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源电力滤波器
,尤其是一种三相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技术介绍
大规模非线性负荷的增加直接加重了电网谐波污染,对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源电力滤波器可快速跟踪消除电网谐波污染,但其可靠性一直饱受诟病,主要为现有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还不够完善。有源电力滤波器按照连接在电网上的方式不同,分为并联型和串联型。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工作在隔离状态下,而不能直接产生谐波及无功分量,所以对其控制策略的选取变得十分困难。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可以直接产生无功及谐波分量成为应用热点,但是传统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容量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且控制策略复杂,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于大容量畸变负载补偿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相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同时提出了三相电压源阶梯波调制算法,通过三相电压源的三个三相全桥电路输出电平状态的组合,实现了27电平输出,使三相电流源承受较低电压,三相电流源通过跟踪谐波含量实现谐波补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由三相电压源(1)和三相电流源(60)级联组成;/n所述三相电流源(60)包括三相桥臂,分别为:电流源A相桥臂、电流源B相桥臂、电流源C相桥臂,以及包括电容器单元(61);其中,/n每相桥臂均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组成;即,所述电流源A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1和功率开关管S2组成;所述电流源B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3和功率开关管S4组成;所述电流源C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5和功率开关管S6组成;/n每相桥臂的两端均并接在电容器单元(61)的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由三相电压源(1)和三相电流源(60)级联组成;
所述三相电流源(60)包括三相桥臂,分别为:电流源A相桥臂、电流源B相桥臂、电流源C相桥臂,以及包括电容器单元(61);其中,
每相桥臂均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组成;即,所述电流源A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1和功率开关管S2组成;所述电流源B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3和功率开关管S4组成;所述电流源C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5和功率开关管S6组成;
每相桥臂的两端均并接在电容器单元(61)的两端;
电流源A相桥臂的中性点a0、电流源B相桥臂的中性点b0、电流源C相桥臂的中性点c0分别与三相电压源(1)的A相输入端、B相输入端、C相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相电压源(1)包括:三个三相全桥拓扑、三个不同变比的三相变压器、电容器组(51);
三个三相全桥拓扑,分别为第一三相全桥拓扑(10)、第二三相全桥拓扑(20)、第三三相全桥拓扑(30);其中,每个三相全桥拓扑中均包括三相桥臂,即,第一三相全桥拓扑(10)包括第一A相桥臂、第一B相桥臂、第一C相桥臂,第二三相全桥拓扑(20)包括第二A相桥臂、第二B相桥臂、第二C相桥臂,第三三相全桥拓扑(30)包括第三A相桥臂、第三B相桥臂、第三C相桥臂;
每相桥臂均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组成;即,第一A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A1和功率开关管SA2组成;第一B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B1和功率开关管SB2组成;第一C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C1和功率开关管SC2组成;第二A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A3和功率开关管SA4组成;第二B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B3和功率开关管SB4组成;第二C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C3和功率开关管SC4组成;第三A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A5和功率开关管SA6组成;第三B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B5和功率开关管SB6组成;第三C相桥臂由两个串联的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SC5和功率开关管SC6组成;
三个不同变比的三相变压器,分别为第一三相变压器T1、第二三相变压器T2、第三三相变压器T3;其中,每个三相变压器的原边均有A相绕组、B相绕组、C相绕组;每个三相变压器的副边也均有A相绕组、B相绕组、C相绕组;
每个三相全桥拓扑中的每相桥臂的两端均并接在电容器组(51)的两端;
第一三相全桥拓扑(10)中的第一A相桥臂的中点a0与第一三相变压器T1的原边A相绕组的首端T1a0连接;第一三相全桥拓扑(10)中的第一B相桥臂的中点b0与第一三相变压器T1的原边B相绕组的首端T1b0连接;第一三相全桥拓扑(10)中的第一C相桥臂的中点c0与第一三相变压器T1的原边C相绕组的首端T1c0连接;
第二三相全桥拓扑(20)中的第二A相桥臂的中点a1与第二三相变压器T2的原边A相绕组的首端T2a0连接;第二三相全桥拓扑(20)中的第二B相桥臂的中点b1与第二三相变压器T2的原边B相绕组的首端T2b0连接;第二三相全桥拓扑(20)中的第二C相桥臂的中点c1与第二三相变压器T2的原边C相绕组的首端T2c0连接;
第三三相全桥拓扑(30)中的第三A相桥臂的中点a2与第三三相变压器T3的原边A相绕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明,张东,曾伟华,曹成功,姚晖,王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