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骨盆、髋臼微创螺钉固定手术中可替换导针的工作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69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49
一种环骨盆、髋臼微创螺钉固定手术中可替换导针的工作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插于套筒本体内的穿刺针,套筒本体包括呈圆柱形设置的第一拿捏块以及与第一拿捏块配合使用的插管,导针包括第二拿捏块以及与第二拿捏块配合使用的针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套筒本体凹槽设计提高了手术中术者手持套筒本体的稳定性,通过穿刺确认进针点和套筒替换螺钉导针建立螺钉通道,避免单纯导针长距离而发生弯曲和进针点滑移,以提高微创手术螺钉通道建立,减少软组织损伤同时有效提高微创手术置钉质量,穿刺定位针可套入定位可替换工作套筒内,通过螺纹可拧紧为一个整体,便于敲击穿入骨内,套筒外围有刻度,便于术中测量估算穿刺深度及套筒进入骨面深度,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骨盆、髋臼微创螺钉固定手术中可替换导针的工作套筒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环骨盆、髋臼微创螺钉固定手术中可替换导针的工作套筒,涉及骨盆、髋臼骨折时骨盆后环损伤的骶髂螺钉,髂骨翼骨折的LC-II螺钉以及髋臼前后柱螺钉等进针点的确认与替换螺钉导针精准建立安全螺钉通道,属于骨科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骨盆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周围血管、神经密集,骨折移位方式多样等,一直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难点。不稳定骨盆骨折即旋转不稳定或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骨折,常涉及骨盆后环骶髂关节韧带复合体及周围损伤和前环耻骨联合及其周围损伤。常合并严重出血、休克、腹腔及盆腔重要脏器损伤,因而其并发症高、死亡率高。早期精确复位和即刻固定稳定骨盆,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过去对其治疗重点是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对骨盆骨折本身多采取保守治疗,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近年来,随着对骨盆骨折的解剖与生物力学及损伤机制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学着主张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后对不稳定骨盆骨折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推广,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治疗进行了探索。骨盆骨折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骨盆、髋臼微创螺钉固定手术中可替换导针的工作套筒,包括套筒本体(1)和插于套筒本体(1)内的穿刺针(2),其特征是:所述套筒本体(1)包括呈圆柱形设置的第一拿捏块(3)以及与第一拿捏块(3)配合使用的插管(4),第一拿捏块(3)与插管(4)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拿捏块(3)的上端处开有以第一拿捏块(3)的中心为中心的开口(5),开口(5)内设有固定于第一拿捏块(3)上的螺纹凸台(6),螺纹凸台(6)上的螺纹为外螺纹,螺纹凸台(6)内开有贯穿第一拿捏块(3)的进针孔(7),所述插管(4)内部呈中空设置,其中插管(4)内部直径与进针孔(7)的内径一致,所述穿刺针(2)包括第二拿捏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骨盆、髋臼微创螺钉固定手术中可替换导针的工作套筒,包括套筒本体(1)和插于套筒本体(1)内的穿刺针(2),其特征是:所述套筒本体(1)包括呈圆柱形设置的第一拿捏块(3)以及与第一拿捏块(3)配合使用的插管(4),第一拿捏块(3)与插管(4)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拿捏块(3)的上端处开有以第一拿捏块(3)的中心为中心的开口(5),开口(5)内设有固定于第一拿捏块(3)上的螺纹凸台(6),螺纹凸台(6)上的螺纹为外螺纹,螺纹凸台(6)内开有贯穿第一拿捏块(3)的进针孔(7),所述插管(4)内部呈中空设置,其中插管(4)内部直径与进针孔(7)的内径一致,所述穿刺针(2)包括第二拿捏块(8)以及与第二拿捏块(8)配合使用的针杆(9),所述第二拿捏块(8)下端处开有以第二拿捏块(8)的中心为中心的台阶孔(10),台阶孔(10)的上端为供针杆(9)插于内的插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明兰树华邢海林王翀褚旭峰郑荣宗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