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电动机的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步电动机的转子。
技术介绍
永磁体同步电动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存在各种各样的构造,众所周知的有在转子的外周表面粘贴永磁体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以下称“SPM(Surface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以及将永磁体埋入转子铁芯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以下称“IPM(Interior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或者“同步电动机(SynchronousMotor)”)。IPM由于具有将永磁体埋入转子内的构造,所以与在转子的表面粘贴永磁体的SPM相比,转子在高速旋转时永磁体飞散的风险小。另外,由于IPM不需要像SPM一样在永磁体设置用于将永磁体粘贴至转子的表面的曲面,能够采用平板的永磁体,所以能够降低成本。因此,如果能够在例如用于驱动机床的进给轴的伺服电动机中采用IPM,则能够实现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然而一般来说,由于与SPM相比,IPM的电感大,产生电流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铁芯以及多个永磁体,/n所述转子铁芯由硅钢片或者软磁材料构成,所述转子铁芯包括:沿周方向间隔形成的多个磁体插入孔、以及形成在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各自的外周侧的多个狭缝,/n多个所述永磁体埋设于各个所述磁体插入孔,其磁极的朝向为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n所述多个狭缝包括调整狭缝以及磁路形成狭缝,所述磁路形成狭缝在与各个所述永磁体的磁极的朝向交叉的方向上间隔形成,/n所述磁路形成狭缝的至少其中一个是被调整狭缝,/n在各个所述磁路形成狭缝之间、以及在所述交叉的方向上的最外侧的所述磁路形成狭缝的外侧部分形成有磁路,/n在所述被调整狭缝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80713 JP 2018-1329001.一种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铁芯以及多个永磁体,
所述转子铁芯由硅钢片或者软磁材料构成,所述转子铁芯包括:沿周方向间隔形成的多个磁体插入孔、以及形成在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各自的外周侧的多个狭缝,
多个所述永磁体埋设于各个所述磁体插入孔,其磁极的朝向为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
所述多个狭缝包括调整狭缝以及磁路形成狭缝,所述磁路形成狭缝在与各个所述永磁体的磁极的朝向交叉的方向上间隔形成,
所述磁路形成狭缝的至少其中一个是被调整狭缝,
在各个所述磁路形成狭缝之间、以及在所述交叉的方向上的最外侧的所述磁路形成狭缝的外侧部分形成有磁路,
在所述被调整狭缝与所述永磁体之间形成所述调整狭缝,以使通过相邻的所述磁路的所述交叉的方向的单位宽度的磁感线量的差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狭缝的所述交叉的方向的最大宽度,比所述被调整狭缝的所述交叉的方向的最大宽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狭缝与所述磁体插入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调整狭缝是位于所述永磁体的磁极中心侧的所述磁路形成狭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叉的方向是沿所述永磁体的边的第一方向,
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侧处的、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与所述磁体插入孔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W1、
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的、从所述永磁体的所述一端至距离所述一端最近的所述磁路形成狭缝的所述一端侧的边缘的距离W2、
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的、从所述被调整狭缝的所述一端侧的边缘至与所述被调整狭缝的所述一端侧相邻的所述磁路形成狭缝的所述被调整狭缝侧的边缘的距离W3、以及
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的、从所述调整狭缝的所述一端侧的边缘至与所述调整狭缝的所述一端侧相邻的所述磁路形成狭缝的所述调整狭缝侧的边缘的距离W4,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W2-W1)/W2=W4/W3(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调整狭缝是位于所述永磁体的磁极中心侧的所述磁路形成狭缝的两侧的所述磁路形成狭缝。
7.一种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铁芯以及多个永磁体,
技术研发人员:志津达哉,横地孝典,
申请(专利权)人:大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