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结构、集成泵及电子血压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67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结构、集成泵及电子血压计,阀结构包括阀壳体及隔膜,阀壳体开设有通气腔室、进气孔、排气孔及充气孔;隔膜具有弹性且开设有通气孔,隔膜具有由通气孔的边缘向上延伸而成的对位管,隔膜用于将通气腔室分隔为上腔室及下腔室,排气孔及充气孔位于上腔室,进气孔位于下腔室,隔膜能够在下腔室内的气压高于预设值时产生朝向上腔室的弹性变形,使得通气孔与充气孔相连通,隔膜能够在弹性形变消除并复位时使得对位管与上腔室的腔壁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结构对位管对接于通气孔后,通气孔与上腔室隔离,排气孔与下腔室的隔离,避免充气过程中气体从排气孔泄漏,也不会造成通气孔被封堵的情况,保证充气过程顺利且流畅地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结构、集成泵及电子血压计
本技术属于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阀结构、集成泵及电子血压计。
技术介绍
人们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先是通过集成泵向臂带或腕带的气囊中充气以便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停止充气动作,气囊通过集成泵自动排放气体,放气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现有的集成泵包括泵主体及阀结构,该阀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第一阀壳体910、与第一阀壳体910相对接的第二阀壳体920及密封连接于第一阀壳体910及第二阀壳体920之间的隔膜930,第一阀壳体910具有第一通气槽,第一通气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泵主体的排气机构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孔901、与泵主体的排气结构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孔902,第一通气槽的槽底设有朝向隔膜930凸出的阀座940,第二阀壳体920具有第二通气槽,第二通气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气囊相连通的充气孔903及与大气连通的排气孔904,第一阀壳体910与第二阀壳体920相对接使得第一通气槽与第二通气槽共同形成通气腔,隔膜930与第一通气槽的槽底及第二通气槽的槽底均间隔设置,以将通气腔分为上腔室911和下腔室921,隔膜930与阀座940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气孔931,隔膜930具有一定弹性,使其在下腔室921的气压足够大时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封堵住排气孔904,在停止充气或上腔室911气压较大时能够贴合于阀座940以封堵住隔膜930上的通气孔931。现有的集成泵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泵主体向排气结构充气时,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孔901及第二进气孔902进入下腔室921,当气压足够大时隔膜930发生弹性变形并封堵住排气孔904,同时与阀座940分离,气体通过隔膜930上的通气孔931进入上腔室911,再通过充气孔903进入气囊,完成充气过程,当泵主体停止充气后,隔膜930由于弹性恢复力及大气压力与充气孔903分离,使得充气孔903与排气孔904相连通,气囊中的气体回流经过排气孔904、上腔室911及充气孔903排出,此时隔膜930的通气孔931处贴合于阀座940,阀座940得以封堵住隔膜930通气孔931防止气体进入下腔室921,完成放气过程。但是现有的这种阀结构通过隔膜930发生弹性形变后与第一阀壳体910相贴合来封堵排气孔904,易由于隔膜930与第一阀壳体910之间的些许空隙造成上腔室911的漏气,下腔室921气压过大时还易造成隔膜930的通气孔931贴合至第一阀壳体910造成通气孔931的充气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结构、集成泵及电子血压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隔膜在充气过程中易对排气孔封堵不严或造成充气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阀结构,用于连接泵主体及待充气机构,包括:阀壳体,开设有通气腔室、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所述泵主体的进气孔、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大气的排气孔以及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所述待充气机构的充气孔;隔膜,其具有弹性且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隔膜还具有由所述通气孔的边缘向上延伸而成的对位管,所述隔膜与所述阀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通气腔室内,且用于将所述通气腔室分隔为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排气孔及所述充气孔位于所述上腔室,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下腔室,所述隔膜能够在所述下腔室内的气压高于预设值时产生朝向所述上腔室的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对位管对接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并使得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充气孔相连通,所述隔膜能够在弹性形变消除并复位时使得所述对位管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室的腔壁开设有与所述对位管适配的对位槽,所述隔膜能够在发生朝向所述上腔室弹性变形时使得所述对位管插设于所述对位槽,所述充气孔开设于所述对位槽的槽底。进一步地,所述阀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上通气槽的槽底且凸出于所述上通气槽的槽壁的对位座,所述对位座开设有贯穿设置且与所述对位管适配的对位孔,所述对位孔与所述充气孔相贯通,所述隔膜能够在发生朝向所述上腔室弹性变形时使得所述对位管插设于所述对位孔。进一步地,所述阀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对接的下壳体,所述隔膜连接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开设有上通气槽,所述下壳体开设有下通气槽,所述上通气槽与所述下通气槽共同形成所述通气腔室,所述充气孔开设于所述上通气槽的槽底。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包括连接于所述通气腔室的腔壁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且朝向所述上腔室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对位管位于所述凸起部。进一步地,所述阀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对位管且具有弹性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能够在所述泵主体停止充气时通过自身弹性恢复力使得所述对位管与所述阀壳体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套接于所述对位管的弹簧,所述弹簧在所述对位管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未对接的状态下其上端点高于所述对位管的上端点,以使得所述弹簧在所述对位管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对接时产生弹性恢复力。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开设于所述上通气槽的槽底,所述阀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隔膜朝向所述上腔室一侧的封堵座,所述封堵座朝向所述排气孔方向凸出,以使得所述隔膜能够在产生朝向所述上腔室的弹性变形时使得所述封堵座封堵住所述排气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集成泵,包括泵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阀结构,所述泵主体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并用于朝向所述进气孔充入流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气囊以及如上所述的集成泵,所述气囊与所述充气孔相连通。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阀结构通过充气孔使得泵主体能够向下腔室充气,在充气速度大于通气孔的出气速度时,下腔室内气压增大,当气压大于隔膜发生弹性变形的弹力时,隔膜在气压的推力下发生朝向上腔室凸出的弹性变形,以使得对位管对接于上腔室的腔壁,并使得充气孔与通气孔连通,形成充气通道,此时,通气孔及充气孔均与上腔室相隔离,下腔室内的气体只能通过此充气通道充入待充气机构中,而不会进入上腔室内,也就不会通过排气孔排出,实现了对待充气机构的充气过程,且避免充气过程中气体从排气孔泄漏;在泵主体停止充气或下腔室内的压力小于待充气机构内空气的压力时,气体由待充气机构回流,隔膜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对位管脱离上腔室的腔壁,充气孔得以与上腔室重新连通,待充气机构内的气体通过充气孔进入上腔室并通过排气孔排出,完成排气过程。本技术的对位管对接于通气孔后,通气孔与上腔室隔离也就实现了排气孔与下腔室的隔离,无需对排气孔进行封堵即可实现充气过程,当下腔室气压过大时,也不会造成通气孔被封堵的情况,保证充气过程顺利且流畅地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阀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阀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阀结构的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结构,用于连接泵主体及待充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壳体,开设有通气腔室、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所述泵主体的进气孔、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大气的排气孔以及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所述待充气机构的充气孔;/n隔膜,其具有弹性且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隔膜还具有由所述通气孔的边缘向上延伸而成的对位管,所述隔膜与所述阀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通气腔室内,且用于将所述通气腔室分隔为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排气孔及所述充气孔位于所述上腔室,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下腔室,所述隔膜能够在所述下腔室内的气压高于预设值时产生朝向所述上腔室的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对位管对接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并使得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充气孔相连通,所述隔膜能够在弹性形变消除并复位时使得所述对位管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结构,用于连接泵主体及待充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壳体,开设有通气腔室、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所述泵主体的进气孔、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大气的排气孔以及连通所述通气腔室与所述待充气机构的充气孔;
隔膜,其具有弹性且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隔膜还具有由所述通气孔的边缘向上延伸而成的对位管,所述隔膜与所述阀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通气腔室内,且用于将所述通气腔室分隔为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排气孔及所述充气孔位于所述上腔室,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下腔室,所述隔膜能够在所述下腔室内的气压高于预设值时产生朝向所述上腔室的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对位管对接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并使得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充气孔相连通,所述隔膜能够在弹性形变消除并复位时使得所述对位管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的腔壁开设有与所述对位管适配的对位槽,所述隔膜能够在发生朝向所述上腔室弹性变形时使得所述对位管插设于所述对位槽,所述充气孔开设于所述对位槽的槽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对接的下壳体,所述隔膜连接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开设有上通气槽,所述下壳体开设有下通气槽,所述上通气槽与所述下通气槽共同形成所述通气腔室,所述充气孔开设于所述上通气槽的槽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上通气槽的槽底且凸出于所述上通气槽的槽壁的对位座,所述对位座开设有贯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康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