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505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及设于反应釜本体外部的水汽分离装置、排风系统、回风系统及制冷系统;水汽分离装置用于反应釜排气的汽水分离及分离气体的冷凝干燥;排风系统将反应釜本体中产生的废气抽出并送至水汽分离装置,回风系统将干燥气体从水汽分离装置中抽出并送至反应釜本体,制冷系统为水汽分离装置提供冷媒。反应釜、水汽分离装置、排风系统及回风系统构成了一个废气循环的回路,反应釜排气在封闭环境中循环,大幅度减少了反应釜排气量,减少了异味的散发。

A reactor with water vapor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以有机垃圾为原料制造有机肥的反应釜设备。
技术介绍
以发酵为主的有机肥生产通常以秸秆、粪便以及餐余垃圾等为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微生物处理,发酵成为合格的有机肥。反应釜作为中型处理设备,具有占地少、投资低、操作灵活的特点,适于有机肥生产的推广应用。发酵过程中由于水份的蒸发需要进行排气,在以餐余垃圾、秸秆、粪便等有机垃圾为原料发酵制作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发酵的存在,排气中带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环境污染严重,因此环保问题限制了反应釜的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反应釜采用开盖外排的方式排气,环境污染严重,难以适应环保的发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可以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汽通过反应釜外部的水汽分离装置进行水汽分离及冷凝干燥,然后将干燥后气体重新输入反应釜,大幅度减少了反应釜外排气体,即减少含有浓烈气味的蒸汽外排扩散,满足环保要求。本技术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还包括设于反应釜本体外部的水汽分离装置、排风系统、回风系统及制冷系统;水汽分离装置用于反应釜排气的汽水分离及分离气体的冷凝干燥;排风系统将反应釜本体中产生的废气抽出并送至水汽分离装置,回风系统将干燥气体从水汽分离装置中抽出并送至反应釜本体,制冷系统为水汽分离装置提供冷媒。本技术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包括一封闭壳体,壳体内腔由依次竖直设置的隔板、分风板一及分风板二隔离成顺次连通的冷却室、分风室、冷凝干燥室及出风室;隔板的上侧设有气体流通通道,分风板一及分风板二上均布有若干出风孔,冷却室设有进气口,分风室设有出气口。本技术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在第二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却室中设有冷却液,冷却液中设有冷却盘管及进气分散管,进气分散管一端设于冷却液中,另一端穿过进气口与排风系统连接;冷却盘管设于冷却液的底部,管中通入冷却水。本技术采用的第四技术方案是在第三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四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气分散管包括一根总管、一根连接管及若干水平设置的并列排列的出气支管,进气总管的一端穿过进气口与排风系统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各出气支管连通,每个出气支管的管壁均开有若干出气微孔,出气支管末端封闭。本技术采用的第五技术方案是在第三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五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却室中还设有进水管、溢流管、第一测温电阻及第一排水管;溢流管用于限制冷却液的液位,进水管用于补充加入冷却液,第一测温电阻用于测量冷却液的温度,第一排水管设于冷却室底部用于冷却液的排出。本技术采用的第六技术方案是在第二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六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凝干燥室内间隔设有若干冷凝板组,所述冷凝板组由间隔设置的空心冷凝板组成,相邻两冷凝板组的冷凝板交错设置,空心冷凝板及冷凝板组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首端及末端的冷凝板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及冷媒出口。本技术采用的第七技术方案是在第六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七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凝板的朝向分风室的一侧面设有翅片,翅片一端端面与冷凝板侧面贴合连接。本技术采用的第八技术方案是在第二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八技术方案是:所述分风室及出风室中分别设有第二测温电阻及第三测温电阻。本技术采用的第九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九技术方案是: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风机及排风风管,排风风机安装在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左侧壁上,风机进口与反应釜内腔连通,风机出口通过排风风管与水汽分离装置连通。本技术采用的第十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上的改进,本技术采用的第十技术方案是:所述回风系统包括回风风机及回风风管,回风风机安装在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右侧壁上,风机出口与反应釜内腔连通,风机进口通过回风风管与水汽分离装置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反应釜、水汽分离装置、排风系统及回风系统构成了一个废气循环回路,反应釜排气在封闭环境中循环,大幅度减少了反应釜排气量,减少了异味的散发。2、通过冷却液冷凝吸收去除反应釜排气中的大部分臭味,冷却液的成分可以根据废气性质及环保要求的排放指标合理选择,操作灵活,吸收效果好,使用成本可控。3、干燥气体回至反应釜中,减少反应釜进一步蒸发的水汽量,提高汽水分离效率。4、通过冷却液冷凝吸收,可除去废气中的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二次回用后减小对反应釜的腐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的实施方式1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以下的描述中,以图1所示反应釜的方位为基准,图中所示反应釜的上方即为“上”,反之为“下”;反应釜的左侧为“左侧”,反之为“右侧”。实施方式1参阅图1及图2,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3、水汽分离装置8、排风系统、回风系统及制冷机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反应釜本体3呈卧式设置。排风系统、回风系统、水汽分离装置8及制冷机系统设于反应釜本体3的外部。水汽分离装置8包括一封闭的壳体,壳体内腔由依次设置的隔板8-7、分风板一8-8及分风板二8-11隔离成顺次连通的冷却室8-12、分风室8-13、冷凝干燥室8-14及出风室8-16四个部分。隔板8-7、分风板一8-8及分风板二8-11竖直设置,隔板8-7的上侧设有气体流通通道。分风板一8-8及分风板二8-11上均布有若干出风孔,以使气流顺利通过。分风板一8-8同时起到均匀布风的作用。冷却室8-12内设有进水管8-1、溢流管8-2、第一测温电阻8-3、进气分散管8-4、冷却盘管8-5、第一排水管8-6及冷却液。冷却液可以是除味菌培养液或水,使用时根据反应釜废气的性质及环保要求合理选择。冷却盘管8-5设于冷却室8-12的底部,采用回形结构,水平布置。冷却盘管内连续通入冷却水,给冷却液降温,冷却水自来空压冷冻系统。由于循环冷却水与冷却液由盘管完全隔离,循环冷却水不会被污染,减少污水的产生。进气分散管8-4设于冷却盘管8-5的上方且位于冷却室的下部,包括一根总管、一根连接管及若干并列水平设置的出气支管,进气总管的一端伸出冷却室进气口与排风系统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各出气支管连通,每个出气支管的末端封闭,管壁开设有若干出气微孔。第一测温电阻8-3的测量端伸入冷凝液中用于测量冷却液的温度。溢流管8-2设于冷却室的中上部,用于限制冷却液的液位。进水管8-1设于冷却室的顶部,用于冷却液的加入和补充。第一排水管8-6设于冷却室的底部,用于排出冷却液。第一排水管8-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反应釜本体外部的水汽分离装置、排风系统、回风系统及制冷系统;水汽分离装置用于反应釜排气的汽水分离及分离气体的冷凝干燥;排风系统将反应釜本体中产生的废气抽出并送至水汽分离装置,回风系统将干燥气体从水汽分离装置中抽出并送至反应釜本体,制冷系统为水汽分离装置提供冷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水汽分离装置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反应釜本体外部的水汽分离装置、排风系统、回风系统及制冷系统;水汽分离装置用于反应釜排气的汽水分离及分离气体的冷凝干燥;排风系统将反应釜本体中产生的废气抽出并送至水汽分离装置,回风系统将干燥气体从水汽分离装置中抽出并送至反应釜本体,制冷系统为水汽分离装置提供冷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包括一封闭壳体,壳体内腔由依次竖直设置的隔板、分风板一及分风板二隔离成顺次连通的冷却室、分风室、冷凝干燥室及出风室;隔板的上侧设有气体流通通道,分风板一及分风板二上均布有若干出风孔,冷却室设有进气口,分风室设有出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中设有冷却液,冷却液中设有冷却盘管及进气分散管,进气分散管一端设于冷却液中,另一端穿过进气口与排风系统连接;冷却盘管设于冷却液的底部,管中通入冷却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分散管包括一根总管、一根连接管及若干水平设置的并列排列的出气支管,进气总管的一端穿过进气口与排风系统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各出气支管连通,每个出气支管的管壁均开有若干出气微孔,出气支管末端封闭。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长明朱宽平巫世财陈超鞠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西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