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毡去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13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毛毡去废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面安装工作台板,且箱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料斗,所述工作台板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工作台板上端面均匀开设多组穿孔,所述箱体上侧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上端面中部位置安装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端贯穿顶板并安装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下端面均匀固定多组挤压头,所述箱盖后端面右上角安装套筒,所述箱体内安装移动板,所述套筒内安插拉杆,所述拉杆后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拉杆后端通过外螺纹啮合在螺纹盲孔内,且拉杆前端延伸至箱盖前侧,所述箱体内部左端面安装托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便捷处理粘连的毛毡废料。

A felt waste remo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毡去废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毛毡去废装置,属于毛毡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毛毡,工业常用工具,多采用羊毛制成,也有用牛毛或纤维,利用加工粘合而成。主要特征有富有弹性,可作为防震、密封、衬垫和弹性钢丝针布底毡的材料。应用于各种产业机械-防振、含油润滑、耐摩擦等行业。目前,在利用气缸驱动对毛毡冲孔去废过程中,气缸在收回后,经常出现被冲下的毛毡废料与毛毡相粘连,需要人工逐个处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毛毡去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利用气缸驱动对毛毡冲孔去废过程中,气缸在收回后,经常出现被冲下的毛毡废料与毛毡相粘连,需要人工逐个处理,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实现便捷处理粘连的毛毡废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毛毡去废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面安装箱盖,且箱体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支腿,所述箱体上端面安装工作台板,且箱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料斗,所述工作台板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工作台板上端面均匀开设多组穿孔,所述箱体上侧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支杆,所述支杆下端固定在箱体上端面,所述顶板上端面中部位置安装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端贯穿顶板并安装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下端面均匀固定多组挤压头,多组所述挤压头与多组穿孔一一对应,所述上压板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导柱,所述顶板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导向孔,所述导柱穿过导向孔延伸至顶板上侧,所述箱盖后端面右上角安装套筒,所述箱体内安装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端面与工作台板下端面相贴合,且移动板前端面右侧开设螺纹盲孔,所述套筒内安插拉杆,所述拉杆后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拉杆后端通过外螺纹啮合在螺纹盲孔内,且拉杆前端延伸至箱盖前侧,所述箱体内部左端面安装托板,所述移动板左端搭接在托板上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箱盖后端面右上角开设圆孔,所述套筒设置在圆孔后侧,所述拉杆穿过圆孔延伸至箱盖前侧,且拉杆前端外表面套设橡胶套。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气缸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端面中部位置开设通孔,所述伸缩气缸下端穿过通孔延伸至顶板下侧。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下端面左侧边缘处对称安装两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通过螺丝与箱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利用挤压头和穿孔对毛毡冲孔去废后,利用拉杆拉动移动板,移动板贴着工作台板下端面滑动,进而受移动板挤压作用毛毡废料与毛毡分离,避免出现毛毡废料与毛毡相粘连需要人工逐个处理的情况,提高毛毡废料与毛毡相粘连处理的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毛毡去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毛毡去废装置中移动板、拉杆与箱体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箱体、2-支腿、3-拉杆、4-料斗、5-箱盖、6-穿孔、7-工作台板、8-挤压头、9-上压板、10-导柱、11-顶板、12-伸缩气缸、13-支杆、14-移动板、15-螺纹盲孔、16-套筒、17-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毛毡去废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前端面安装箱盖5,且箱体1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支腿2,箱体1上端面安装工作台板7,且箱体1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料斗4,工作台板7通过螺栓与箱体1固定连接,且工作台板7上端面均匀开设多组穿孔6,箱体1上侧设置顶板11,顶板11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支杆13,支杆13下端固定在箱体1上端面,顶板11上端面中部位置安装伸缩气缸12,伸缩气缸12下端贯穿顶板11并安装上压板9,上压板9下端面均匀固定多组挤压头8,多组挤压头8与多组穿孔6一一对应,上压板9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导柱10,顶板11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导向孔,导柱10穿过导向孔延伸至顶板11上侧,将毛毡放置在工作台板7上,随后控制伸缩气缸12伸长,伸缩气缸12驱动上压板9下降,进而毛毡被夹持在上压板9与工作台板7之间,同时挤压头8与穿孔6相配合对毛毡进行冲孔去废,随后毛毡废料汇聚至料斗4内,上压板9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导柱10沿着导向孔滑动,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箱盖5后端面右上角安装套筒16,箱体1内安装移动板14,移动板14上端面与工作台板7下端面相贴合,且移动板14前端面右侧开设螺纹盲孔15,套筒16内安插拉杆3,拉杆3后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拉杆3后端通过外螺纹啮合在螺纹盲孔15内,且拉杆3前端延伸至箱盖5前侧,箱体1内部左端面安装托板17,移动板14左端搭接在托板17上端面,移动板14搭在托板17上,起到稳定移动板14位置的作用,在控制伸缩气缸12收缩前,利用拉杆3拉动移动板14,移动板14贴着工作台板7下端面滑动,进而受移动板14挤压作用毛毡废料与毛毡分离,避免出现毛毡废料与毛毡相粘连需要人工逐个处理的情况,提高毛毡废料与毛毡相粘连处理的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箱盖5后端面右上角开设圆孔,套筒16设置在圆孔后侧,拉杆3穿过圆孔延伸至箱盖5前侧,且拉杆3前端外表面套设橡胶套,圆孔的设计便于拉杆3的装配。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伸缩气缸12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气泵为伸缩气缸12提供动能。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顶板11上端面中部位置开设通孔,伸缩气缸12下端穿过通孔延伸至顶板11下侧,通孔的设计便于伸缩气缸12穿过顶板1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托板17下端面左侧边缘处对称安装两组固定耳,固定耳通过螺丝与箱体1固定连接,固定耳的设计托板17与箱体1的拆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毡去废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前端面安装箱盖,且箱体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支腿,所述箱体上端面安装工作台板,且箱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料斗,所述工作台板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工作台板上端面均匀开设多组穿孔,所述箱体上侧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支杆,所述支杆下端固定在箱体上端面,所述顶板上端面中部位置安装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端贯穿顶板并安装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下端面均匀固定多组挤压头,多组所述挤压头与多组穿孔一一对应,所述上压板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导柱,所述顶板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导向孔,所述导柱穿过导向孔延伸至顶板上侧,所述箱盖后端面右上角安装套筒,所述箱体内安装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端面与工作台板下端面相贴合,且移动板前端面右侧开设螺纹盲孔,所述套筒内安插拉杆,所述拉杆后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拉杆后端通过外螺纹啮合在螺纹盲孔内,且拉杆前端延伸至箱盖前侧,所述箱体内部左端面安装托板,所述移动板左端搭接在托板上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毡去废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前端面安装箱盖,且箱体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支腿,所述箱体上端面安装工作台板,且箱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料斗,所述工作台板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工作台板上端面均匀开设多组穿孔,所述箱体上侧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下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安装支杆,所述支杆下端固定在箱体上端面,所述顶板上端面中部位置安装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端贯穿顶板并安装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下端面均匀固定多组挤压头,多组所述挤压头与多组穿孔一一对应,所述上压板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导柱,所述顶板上端面四个棱角处均开设导向孔,所述导柱穿过导向孔延伸至顶板上侧,所述箱盖后端面右上角安装套筒,所述箱体内安装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端面与工作台板下端面相贴合,且移动板前端面右侧开设螺纹盲孔,所述套筒内安插拉杆,所述拉杆后端外表面加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下武俊刘建勇杨卓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林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