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轴的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645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轮轴的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包括:板簧(11);后附接装置(24),该后附接装置被构造成固定到车架(2)并包括两个平行的壁(40),所述两个平行的壁沿横向方向间隔开距离(d)。板簧(11)的后端部分(14)在所述壁(40)之间被收容在后附接装置(24)中,并能够相对于后附接装置纵向滑动。板簧的后端部分(14)具有小于距离(d)的第一宽度(w1),并且该板簧(11)至少在板簧(11)的位于后端部分(14)前方的阻挡部分(30)中具有大于所述距离(d)的第二宽度(w2)。

Suspension system of vehicle ax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轮轴的悬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轮轴的悬架系统。本专利技术能够应用于重型车辆,例如卡车、公共汽车和建筑设备,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车辆悬架包括由一个或多个叠置的板制成的板簧,该板簧邻近车辆的车架纵梁纵向地布置在车架纵梁下方。提供了一种前附接装置和后附接装置,二者都固定到车架。板簧的前端部分被接合在前附接装置中,通常沿纵向方向没有自由度,而板簧的后端部分被接合在后附接装置中,以便能够相对于后附接装置纵向滑动。此外,该板簧包括被接合在中间接附装置中的中间部分,用于将车辆轮轴附接到车架。出于重量和成本的原因,由单个板制成的单板板簧比那些包括多个板的板簧更有利。然而,在板簧断裂的情况下,没有板簧来确保车辆安全。更具体地,如果板簧在其前部分处断裂,则它不再保持在纵向方向上。结果,连接到悬架系统的车辆轮轴也没有保持在纵向方向上,这在安全方面造成严重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车辆轮轴的悬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轮轴的悬架系统,它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轮轴(4)的悬架系统(10),所述悬架系统(10)包括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板簧(11),所述悬架系统(10)包括被构造成固定到车架(2)的后附接装置(24),所述后附接装置(24)包括两个壁(40),所述两个壁(40)基本垂直于所述横向轴线并沿所述横向轴线间隔开距离(d),所述板簧(11)的后端部分(14)在所述壁(40)之间被收容在所述后附接装置(24)中,并且所述后端部分(14)能够相对于所述后附接装置(24)纵向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的所述后端部分(14)沿所述横向轴线具有第一宽度(w1),所述第一宽度(w1)小于所述距离(d),并且所述板簧(11)至少在所述板簧(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轮轴(4)的悬架系统(10),所述悬架系统(10)包括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的板簧(11),所述悬架系统(10)包括被构造成固定到车架(2)的后附接装置(24),所述后附接装置(24)包括两个壁(40),所述两个壁(40)基本垂直于所述横向轴线并沿所述横向轴线间隔开距离(d),所述板簧(11)的后端部分(14)在所述壁(40)之间被收容在所述后附接装置(24)中,并且所述后端部分(14)能够相对于所述后附接装置(24)纵向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的所述后端部分(14)沿所述横向轴线具有第一宽度(w1),所述第一宽度(w1)小于所述距离(d),并且所述板簧(11)至少在所述板簧(11)的位于所述后端部分(14)前方的阻挡部分(30)中沿所述横向轴线具有第二宽度(w2),所述第二宽度(w2)大于所述距离(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单板板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w1)略小于所述距离(d)。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分(30)基本上邻接所述板簧的所述后端部分(1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11)包括位于所述阻挡部分(30)与所述板簧的所述后端部分(14)之间的过渡部分(31),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歇尔·赫维史蒂芬·布朗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沃卡车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