜箔91穿过外壳体1底端一侧连通外壳体1内部,铜箔91底端中央设置有导热硅脂92,导热硅脂92底端中央设置有散热片93,散热片93底端中央通过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体(1)、控制装置本体(2)、铰链(3)、箱门(4)、拉手(5)、网格(6)、隔热层(7)、除湿除尘组件(8)、散热组件(9)和器械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一侧通过铰链(3)连接有箱门(4),所述箱门(4)外侧中央一端设置有拉手(5),所述外壳体(1)底端中央设置有器械盒(10),所述器械盒(10)内部一侧设置有除湿除尘组件(8);/n所述除湿除尘组件(8)包括滑道(81)、进气口(82)、出气口(83)、内壳体(84)、进气扇(85)、通气管(86)、活性炭层(87)、排气扇(88)、挡销组件(89)和固定销(810),所述内壳体(84)顶端一侧开设有出气口(83),所述出气口(83)底端中央设置有排气扇(88),所述内壳体(84)顶端另一侧开设有进气口(82),所述进气口(82)底端中央设置有进气扇(85),且进气口(82)连接通气管(86)的一端,所述通气管(86)的另一端与内壳体(84)内部连接,且穿过活性炭层(87),所述活性炭层(87)水平安装在内壳体(84)的内部中央,所述内壳体(84)两侧均设置有滑道(81),且内壳体(84)底端靠近外壳体(1)一侧设置有挡销组件(89),所述挡销组件(89)由挡销块(891)、复位弹簧(892)、限拉伸缩杆(893)和拉柱(894)组成,所述挡销块(891)内部中央连接限拉伸缩杆(893)一端,所述限拉伸缩杆(893)另一端连接外壳体(1),且限拉伸缩杆(893)上设置有复位弹簧(892),所述挡销块(891)位于外壳体(1)外一端设置有拉柱(894),所述器械盒(10)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组件(9);/n所述散热组件(9)包括铜箔(91)、导热硅脂(92)、散热片(93)、风扇支架(94)和散热扇(95),所述铜箔(91)穿过外壳体(1)底端一侧连通外壳体(1)内部,所述铜箔(91)底端中央设置有导热硅脂(92),所述导热硅脂(92)底端中央设置有散热片(93),所述散热片(93)底端中央通过风扇支架(94)固定有散热扇(95),所述散热扇(95)底端中央设置有网格(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捻机交变加捻倍捻纱线传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体(1)、控制装置本体(2)、铰链(3)、箱门(4)、拉手(5)、网格(6)、隔热层(7)、除湿除尘组件(8)、散热组件(9)和器械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一侧通过铰链(3)连接有箱门(4),所述箱门(4)外侧中央一端设置有拉手(5),所述外壳体(1)底端中央设置有器械盒(10),所述器械盒(10)内部一侧设置有除湿除尘组件(8);
所述除湿除尘组件(8)包括滑道(81)、进气口(82)、出气口(83)、内壳体(84)、进气扇(85)、通气管(86)、活性炭层(87)、排气扇(88)、挡销组件(89)和固定销(810),所述内壳体(84)顶端一侧开设有出气口(83),所述出气口(83)底端中央设置有排气扇(88),所述内壳体(84)顶端另一侧开设有进气口(82),所述进气口(82)底端中央设置有进气扇(85),且进气口(82)连接通气管(86)的一端,所述通气管(86)的另一端与内壳体(84)内部连接,且穿过活性炭层(87),所述活性炭层(87)水平安装在内壳体(84)的内部中央,所述内壳体(84)两侧均设置有滑道(81),且内壳体(84)底端靠近外壳体(1)一侧设置有挡销组件(89),所述挡销组件(89)由挡销块(891)、复位弹簧(892)、限拉伸缩杆(893)和拉柱(894)组成,所述挡销块(891)内部中央连接限拉伸缩杆(893)一端,所述限拉伸缩杆(893)另一端连接外壳体(1),且限拉伸缩杆(893)上设置有复位弹簧(892),所述挡销块(891)位于外壳体(1)外一端设置有拉柱(894),所述器械盒(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织易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