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681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听诊器,包括附耳机构、声音传导机构和隔音罩机构,使用该装置时,两个耳塞插入耳中,通过转动两个调节转环可以使两个隔音耳罩紧扣双耳,将隔音罩扣于所听诊部位,隔音罩和隔音耳罩均可有效消除外界声音对听诊声音的干扰,隔音罩下端设置有接触棉套,可以消除听诊头对皮肤的凉性触感,用手转动手握管,可通过转向滑球改变听诊头在皮肤上的接触部位,便于医生的诊断,更可消除医生手部运动产生的声音对听诊声音的辨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听诊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听诊器。
技术介绍
听诊器自从1817年3月8日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用于收集和放大从心脏、肺部、动脉、静脉和其他内脏器官处发出的声音。然而现如今的听诊器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手持听诊头贴于病人皮肤上,由于听诊器有较强的传音功能,音声手部的动作均易产生声音通过听诊器传入耳中,进而影响所听部位的声音辨别,且听音部分也会因为外界的声音而到干扰,也会影响声音的辨别,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听诊器,可以减轻消除外界对听诊器听音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听诊器,可以减轻消除外界对听诊器听音的干扰。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听诊器,包括附耳机构、声音传导机构和隔音罩机构,所述附耳机构包括连耳传音管、耳塞、三通连接管和传音直管,所述连耳传音管设置有两个,两个连耳传音管上端的内测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耳塞,三通连接管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听诊器,包括附耳机构(1)、声音传导机构(2)和隔音罩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耳机构(1)包括连耳传音管(1-1)、耳塞(1-2)、三通连接管(1-5)和传音直管(1-6),所述连耳传音管(1-1)设置有两个,两个连耳传音管(1-1)上端的内测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耳塞(1-2),三通连接管(1-5)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连耳传音管(1-1)的下端,传音直管(1-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三通连接管(1-5)的下端;/n所述声音传导机构(2)包括手握管(2-1)、连接传音管Ⅰ(2-2)、转向滑球(2-3)、传音通孔(2-4)、固定套(2-5)、固定槽(2-6)、连接传音管Ⅱ(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听诊器,包括附耳机构(1)、声音传导机构(2)和隔音罩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耳机构(1)包括连耳传音管(1-1)、耳塞(1-2)、三通连接管(1-5)和传音直管(1-6),所述连耳传音管(1-1)设置有两个,两个连耳传音管(1-1)上端的内测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耳塞(1-2),三通连接管(1-5)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连耳传音管(1-1)的下端,传音直管(1-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三通连接管(1-5)的下端;
所述声音传导机构(2)包括手握管(2-1)、连接传音管Ⅰ(2-2)、转向滑球(2-3)、传音通孔(2-4)、固定套(2-5)、固定槽(2-6)、连接传音管Ⅱ(2-7)、转环Ⅰ(2-8)、转环Ⅱ(2-9)、连接耳杆Ⅰ(2-10)、连接耳杆Ⅱ(2-11)、连接杆(2-12)、连接传音管Ⅲ(2-13)、连接传音管Ⅳ(2-14)和听诊头(2-15),连接传音管Ⅰ(2-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手握管(2-1)的下端,连接传音管Ⅰ(2-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转向滑球(2-3)的上端,传音通孔(2-4)设置在转向滑球(2-3)内,转向滑球(2-3)转动连接在固定套(2-5)内,固定槽(2-6)设置在固定套(2-5)的上端,连接传音管Ⅱ(2-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转向滑球(2-3)的下端,转环Ⅰ(2-8)转动连接在连接传音管Ⅱ(2-7)的下端,转环Ⅰ(2-8)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