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排污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482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排污循环结构,包括集污池、人工湿地池、控制阀、排污泥通道和通孔,还包括搅拌叶片、搅拌驱动件、加热管、灭菌灯、砂石泵、第一泥沙管道和第二泥沙管道,搅拌叶片设于集污池底部的内侧,搅拌驱动件设于集污池的下方,搅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搅拌叶片,加热管和灭菌灯分别设于集污池的内且均位于搅拌叶片的上方,砂石泵设于人工湿地池的顶部,第一泥沙管道的一端伸入集污池中,第一泥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砂石泵,第二泥沙管道的一端伸入湿地用泥中,第二泥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砂石泵。增设了循环系统,使得排出的泥沙能够循环使用,用户无需频繁地为人工湿地池添加泥沙,方便了用户的维护工作。

A structure of sewage circulation for Constructed Wet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排污循环结构
本技术涉及人工湿地排污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排污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工湿地是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地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种协同作用使污(废)水得到净化。按照水流方式区分,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然而许多人工湿地工程运行不到5年,就发生基质堵塞问题,显著降低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现有的人工湿地防堵塞方法有加强预处理、合理选择基质级配、合理选择湿地植物、及时收割植物等,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基质堵塞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质堵塞问题,当基质堵塞时只能将填料全部挖出冲洗,重新填充,重新种植水生植物,工程量巨大。申请号为2016213641125.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排污结构,虽然该排污结构解决了基质堵塞的问题,但是会让人工湿地池内的泥沙越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排污循环结构,包括集污池、人工湿地池、控制阀、排污泥通道和通孔,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底部设有地基,且人工湿地池的两侧皆设有集污池,所述地基的上方填充有湿地用泥,且湿地用泥的上方设有湿地用水,所述湿地用泥上种植有植物,所述人工湿地池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内部安装有注水管,所述支撑柱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导污水管,且导污水管位于湿地用水内,所述导污水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污水管,且排污水管的输出端位于集污池的上方,所述排污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支撑柱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气动装置,所述地基的上表面安装有排污泥通道,且排污泥通道的一端与气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排污泥通道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排污循环结构,包括集污池、人工湿地池、控制阀、排污泥通道和通孔,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底部设有地基,且人工湿地池的两侧皆设有集污池,所述地基的上方填充有湿地用泥,且湿地用泥的上方设有湿地用水,所述湿地用泥上种植有植物,所述人工湿地池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内部安装有注水管,所述支撑柱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导污水管,且导污水管位于湿地用水内,所述导污水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污水管,且排污水管的输出端位于集污池的上方,所述排污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支撑柱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气动装置,所述地基的上表面安装有排污泥通道,且排污泥通道的一端与气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排污泥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集污池的内部,且排污泥通道远离气动装置的一端安装有密封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叶片、搅拌驱动件、加热管、灭菌灯、砂石泵、第一泥沙管道和第二泥沙管道,所述搅拌叶片设于所述集污池底部的内侧,所述搅拌驱动件设于所述集污池的下方,所述搅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叶片,所述加热管和所述灭菌灯分别设于所述集污池的内且均位于所述搅拌叶片的上方,所述砂石泵设于所述人工湿地池的顶部,所述第一泥沙管道的一端伸入所述集污池中,所述第一泥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砂石泵,所述第二泥沙管道的一端伸入所述湿地用泥中,所述第二泥沙管道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珍陈德君龙士希彭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浩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