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偏瘫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脑部疾病后遗症,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运动障碍,有些还伴有感觉功能障碍、认知及面部功能障碍等,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脑部疾病后遗症。偏瘫典型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曲下肢伸展”模式,即上肢屈肌痉挛,手臂及手指不能伸直或伸直困难,下肢不能主动屈曲或屈曲困难。走路呈上肢屈曲“挎筐”,下肢伸直“划圈”姿态。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的原则为“由近及远”,即先训练肢体近端(如肩、髋),再训练远端(如手、踝)。在训练上肢肩部主动控制时,传统康复常采取“扶棒训练”方式提高肩部稳定性。“棒”通常使用体操棒,长约1米,直径3-4厘米,表面光滑无凸起,为木质或实木颗粒压缩材质。训练方法如下:偏瘫患者患侧手置体操棒一端用弹力绷带缠绕帮助患手握紧体操棒后上肢外展90度,肘完全伸展,前臂中立位将体操棒垂直立于地面上,并保持体操棒稳定不动或在治疗师引导下做小范围的肩水平收展控制,训练中要求体操棒与地面接触头不得离开地面或移位且患手不能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配重块(2)、手柄机构(3)、限位机构(4)和防滑头(5),配重块(2)套置在柱体(1)上,手柄机构(3)活动套置在柱体(1)上,限位机构(4)套置在柱体(1)上,防滑头(5)设置在柱体(1)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配重块(2)、手柄机构(3)、限位机构(4)和防滑头(5),配重块(2)套置在柱体(1)上,手柄机构(3)活动套置在柱体(1)上,限位机构(4)套置在柱体(1)上,防滑头(5)设置在柱体(1)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偏瘫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上具有数个限位通孔(11),限位通孔(11)内具有螺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偏瘫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3)包括底座(31)、支架(32)、数个指孔(33)和数个弹簧(34),底座(31)套置在柱体(1)上,支架(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桂波,李品梅,尹立全,张莹,庞灵,高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