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脱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47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脱气装置,其结构简单,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化分析仪中液路部分的脱气率和脱气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膜脱气装置,包括脱气罐和内置在所述脱气罐中的脱气膜,所述膜脱气装置包括两个以上所述脱气膜,所述脱气膜是ePTFE防水透气膜,各所述脱气膜在所述脱气罐的轴向螺旋地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膜脱气装置,采用内径较大的ePTFE防水透气膜作为脱气膜,可以有效地降低液阻,提高脱气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增大内径的同时,将脱气膜在脱气罐内螺旋缠绕,以便在脱气罐的轴向长度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螺旋结构增加脱气膜的总体长度,进而延长脱气时间,实现彻底脱气,所形成的脱气水能够更好地满足测试需求,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Membrane degass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脱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膜脱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化行业,市场上的脱气装置所采用的是成束的膜丝,即将一束细的RO(ReverseOsmosis的缩写)膜丝捆扎形成膜丝束,多组膜丝束并列地布置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方面,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距离特别短,膜丝束中的各膜丝以直线状的形式连接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经进水口流入膜丝内腔中的水很快地会经由出水口排出,脱气时间较短,导致脱气不彻底;采用这种脱气不彻底的水进行清洗时,会使得清洗针及加样针带有气泡,影响测试结果。另一方面,安装时,需要采用胶粘的方式将膜丝束中单个膜丝与脱气罐两端的罐盖密封连接,而膜丝的排列较为紧密,封装用的胶水粘度又比较大,导致封装的胶水流不到位,进而影响密封效果,出现漏气现象。再者,膜丝的内径较小,导致膜丝内腔中水的流动阻力较大,影响脱气效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膜脱气装置,以简化结构,改善脱气效率和脱气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膜脱气装置,其结构简单,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化分析仪中液路部分的脱气率和脱气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脱气装置,包括脱气罐和内置在所述脱气罐中的脱气膜,所述膜脱气装置包括两个以上所述脱气膜,所述脱气膜是ePTFE防水透气膜,各所述脱气膜在所述脱气罐的轴向螺旋地延伸。本技术的膜脱气装置,采用内径较大的ePTFE防水透气膜作为脱气膜,可以有效地降低液阻,提高脱气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增大内径的同时,将脱气膜在脱气罐内螺旋缠绕,以便在脱气罐的轴向长度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螺旋结构增加脱气膜的总体长度,进而延长脱气时间,实现彻底脱气,所形成的脱气水能够更好地满足测试需求,不会影响测试结果。可选地,所述脱气罐的两端分别密封地连接有罐盖,一端的所述罐盖设有进水接口,另一端的所述罐盖设有出水接口,所述脱气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接口和所述出水接口密封连接。可选地,所述进水接口和所述出水接口内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以便将所述进水接口或所述出水接口分隔形成与所述脱气膜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脱气膜以其两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固定孔粘结固定并密封连接。可选地,还包括接入所述进水接口的进水管接头,以及接入所述出水接口的出水管接头。可选地,所述罐盖还设有抽气接口,用于连接真空泵对所述脱气罐进行抽真空;和/或,所述罐盖还设有排水接口,用于连接排水接管,以排出渗漏至所述脱气罐中的液体。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捆扎所述脱气膜的扎带,以固定所述脱气膜的螺旋形态;或者,还包括支撑架,所述脱气膜缠绕于所述支撑架而固定其螺旋形态。可选地,各所述脱气膜的螺旋圈数大于等于十圈,且各所述脱气膜所形成螺旋的外径与所述脱气罐的内径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可选地,各所述脱气膜相对独立且互不接触。可选地,所述脱气膜是由两层以上的ePTFE防水透气膜形成的包覆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膜脱气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膜脱气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膜脱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膜脱气装置中罐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1-图5中:脱气罐-1、脱气膜-2、罐盖-3、进水接口-4、出水接口-5、隔板-6、固定孔-7、进水管接头-8、出水管接头-9、抽气接口-10、排水接口-1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是为了区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两个以上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不表示对顺序的特殊限定。本文的方位以膜脱气装置处于使用状态为参照定义,膜脱气装置的轴线延伸方向或者平行于该轴线的方向为轴向,以脱气罐1的直径延伸方向为径向,以脱气罐1的环绕方向为周向。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脱气装置,包括脱气罐1和内置在脱气罐1中的脱气膜2,本技术的膜脱气装置包括两个以上脱气膜2,如可以设置4~6个脱气膜2,本实施例中以在脱气罐1中设置4个脱气膜2为例进行说明。本方案所采用的脱气膜2是ePTFE防水透气膜,内径可以处于5mm~7mm之间,各脱气膜2在脱气罐1的轴向螺旋地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采用外径是6.7mm,壁厚是0.2mm的ePTFE防水透气膜作为脱气膜2,该ePTFE防水透气膜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膨化拉伸形成的多微孔膜,这一ePTFE防水透气膜的过滤孔径可以达到0.1um,操作压力可以达到0.3MPa。本申请是根据真空分离的原理设计的,让待脱气的水在ePTFE防水透气膜中流动,通过改变脱气膜2外的压力情况,使气体跟液体完全分离。具体原理如图1:根据亨利定律,当压力降低时,气体的溶解度会减小,致使水中的游离气体和溶解气体P被释放出来,被脱出的气体Q聚集在脱气装置的顶部;此时,进水电磁阀再次打开,新水进入脱气装置内,聚集在脱气装置顶部的气体通过真空泵抽气排出。而脱气后的水,一方面参加系统循环,另一方面因其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又将系统中的气体,不论是游离的还是溶解的气体吸收,当水再次进入脱气膜2时,气体又被脱除,如此周而复始,将系统中的气体全部排出。为便于理解,图1中用长的实心箭头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用短的实心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如图1所示,脱气罐1包括罐罩和罐盖3,罐罩是两端开口的罩子,脱气膜2呈螺旋状内置于罐罩内,然后通过罐盖3将罐罩的两端密封,形成用于脱气的密封罐腔,该脱气罐1在罐盖3上还设有抽气接口10,用于连接真空泵,以便对脱气罐1进行抽真空,形成脱气所需的真空环境。如图2所示,在脱气罐1一端的罐盖3设有进水接口4,另一端的罐盖3设有出水接口5,脱气膜2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接口4和出水接口5密封连接。如图4所示,脱气罐1内设有四个脱气膜2,这些脱气膜2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接口4和出水接口5密封连接。为此,如图4和图5所示,进水接口4和出水接口5内均固定连接有隔板6,隔板6具有通孔,以便将进水接口4分隔为多个固定孔7,将出水接口5也分隔为多个固定孔7,固定孔7与脱气膜2一一对应,当设有四个脱气膜2时,隔板6在进水接口4和出水接口5内分隔出四个固定孔7,脱气膜2以其两端与各自对应的固定孔7粘结固定并密封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隔板6可以是一个框架,该框架在图4所示的俯视图中呈现出井字型结构,以该井字型的中间作为实体结构,围绕该实体结构可以设置四个在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分隔孔,这些分隔孔与进水接口4或出水接口5的内壁相接,以围成用于接入脱气膜2的固定孔7。或者,也可以直接在隔板6上形成固定孔7,此时,隔板6作为一个圆盘结构,在该圆盘结构上周向间隔地设有四个固定孔7,以接入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膜脱气装置,包括脱气罐(1)和内置在所述脱气罐(1)中的脱气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脱气装置包括两个以上所述脱气膜(2),所述脱气膜(2)是ePTFE防水透气膜,各所述脱气膜(2)在所述脱气罐(1)的轴向螺旋地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膜脱气装置,包括脱气罐(1)和内置在所述脱气罐(1)中的脱气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脱气装置包括两个以上所述脱气膜(2),所述脱气膜(2)是ePTFE防水透气膜,各所述脱气膜(2)在所述脱气罐(1)的轴向螺旋地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罐(1)的两端分别密封地连接有罐盖(3),一端的所述罐盖(3)设有进水接口(4),另一端的所述罐盖(3)设有出水接口(5),所述脱气膜(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接口(4)和所述出水接口(5)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4)和所述出水接口(5)内均固定连接有隔板(6),以便将所述进水接口(4)或所述出水接口(5)分隔形成与所述脱气膜(2)一一对应的固定孔(7),所述脱气膜(2)以其两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固定孔(7)粘结固定并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入所述进水接口(4)的进水管接头(8),以及接入所述出水接口(5)的出水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军吴海波王丹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软威特曼生物科技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