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57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底止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是由基底以及贴覆在基底上端周向的贴面框,所述基底设有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均镶嵌有止滑垫。通过第一止滑层和第二止滑层与地面接触,当人体行走时,第一止滑层和第二止滑层向地面挤压,通过L型沟槽与直线沟槽将残留在第一止滑层表面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水或油导出,通过U型沟槽与条形沟槽将残留在第二止滑层表面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水或油导出,从第一止滑层与第二止滑层之间的缝隙处流出,使得第一止滑层和第二止滑层与地面完全贴合,提供抓地力,从而实现良好的止滑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A kind of formal sole with oily water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止滑
,具体为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底,比如:在防滑鞋底底部表面上设计花纹图案,藉由此花纹图案达到防滑效果,但是,这种鞋底花纹图案与地面接触的表面间没有形成排水槽、排油槽或者排水槽、排油槽数量、结构设计达不到要求,从而防滑鞋底底部表面和地面实际接触时无法做到完全贴合,即防滑鞋底底部表面与地面之间往往存有间隙,如残留空气、水或油等,所以,导致抓地力差,仍有打滑的现象,又比如:在防滑鞋底底部表面上增加防滑钉,这种防滑钉明显突出于鞋底而且端部面积较小,对于松软地面而言,因防滑钉可以嵌入地面,尚可达到防滑效果,但对于硬质地面而言,因防滑钉与硬质地面的接触面很小而摩擦阻力亦小,故抓地力更差,防滑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是由基底以及贴覆在基底上端周向的贴面框,所述基底设有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均镶嵌有止滑垫,所述基底的后脚跟侧壁开设有U型凹槽,U型凹槽内插接有起弹性保护作用的U型弹性垫。优选的,所述止滑垫是由多个第一止滑层形成的一排排第一排泄槽和多个第二止滑层形成的一排排第二排泄槽交替排列组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止滑层是由一矩形橡胶弹性体组成,所述第一止滑层的四周拐角开设有L型沟槽,第一止滑层的中部开设有一贯通的直线沟槽。优选的,所述第二止滑层是由一矩形橡胶弹性体组成,所述第二止滑层相对的两侧对称开设有U型沟槽,第二止滑层的中部开设有一贯通两个U型沟槽的条形沟槽。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止滑层之间的距离为2mm,相邻两个第二止滑层之间的距离为2mm,第一止滑层与相邻的第二止滑层之间的距离为2mm。优选的,所述L型沟槽与直线沟槽的宽度均为0.33mm。优选的,所述U型沟槽与条形沟槽的宽度均为0.3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卫生间、洗手间、水房或生产车间等潮湿、有水或油、容易打滑的场所使用时,通过第一止滑层和第二止滑层与地面接触,当人体行走时,第一止滑层和第二止滑层向地面挤压,通过L型沟槽与直线沟槽将残留在第一止滑层表面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水或油导出,通过U型沟槽与条形沟槽将残留在第二止滑层表面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水或油导出,从第一止滑层与第二止滑层之间的缝隙处流出,使得第一止滑层和第二止滑层与地面完全贴合,提供抓地力,从而实现良好的止滑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止滑垫底纹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止滑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止滑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鞋底本体1、贴面框11、基底12、止滑垫13、第一止滑层131、第二止滑层132、U型弹性垫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是由基底12以及贴覆在基底12上端周向的贴面框11,基底12设有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均镶嵌有止滑垫13,基底12的后脚跟侧壁开设有U型凹槽,U型凹槽内插接有起弹性保护作用的U型弹性垫14。止滑垫13是由多个第一止滑层131形成的一排排第一排泄槽和多个第二止滑层132形成的一排排第二排泄槽交替排列组成,相邻两个第一止滑层131之间的距离为2mm,相邻两个第二止滑层132之间的距离为2mm,第一止滑层131与相邻的第二止滑层132之间的距离为2mm,第一止滑层131是由一矩形橡胶弹性体组成,第一止滑层131的四周拐角开设有L型沟槽,第一止滑层131的中部开设有一贯通的直线沟槽,L型沟槽与直线沟槽的宽度均为0.33mm,第二止滑层132是由一矩形橡胶弹性体组成,第二止滑层132相对的两侧对称开设有U型沟槽,第二止滑层132的中部开设有一贯通两个U型沟槽的条形沟槽,U型沟槽与条形沟槽的宽度均为0.33mm。本技术在卫生间、洗手间、水房或生产车间等潮湿、有水或油、容易打滑的场所使用时,通过第一止滑层131和第二止滑层132与地面接触,当人体行走时,第一止滑层131和第二止滑层132向地面挤压,通过L型沟槽与直线沟槽将残留在第一止滑层131表面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水或油导出,通过U型沟槽与条形沟槽将残留在第二止滑层132表面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水或油导出,从第一止滑层131与第二止滑层132之间的缝隙处流出,使得第一止滑层131和第二止滑层132与地面完全贴合,提供抓地力,从而实现良好的止滑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是由基底(12)以及贴覆在基底(12)上端周向的贴面框(11),所述基底(12)设有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均镶嵌有止滑垫(13),所述基底(12)的后脚跟侧壁开设有U型凹槽,U型凹槽内插接有起弹性保护作用的U型弹性垫(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是由基底(12)以及贴覆在基底(12)上端周向的贴面框(11),所述基底(12)设有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均镶嵌有止滑垫(13),所述基底(12)的后脚跟侧壁开设有U型凹槽,U型凹槽内插接有起弹性保护作用的U型弹性垫(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垫(13)是由多个第一止滑层(131)形成的一排排第一排泄槽和多个第二止滑层(132)形成的一排排第二排泄槽交替排列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水面止滑的正装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滑层(131)是由一矩形橡胶弹性体组成,所述第一止滑层(131)的四周拐角开设有L型沟槽,第一止滑层(131)的中部开设有一贯通的直线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滔温媛瑛韩成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