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用水分析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6402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用水分析监控系统,用于解决了现有的灌溉用水量分析不准确以及仅仅依靠农作物生育期进行参考,而无法根据农作物的真实生长情况进行灌溉用水分析的问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服务器、土壤初检模块、发布接收模块、灌溉分析模块、图片分析模块、储水量采集模块和水资源整合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农田信息,然后通过土壤初检模块对农田信息中的农田土壤湿度并进行判断,通过图片分析模块对该土壤检测点的农作物生长进行判断和计算得到农作物生长值,通过农作物生长值以及土壤的湿度和土壤所处地区的天气情况判断灌溉用水,可以精准的得到农田的灌溉用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用水分析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溉用水分析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用水分析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灌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在专利CN107491844A公开了一种农田灌溉层次需水量的分析方法,虽然实现了将农田灌溉需水分层次进行分析计算,能够准确地分析计算农田灌溉各层次需水量,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但是存在的不足:仅仅依靠农作物生育期进行参考,而无法根据农作物的真实生长情况进行灌溉,现实生活中,存在农作物生育期相同,但是不同农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存在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农田农作物的真实生长情况进行合理分析灌溉用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用水分析监控系统;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用水分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服务器、土壤初检模块、发布接收模块、灌溉分析模块、图片分析模块、储水量采集模块和水资源整合模块;/n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农田信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农田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所述土壤初检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农田土壤湿度并进行判断,具体判断过程如下:/na:将农田划分若干个区域,并标记为Ai,i=1、……、n;每个区域包括若干个土壤检测点,并将其标记为Aij;j=1、……、n;将土壤检测点Aij对应的农田土壤湿度标记为P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用水分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服务器、土壤初检模块、发布接收模块、灌溉分析模块、图片分析模块、储水量采集模块和水资源整合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农田信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农田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所述土壤初检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农田土壤湿度并进行判断,具体判断过程如下:
a:将农田划分若干个区域,并标记为Ai,i=1、……、n;每个区域包括若干个土壤检测点,并将其标记为Aij;j=1、……、n;将土壤检测点Aij对应的农田土壤湿度标记为PkAij;k=1、……、n;
b:通过服务器获取土壤检测点Aij所处当前时间之后的三天温度;并将三天的温度计算平均值,获得平均温度,并将其标记为WPAij;
c: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土壤检测点Aij的图片采集值CRAij;其中e1和e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固定值;
d:当图片采集值CRAij大于设定阈值,则生成图片采集信号;
e:土壤初检模块将土壤检测点Aij的位置坐标和图片采集信号发送至发布接收模块;
所述发布接收模块用于发布土壤检测点的拍照需求和接收土壤监测点的拍照信息;发布接收模块将土壤检测点以及拍照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进行存储;
所述图片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土壤检测点以及农作物叶片图片、农作物的高度和农作物名称并进行农作物生长值计算,图片分析模块将土壤检测点对应的生长值发送至服务器内进行存储;
所述灌溉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农田的灌溉用水量,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土壤检测点的天气预报数据以及土壤检测点的图片采集值和农作物生长值;
步骤二:对天气预报数据进行处理,设定对比降雨值记为QdAij;d=1……n;且Q1Aij>……>Q15Aij;
步骤三:将土壤检测点的天气预报数据与对比降雨值进行匹配,获取到对应的降雨值,并进行求和得到降雨总值,并标记为JYAij;具体表现为,当天气预报数据中第五天和第十天有雨,则将匹配到的Q5Aij和Q10Aij进行求和,得到降雨总值JYAij;
步骤四:将天气预报数据中的降雨量进行求和,得到总降雨量ZJAij;将天气预报数据中的十五日的温度进行求平均值,得到平均温度WDAij;
步骤五: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土壤检测点的灌溉值GAij;其中,h1、h2、h3、h4和h5均为预设比例系数固定值;μ为误差补偿常数,取值为6.9823341;
步骤六:将计算灌溉值的土壤检测点标记为需要灌溉点,根据灌溉值的大小通过一定比例换算得到灌溉点所需要的灌溉水量;将所有的土壤检测点换算的灌溉水量进行求和,得到农田的灌溉用水量;灌溉分析模块将灌溉用水量用水量发送至服务器内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用水分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接收模块发布土壤检测点的拍照需求和接收土壤监测点的拍照信息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连接发布接收模块,并查看拍照需求,用户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妮徐珍玉刘家玉刘杨戴秀阿瑟·格尼斯梁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