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的固定附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77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的固定附着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片和保护管,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至所述固定片中心位置,所述保护管一端固定至所述固定底座顶面,并通过所述固定底座上的通孔与待引流部位连通;所述保护管包括若干个内管与若干个外管,相邻所述内管之间通过所述外管套设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相邻所述内管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外管之间均留有一定空隙,使所述保护管能够弯曲一定弧度;所述内管内径等于所述引流管外径;所述固定附着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片固定至待引流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用途是既能够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又能够防止引流管弯折而导致引流不畅。

A fixed attachment device for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的固定附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的固定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病人进行外科手术后,需要利用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体液引导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通常的操作中,一般利用医用胶带直接将引流管固定至伤口附近,该方式固定不牢固,病人活动时不小心对引流管的拉拽容易导致引流管脱离或移位,不利于引流管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有些方案将固定底座与医用胶布结合固定,再将引流管穿过固定底座进行固定,虽能解决引流管移位的问题,但是会随着病人活动,使引流管与固定底座的结合处弯折瘪死,影响引流效果,严重了会使引流管失去引流作用,严重影响了术后恢复。因此,需要一种引流管固定附着装置,既能牢固的固定引流管,又能够防止引流管的弯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固以及容易弯折瘪死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引流管的固定附着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片和保护管,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至所述固定片中心位置,所述保护管一端固定至所述固定底座顶面,并通过所述固定底座上的通孔与待引流部位连通;所述保护管包括若干个内管与若干个外管,相邻所述内管之间通过所述外管套设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相邻所述内管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外管之间均留有一定空隙,使所述保护管能够弯曲一定弧度;所述内管内径等于所述引流管外径;所述固定附着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片固定至待引流处。通过本方案,引流管依次穿过保护管、固定底座和固定片,由保护管和固定底座将其固定至待引流处;病人活动时,引流管带动保护管弯曲一定弧度,因保护管内径与引流管外径一致,能够有效防止引流管的弯折。优选地,所述内管两端外缘设有凸缘,所述外管两端内侧设有凸台;所述凸缘与所述凸台相配合,使所述内管之间通过所述外管套设连接。通过本方案,保证保护管能够自由的弯曲活动,且保证相互之间连接的牢固可靠。优选地,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长度一致;所述保护管能够弯曲的弧度不小于90度。通过本方案,提高保护管的弯曲弧度,能够有效扩大使用者的活动范围。优选地,所述保护管一端通过所述内管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另一端设有喇叭口。通过本方案,设置喇叭口能够减小引流管在保护管口的弯折角度。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上夹片与所述下夹片之间能够进行拆卸与组合固定;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上夹片与所述下夹片之间。通过本方案,方便固定片的更换,使本装置能够重复利用。优选地,所述下夹片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垂直设置的螺柱,所述上夹片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螺柱穿过所述固定孔,并通过螺帽进行固定。通过本方案,提高固定底座的稳定性与便捷性。优选地,所述下夹片的通孔周围设置有束紧片,所述束紧片能够进入所述上夹片的通孔内,并在所述上夹片的压力下固定所述引流管。通过本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引流管的固定,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固定片为医用胶布。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对引流管的有效固定;在引流期间,病人的活动不会造成引流管的弯折从而导致引流不畅,能够提高引流的可靠性。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固定附着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固定附着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保护管及固定底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保护管内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保护管外观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引流管的固定附着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200、固定片1100和保护管1300,所述固定底座1200固定至所述固定片1100中心位置,所述保护管1300一端固定至所述固定底座1200顶面,并通过所述固定底座1200上的通孔1201与待引流部位连通;所述保护管1300包括若干个内管1310与若干个外管1320,相邻所述内管1310之间通过所述外管1320套设连接;所述内管1310与所述外管1320之间、相邻所述内管1310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外管1320之间均留有一定空隙,使所述保护管1300能够弯曲一定弧度;所述内管1310内径等于所述引流管外径;所述固定附着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片1100固定至待引流处。通过本方案,引流管依次穿过保护管1300、固定底座1200和固定片1100,由保护管1300和固定底座1200将其固定至待引流处;病人活动时,引流管带动保护管1300弯曲一定弧度,因保护管1300内径与引流管外径一致,能够有效防止引流管的弯折,提高引流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1310两端外缘设有凸缘1311,所述外管1320两端内侧设有凸台1321;所述凸缘1311与所述凸台1321相配合,使所述内管1310之间通过所述外管1320套设连接。保证保护管1300能够自由的弯曲活动,且保证相互之间连接的牢固可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1310与所述外管1320长度一致;所述保护管1300能够弯曲的弧度不小于90度。提高保护管1300的弯曲弧度,能够有效扩大使用者的活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管1300一端通过所述内管1310与所述固定底座1200固定,另一端设有喇叭口1330。设置喇叭口1330能够减小引流管在保护管1300口部的弯折角度。通过内管1310与固定底座1200固定连接,便于引流管的穿过,防止外管1320的凸台1321阻挡引流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1200包括上夹片1210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管的固定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固定片和保护管,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至所述固定片中心位置,所述保护管一端固定至所述固定底座顶面,并通过所述固定底座上的通孔与待引流部位连通;/n所述保护管包括若干个内管与若干个外管,相邻所述内管之间通过所述外管套设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相邻所述内管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外管之间均留有一定空隙,使所述保护管能够弯曲一定弧度;所述内管内径等于所述引流管外径;/n所述固定附着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片固定至待引流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的固定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固定片和保护管,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至所述固定片中心位置,所述保护管一端固定至所述固定底座顶面,并通过所述固定底座上的通孔与待引流部位连通;
所述保护管包括若干个内管与若干个外管,相邻所述内管之间通过所述外管套设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相邻所述内管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外管之间均留有一定空隙,使所述保护管能够弯曲一定弧度;所述内管内径等于所述引流管外径;
所述固定附着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片固定至待引流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两端外缘设有凸缘,所述外管两端内侧设有凸台;所述凸缘与所述凸台相配合,使所述内管之间通过所述外管套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长度一致;所述保护管能够弯曲的弧度不小于90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妍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