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35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供电监测模块、隔离防雷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电源模块连接供电监测模块,供电监测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分别连接隔离防雷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包括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通过隔离防雷模块进行隔离分组。通过将工作地线、保护地线、防雷地线的分组接入,在低频电流下实现低阻抗连接,在高频电流下实现高阻抗的连接,实现当雷电入侵时防止保护地线单元、防雷地线单元和工作地线单元之间的地电位反击等危险状况的发生。

An AC distribution device with isolated lightning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电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交流配电箱中的接地技术与防雷方法均利用雷电流本身的能量,使SPD(浪涌保护器)瞬间短路,雷电流通过接地线向大地泄放的方式,上述方式需要接地装置具有很小的接地电阻。然而,接地土壤电阻率较高,特别是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高山地区,要实现较小接地电阻的接地装置非常困难,不仅需要建设一个很大面积的接地网,使用大量的钢材和降阻剂,还面临着接地网施工与当地管理部门协调难等问题。并且,传统的交流配电箱的接地技术与防雷方法,将电路中浪涌保护器(SPD)与电子设备并联,由于SPD支路存在接地电阻,SPD支路无法完全泄放全部的雷电流,必然会有一部分雷电流侵入电子设备,对电子设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供电监测模块、隔离防雷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供电监测模块,所述供电监测模块、所述智能监测分析模块、所述分组接地模块和所述电力配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隔离防雷模块,所述分组接地模块包括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所述工作接地单元、所述保护接地单元和所述防雷接地单元通过所述隔离防雷模块进行隔离分组。r>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防雷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泄放单元、隔离抑制器和第二泄放单元,所述第一泄放单元与所述供电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泄放单元与所述电力配电模块连接,所述工作接地单元、所述保护接地单元和所述防雷接地单元通过所述隔离抑制器进行隔离分组。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为市电供电单元与外部供电单元自动切换的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和所述外部供电单元采用互锁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用于输出消防信号的消防信号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监测分析模块用于实现第一泄放单元和第二泄放单元的工作状态监测和数据传输。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包括接地状态监测单元、SPD状态监测单元和雷电监测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电力配电模块设置为多路电源分配模块。进一步地,所述防雷接地单元连接共用接地网,所述保护接地单元连接交流配电装置的外壳,所述工作接地单元连接直流电源。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优点:通过将工作地线、保护地线、防雷地线的分组接入,在低频电流下实现低阻抗连接,在高频电流下实现高阻抗的连接,隔离防雷模块的地线接入防雷地线单元,实现当雷电入侵时防止保护地线单元、防雷地线单元和工作地线单元之间的地电位反击等危险状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供电监测模块、隔离防雷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电源模块连接供电监测模块,供电监测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分别连接隔离防雷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包括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通过隔离防雷模块进行隔离分组。通过将工作地线、保护地线、防雷地线的分组接入,在低频电流下实现低阻抗连接,在高频电流下实现高阻抗的连接,实现当雷电入侵时防止保护地线单元、防雷地线单元和工作地线单元之间的地电位反击等危险状况的发生。参照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电源模块、供电监测模块、隔离防雷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电源模块连接供电监测模块,供电监测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分别连接隔离防雷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包括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通过隔离防雷模块进行隔离分组。在本实施例中,当雷电流由输电线路传入隔离防护模块时,可有效阻碍雷电流进入后级设备,而隔离防护模块以极快的速度导通并泄放雷电流,并将剩余的雷电流泄放入地,从而保证流到负载设备的雷电流达到一个很小的值不至于损害设备。分组接地模块采用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通过隔离防雷模块将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进行隔离并根据其功能分组,实现各接地单元的相互独立、互补影响,降低雷电流泄放入地时对工作接地单元和保护接地单元的影响。采用隔离式雷电防护技术,提高了防雷效果,降低或避免雷击事故,还可放宽接地电阻值得要求。在本实施例中,隔离防雷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泄放单元、隔离抑制器和第二泄放单元,第一泄放单元与供电监测模块连接,第二泄放单元与电力配电模块连接,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通过隔离抑制器进行隔离分组。本实施例中,隔离抑制器采用创新的雷电流隔离阻断技术,通过雷电流抑制技术阻断了雷电流进入系统的通道,使交流配电装置的防雷性能大幅提高,最大程度的保护了交流配电装置。上述隔离抑制器采用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将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进行隔离并根据其功能分组,实现分组接地模块中的各接地单元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降低了雷电流泄放入地时对工作接地单元和保护接地单元的影响,从而保护了交流配电装置,也降低了雷电防护装置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泄放单元实现浪涌入侵时主要能量的泄放和电压的钳位,隔离抑制器实现在高频浪涌入侵时,实现高阻抗状态,使电流尽可能多的通过第一泄放单元进行泄放,保障第二泄放单元部分涌入的雷电流分量部分尽量减少,第二泄放单元实现第一泄放单元残留部分的雷电浪涌能量的泄放,进而减少在设备电源端的浪涌入侵的能量,实现多级保护,在第一泄放单元进行主要雷电浪涌能量的泄放之后,残留部分能量由第二泄放单元进行泄放,从而保障设备电源端的雷电浪涌产生的高电压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效的保障了设备供电端(L1,L2,L3,N,PE)之前的电压维护在正常水平。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设置为市电供电单元与外部供电单元自动切换的模块。本实施例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的模式,市电供电单元和外部供电单元采用互锁的连接方式,实现市电供电和外部供电的自动切换,上述外部供电包括油机和或外部发电机,本申请不限定上述外部供电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还包括用于输出消防信号的消防信号单元。本申请中的电源模块自带消防信号输出,上述输出根据开关量来判定,且上述消防信号单元可根据需求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监测分析模块用于实现第一泄放单元和第二泄放单元的工作状态监测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监测分析模块用于实现第一泄放单元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供电监测模块、隔离防雷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供电监测模块,所述供电监测模块、所述智能监测分析模块、所述分组接地模块和所述电力配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隔离防雷模块,所述分组接地模块包括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所述工作接地单元、所述保护接地单元和所述防雷接地单元通过所述隔离防雷模块进行隔离分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供电监测模块、隔离防雷模块、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分组接地模块和电力配电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供电监测模块,所述供电监测模块、所述智能监测分析模块、所述分组接地模块和所述电力配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隔离防雷模块,所述分组接地模块包括工作接地单元、保护接地单元和防雷接地单元,所述工作接地单元、所述保护接地单元和所述防雷接地单元通过所述隔离防雷模块进行隔离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防雷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泄放单元、隔离抑制器和第二泄放单元,所述第一泄放单元与所述供电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泄放单元与所述电力配电模块连接,所述工作接地单元、所述保护接地单元和所述防雷接地单元通过所述隔离抑制器进行隔离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式雷电防护的交流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为市电供电单元与外部供电单元自动切换的模块。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炎黄国剑袁明福潘传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