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管和胃管吻合手术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68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47
一种食管和胃管吻合手术用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常规食管吻合辅助装置结构单一,医务人员操控不方便和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问题,包括抵钉座和穿刺锥,所述抵钉座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右端设有卡簧管,卡簧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橡皮圈,卡簧管的右端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穿线孔,所述卡簧管的中部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卡簧片,每个卡簧片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卡块,所述穿刺锥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设有一个套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辅助医务人员更加安全可靠地进行手术,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esophagogastrost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管和胃管吻合手术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管和胃管吻合手术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胃食管结合部癌根治术中,食管和胃管吻合是消化道重建的关键步骤,对于位置较高的胃食管结合部癌离断食管后,食管残端位于膈肌裂孔以上,给消化道重建造成较大困难,orvil(经口抵钉座置入系统)需麻醉师配合,在咽喉镜直视下操作,抵钉座进入食管需放掉气管插管的安全气囊,而且,在食管内拖拽抵钉座容易造成食管黏膜的损伤,难以推广普及,增加患者的手术痛苦;反穿刺技术置入抵钉座时,食管残端位于膈肌裂孔以上,现有的抵钉座只能通过手术钳来控制导入,而食管残端位于膈肌裂孔以上,很难控制抵钉座的置入和导出,操作空间狭小,抵钉座、穿刺锥和吻合器的配合不易完成,离断食管或荷包缝合食管均不易完成,胸腔内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食管-胃管Overlap吻合,需胸腔内游离食管,增加手术时间,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较专业且熟悉胸腔解剖的医师才能完成,同样面临技术操作难度大,难以推广普及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便于医务人员操控和减少患者发症发生率的吻合手术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管和胃管吻合手术用辅助装置,包括抵钉座(3)、穿刺锥(8)和导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钉座(3)的中部设有左右方向的通孔,通孔的右端设有卡簧管(12),卡簧管(12)的左端与抵钉座(3)的中部连接,卡簧管(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橡皮圈(6),所述卡簧管(12)的内腔与通孔连通,卡簧管(12)的右端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穿线孔(11);/n所述卡簧管(12)的中部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卡簧片(5),每个卡簧片(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卡块(17),所述穿刺锥(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杆(9),连接杆(9)的后端设有一个套杆(10),卡块(17)卡设于穿刺锥(8)与套杆(10)之间的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管和胃管吻合手术用辅助装置,包括抵钉座(3)、穿刺锥(8)和导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钉座(3)的中部设有左右方向的通孔,通孔的右端设有卡簧管(12),卡簧管(12)的左端与抵钉座(3)的中部连接,卡簧管(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橡皮圈(6),所述卡簧管(12)的内腔与通孔连通,卡簧管(12)的右端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穿线孔(11);
所述卡簧管(12)的中部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卡簧片(5),每个卡簧片(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卡块(17),所述穿刺锥(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杆(9),连接杆(9)的后端设有一个套杆(10),卡块(17)卡设于穿刺锥(8)与套杆(10)之间的连接杆(9)上形成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管和胃管吻合手术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卡块(17)与连接杆(9)接触的面为弧形面,每个卡块(17)的弧形面直径与连接杆(9)的外径相同形成卡块(17)与连接杆(9)紧密贴合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管和胃管吻合手术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的上端环连接杆(9)的外周依次设有多个第一环形槽(13),第一环形槽(13)的后端部设有一个左右方向的第一条形槽(14),第一条形槽(14)与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