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13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床进料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距离铣刀较近区域操作工件,安全性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工件夹紧定位于底板上,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夹持块,以及调节夹持块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底板的水平尺寸远大于待加工工件的水平尺寸,并且工件待加工的位置露出于所述夹持块以及所述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铣床进料机构,工作人员能够在距离铣刀较远的区域对工件进行操作,并且通过底板上与夹持块的共同作用将工件夹紧固定,工作人员只要推动底板,使得底板上的工件紧贴靠板位置,再沿靠板向铣刀的方向移动底板即可完成加工,安全可靠,加工精度高。

A feeding mechanism of m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床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铣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铣床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木制品中通常都会有一些具有弧度、倒角等的配件,例如红木家具中的把手、靠背等,而这些配件的传统加工工艺,如图1所示,都是通过操作人员手持工件3’使其靠近机床1’上的铣削机构,通过铣削机构的铣刀22’进行加工,结合图2所示,铣削机构还包括转轴21’以及辅助工作人员对工件3’进行定位的靠板23’,其中转轴21’与机床1’的上表面垂直,铣刀22’套设在转轴21’上并且以转轴为轴向转动,靠板23’在机床上表面向着铣刀22’延伸,在进行加工作业时,操作人员推动工件3’沿靠板23’向靠近铣刀22’移动,同时铣刀22’高速旋转,操作人员推动工件3’沿靠板23’向铣刀22’移动使得铣刀22’铣削工件3’。由于该工件3’加工时完全依赖操作人员控制工件3’移动,在铣刀22’飞速转动的情况下,工件3’运动的稳定性较差,使工件3’的加工精度难以控制,而且工作人员的手需要频繁地在离铣刀22’很近的区域控制待加工的工件3’,容易造成工作人员受伤,特别是当工件3’的宽度W较小时,危险性更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床进料机构,包括底板(4)和设置于底板(4)上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工件(3)夹紧定位于底板(4)上,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夹持块(5),以及调节夹持块(5)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所述底板(4)的水平尺寸远大于待加工工件(3)的水平尺寸,并且工件(3)待加工的位置露出于所述夹持块(5)以及所述底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床进料机构,包括底板(4)和设置于底板(4)上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工件(3)夹紧定位于底板(4)上,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夹持块(5),以及调节夹持块(5)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所述底板(4)的水平尺寸远大于待加工工件(3)的水平尺寸,并且工件(3)待加工的位置露出于所述夹持块(5)以及所述底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5)位于所述工件(3)的上方,所述位置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夹持块(5)上下运动进而夹紧所述工件(3)或者松开所述工件(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床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竖直安装于底板(4)上的支撑杆(6),与支撑杆(6)平行设置的螺杆(7),以及将螺杆(7)连接于支撑杆(6)上的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上纵向贯穿设置有与螺杆(7)配合的第一螺纹孔(81),螺杆(7)穿设于第一螺纹孔(81)内并且能沿所述第一螺纹孔(81)上下运动,所述螺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块(5),所述连接件(8)能沿所述支撑杆(6)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床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上纵向开设有贯穿孔,连接件(8)通过贯穿孔套设于支撑杆(6)外侧,所述贯穿孔的周面上设置有贯通至贯穿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连接有锁紧螺栓(82),所述锁紧螺栓(82)能够沿第二螺纹孔内外运动,并且使其内侧端抵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辉胡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柏厨集成厨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