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技术介绍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厘米,胸大肌止点以上,此处由松质骨向皮质骨过渡且稍细,是力学薄弱区,骨折较为常见,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肱骨外科颈骨折移位多较严重,局部出血较多,目前对肱骨外科颈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大部分为稳定性骨折,传统治疗保守治疗为首选,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一般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对移位较大者可采用C臂X光机透视下复位,但因为解剖位置紧靠肩关节,肱骨外科颈骨折整复相对易,但固定困难。目前保守治疗临床上有夹板、U型石膏、牵引和单肩“8”字绷带固定等固复位方法,但是以上方法有固定操作繁琐、舒适性低、固定绷带易脱落和骨折易移位等缺点,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解决了现有固定组件因为容易压迫血管,舒适性能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包括固定组件(1),其特征在于:/n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第一固定板(101)、第二固定板(102)和第三固定板(103),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展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穿插孔(5),所述第一固定板(101)远离延展板(2)的一侧设置有夹板(6),所述夹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板(8),所述第二固定板(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板(9),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包括固定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第一固定板(101)、第二固定板(102)和第三固定板(103),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展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穿插孔(5),所述第一固定板(101)远离延展板(2)的一侧设置有夹板(6),所述夹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板(8),所述第二固定板(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10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0),所述第二固定板(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1),所述第三固定板(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体(12),所述第三固定板(103)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框(13),所述固定框(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