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洁面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66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洁面仪,包括握柄、洗脸头,握柄一端设有供洗脸头放置的槽I,槽I侧壁设有斜槽,斜槽一端连通槽I端面,另一端连接限位槽I;洗脸头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刷毛、壳体、设于壳体外的转动部,转动部内壁设有凸块I,壳体设有供凸块I滑动的矩形孔,底座侧壁设有导向槽及与凸块I滑动配合的螺旋槽。洗脸头与握柄通过凸块II、斜槽、限位槽I可拆卸设置,方便了洗脸头的更换;通过螺旋槽、凸块I配合使底座相对壳体左右移动,不仅能防止刷毛在剪过后无法达到正常的洗脸效果,还能将刷毛收入壳体内,防止刷毛裸露于外部意外损坏;环形架使握把能直立在桌面上,减少洁面仪的占用空间;盖能防止刷毛在不使用时灰尘落在上面。

New type face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洁面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洁面仪,尤其是一种新型洁面仪。
技术介绍
洁面仪是近年来兴起的最新洁面方式,也被称作洗脸刷。脸部清洁设备可以对脸部进行有效的清洁。洁面仪上的刷毛长时间使用后端部会出现开叉,无法达到正常的洗脸效果,需要更换洗脸头才能继续使用,如此操作造成资源浪费,若剪掉刷毛端部开叉部分继续使用,则因刷毛裸露于壳体外部长度太短,即壳体太过贴近脸部无法达到正常的洗脸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洁面仪,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洁面仪,包括握柄、洗脸头,所述握柄一端设有供洗脸头放置的槽I,另一端供手持,槽I侧壁设有斜槽,斜槽一端连通槽I端面,另一端连接限位槽I,限位槽I位于斜槽远离槽I底壁的一侧,槽I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振动块,振动块内置有振动马达;所述洗脸头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刷毛、壳体、设于壳体外的转动部,转动部和壳体均为环形结构设置,转动部可相对壳体转动,转动部内壁设有凸块I,壳体设有供凸块I滑动的矩形孔,壳体内壁设有凸块III,底座侧壁设有导向槽及与凸块I滑动配合的螺旋槽,所述导向槽与凸块III滑动配合,螺旋槽远离刷毛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II,底座设有刷毛的面上设有槽II,底座远离设有刷毛的面上设有供振动块容置的槽III。壳体上设有凸块II,凸块II沿斜槽滑入限位槽I。所述转动部外壁上设有防滑槽纹。所述壳体上套设有盖,盖4与壳体21螺纹连接,盖远离洗脸头的面上设有按摩粒、通孔,所述盖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有按压杆,按压杆可穿过通孔滑动,按压杆与槽II相对应。握柄握持的一端设有环形架,握柄该端设有台阶,台阶平行于握柄的面上设有滑块,与之垂直的面上设有支架槽,环形架一端设有与之垂直的固定环,另一端插设于支架槽内,环形架内壁设有“C”形槽及连通“C”形槽的竖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洗脸头直接更换太过浪费裁剪又减弱效果的问题,该新型洁面仪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洗脸头与握柄通过凸块II、斜槽、限位槽I可拆卸设置,方便了洗脸头的更换,弹簧使外壳、底座受到远离槽I的力,使凸块II卡设于限位槽I内,凸块I滑至限位槽II内能防止刷毛在使用时缩回外壳内;通过螺旋槽、凸块I配合使底座相对壳体左右移动,不仅能防止刷毛在剪过后无法达到正常的洗脸效果,还能将刷毛收入壳体内,防止刷毛裸露于外部意外损坏;通过按压杆与槽II配合使凸块I从限位槽II中滑动至螺旋槽中,方便转动部转动,凸块III、导向槽能防止底座相对壳体转动;环形架使握把能直立在桌面上,减少洁面仪的占用空间;盖能防止刷毛在不使用时灰尘落在上面,盖上设置的按摩粒使洁面仪能起到按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洗脸头2的爆炸图;图3为握柄1、洗脸头2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环形架5的剖面图;图5为底座24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盖4的剖面图;图中:1-握柄、10-振动块、2-洗脸头、20-刷毛、21-壳体、22-转动部、23-防滑槽纹、24-底座、25-螺旋槽、26-矩形孔、27-凸块II、28-凸块I、29-凸块III、290-导向槽、3-槽I、30-斜槽、32-限位槽I、33-槽II、34-槽III、35-限位槽II、4-盖、40-通孔、41-按压杆、42-按摩粒、5-环形架、50-固定环、51-台阶、52-滑块、53-“C”形槽、54-滑槽、55-支架槽。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7可知,本技术:一种新型洁面仪,包括握柄1、洗脸头2,所述握柄1一端设有供洗脸头2放置的槽I3,另一端供手持,槽I3侧壁设有斜槽30,斜槽30一端连通槽I3端面,另一端连接限位槽I32,限位槽I32位于斜槽30远离槽I3底壁的一侧,槽I3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振动块10,振动块10内置有振动马达;所述洗脸头2包括底座24、设于底座24上的刷毛20、壳体21、设于壳体21外的转动部22,转动部22和壳体21均为环形结构设置,转动部22可相对壳体21转动,转动部22内壁设有凸块I28,壳体21设有供凸块I28滑动的矩形孔26,壳体21内壁设有凸块III29,底座24侧壁设有导向槽290及与凸块I28滑动配合的螺旋槽25,所述导向槽290与凸块III29滑动配合,螺旋槽25远离刷毛20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II35,底座24设有刷毛20的面上设有槽II33,底座24远离设有刷毛20的面上设有供振动块10容置的槽III34。振动块10置于槽III34中使洗脸头2在使用时能够振动,增强面部的水分吸收;转动部22转动使凸块I28在螺旋槽25内移动,使底座24平移出壳体21;凸块III29与导向槽290配合防止凸块I28在螺旋槽25内移动时带动底座24相对壳体21转动;多个限位槽II35不仅方便用户选择刷毛20需要伸出壳体21的长度,还能防止洁面仪在不使用时转动部22意外转动。该洁面仪安装完成状态,槽I3与振动块10之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压缩力不小于洗脸或按摩所用力的10倍。壳体21上设有凸块II27,凸块II27沿斜槽30滑入限位槽I32。通过弹簧给予壳体21的弹力使凸块II27卡入限位槽I32中,防止洗脸头2脱落。所述转动部22外壁上设有防滑槽纹23。防滑槽纹23能方便用户转动转动部22。所述壳体21上套设有盖4,盖4与壳体21螺纹连接盖4远离洗脸头2的面上设有按摩粒42、通孔40,所述盖4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有按压杆41,按压杆41可穿过通孔40滑动,按压杆41与槽II33相对应。按压杆41按压槽II33,使凸块I28能从限位槽II35中滑动至螺旋槽25中,方便转动部22转动。按压时,可选用杆状物穿过通孔40顶压按压杆41,比如筷子,进而顶压槽II33。握柄1握持的一端设有环形架5,握柄1该端设有台阶51,台阶51平行于握柄1的面上设有滑块52,与之垂直的面上设有支架槽55,环形架5一端设有与之垂直的固定环50,另一端插设于支架槽55内,环形架5内壁设有“C”形槽53及连通“C”形槽53的竖槽54。环形架5使洁面仪能立在桌面上,减少洁面仪的占用空间,滑块52与竖槽54、“C”型槽53配合使环形架5能滑入或拉出支架槽55并固定,固定环50方便用户手持滑动环形架5和固定在放置面上。当刷毛20产时间使用出现分叉时,首先,将分叉的端部剪切;然后,用杆状物穿过通孔40通过顶压按压杆41,按压杆41进而顶置槽II33,进而推动底座24相对壳体21向内平移,使凸块I28从限位槽II35中滑入螺旋槽25中;之后,转动转动部22,即凸块I28沿螺旋槽25滑动,在此过程中,凸块III29向导向槽290靠近握柄1的一侧移动,底座24相对外壳21向远离握柄1的一侧平移,平移完成松开杆状物的施力,受弹簧的力凸块I28滑入就近的限位槽II35中,转动部22无法转动,即可正常使用该洁面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洁面仪,包括握柄(1)、洗脸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一端设有供洗脸头(2)放置的槽I(3),另一端供手持,槽I(3)侧壁设有斜槽(30),斜槽(30)一端连通槽I(3)端面,另一端连接限位槽I(32),限位槽I(32)位于斜槽(30)远离槽I(3)底壁的一侧,槽I(3)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振动块(10),振动块(10)内置有振动马达;所述洗脸头(2)包括底座(24)、设于底座(24)上的刷毛(20)、壳体(21)、设于壳体(21)外的转动部(22),转动部(22)和壳体(21)均为环形结构设置,转动部(22)可相对壳体(21)转动,转动部(22)内壁设有凸块I(28),壳体(21)设有供凸块I(28)滑动的矩形孔(26),壳体(21)内壁设有凸块III(29),底座(24)侧壁设有导向槽(290)及与凸块I(28)滑动配合的螺旋槽(25),所述导向槽(290)与凸块III(29)滑动配合,螺旋槽(25)远离刷毛(20)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II(35),底座(24)设有刷毛(20)的面上设有槽II(33),底座(24)远离设有刷毛(20)的面上设有供振动块(10)容置的槽III(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洁面仪,包括握柄(1)、洗脸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一端设有供洗脸头(2)放置的槽I(3),另一端供手持,槽I(3)侧壁设有斜槽(30),斜槽(30)一端连通槽I(3)端面,另一端连接限位槽I(32),限位槽I(32)位于斜槽(30)远离槽I(3)底壁的一侧,槽I(3)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振动块(10),振动块(10)内置有振动马达;所述洗脸头(2)包括底座(24)、设于底座(24)上的刷毛(20)、壳体(21)、设于壳体(21)外的转动部(22),转动部(22)和壳体(21)均为环形结构设置,转动部(22)可相对壳体(21)转动,转动部(22)内壁设有凸块I(28),壳体(21)设有供凸块I(28)滑动的矩形孔(26),壳体(21)内壁设有凸块III(29),底座(24)侧壁设有导向槽(290)及与凸块I(28)滑动配合的螺旋槽(25),所述导向槽(290)与凸块III(29)滑动配合,螺旋槽(25)远离刷毛(20)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II(35),底座(24)设有刷毛(20)的面上设有槽II(33),底座(24)远离设有刷毛(20)的面上设有供振动块(10)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千丰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